【國際日報*亮點國際新媒體報導】中國國首家「普通法學術中心」揭牌儀式10月26日在上海華東政法大學舉行。該校黨委書記郭為祿教授指出,「普通法學術中心」的成立既是學校積極落實滬港合作機制,推動涉外法治人才培養與學術研究的重要舉措,更是學校以涉外法治人才培養改革為中心,對標國家和上海重大發展戰略,深入推進高等教育綜合改革,服務高質量發展的重大機制創新。
據悉,該中心聘請亞洲國際法律研究院聯席主席梁定邦擔任學術委員會主席,聘請香港大律師公會主席杜淦堃,華東政法大學黨委副書記、涉外法治學院院長(兼)韓強擔任中心聯席主任。
圖↑香港大律師公會主席杜淦堃、華東政法大學黨委書記郭為祿共同為「普通法學術中心」揭牌。來自香港大律師公會、香港律師會、香港大學等香港法律界的代表,以及來自內地高校和法律服務機構的代表近百人參會。
圖↑從右至左:華東政法大學黨委副書記兼涉外法治學院院長、華東政法大學「普通法學術中心」聯席主任韓強,華東政法大學黨委書記郭爲祿,香港大律師公會主席、華東政法大學「普通法學術中心」聯席主任杜淦堃,華東政法大學涉外法治學院常務副院長冷靜。
郭為祿書記在致辭中回顧了學校與香港律政司、香港大律師公會、香港律師會等香港法律界在涉外法治人才培養上的合作歷程,並對中心設立的背景、定位、職能作了清晰解讀和規劃:
在定位上,中心服務於上海「五個中心」和國際法律服務中心建設,是培養涉外法治人才的教學研究平臺,是上海涉外法治人才培養教育聯盟的合作平臺,是滬港法律服務的交流合作平臺。
在職能上,中心旨在組織開展普通法地區和國家實務專家和研究者的交流,支援推動建設普通法教學實踐專家資料庫; 組織開展普通法教學實踐研究,支持推動普通法課程教材和案例資料庫建設; 組織開展律師仲裁、調解等實務培育,支持推動滬港法律服務和爭端解決業務合作,服務上海國際法律服務中心以及面向亞太的國際商事仲裁中心建設。
香港大律師公會主席杜淦堃作為「普通法學術中心」聯席主任,結合涉外法治學院《普通法精要》全英文課程,以及學生赴港實習回顧了香港大律師公會與華東政法建立合作以來的豐碩成果。 「普通法學術中心」的成立恰逢香港大律師公會成立75周年,他也藉此對以普通法學術中心為平臺深化學校與大律師公會合作的願景提出熱切希望。
香港律師會會長湯文龍在線上致辭中,對「普通法學術中心」的成立表示熱烈祝賀,並結合香港律師會與學校的合作歷程對雙方未來通過共建《國際商事仲裁事務》等全英文課程提出期待。
該校黨委副書記、涉外法治學院院長、「普通法學術中心」聯席主任韓強在主持中強調普通法學習和研究在當下的重要意義,特別是在涉外法治人才培養改革中的重要作用。他熱情邀請與會內地和香港法律界、法學界與法律教育界朋友能夠以「普通法學術中心」為平臺互通有無,協作共進,充分發揮滬港合作機制紐帶作用,並以此賦能涉外法治人才培養而共同努力。
之後舉行的涉外法治人才培養研討環節,來自滬港兩地的專家學者圍繞「涉外法治人才背景下的普通法教育」主題展開熱議。 該校涉外法治學院常務副院長冷靜、香港大學法學院教授吳世學、復旦大學法學院副院長李世剛、上海海事大學法學院副院長(主持工作)殷駿、上海對外經貿大學法學院副院長藺捷、上海外國語大學法學院國際法研究中心主任閆衛軍、上海財經大學法學院教學中心主任黃澤敏、同濟大學法學院副教授王宇歡、 上海交通大學凱原法學院院長助理何娟等結合各自學校的實踐進行涉外法治人才與普通法教育教學方面的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