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前,全球經貿格局正經歷深刻變革。在規則重構、地緣博弈與技術革命的多重衝擊下,逆全球化思潮與供應鏈區域化趨勢交織演進,推動經貿秩序加速重塑。
《新格局 新路徑——鳳凰灣區財經論壇2025》日前在廣州舉辦。匯聚政府官員、各國駐廣州總領事、商界領袖和財經領域專家學者等,共同洞察變局脈絡、探尋發展新機遇。
在「重構世界經貿新格局」環節中,商務部原副部長、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資深專家諮詢委員會委員魏建國,中國人民銀行原副行長李東榮,香港律政司副司長張國鈞發表主旨演講,深入解析全球經貿格局變革、金融開放發展等關鍵議題。

圖↑與會嘉賓大合照。
為解碼企業全球化的創新範式與實踐路徑,論壇特設「企業全球化新路徑」主題演講環節,邀請全國政協常委、香港中華總商會會長、香港新華集團主席蔡冠深,小鵬汽車董事長CEO何小鵬,廣汽國際總經理衛海崗,廣州市香雪製藥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王永輝,共同探討企業高質量、可持續出海的新發展模式,為企業在複雜環境下的全球化佈局提供實踐參考。

論壇由鳳凰衛視、鳳凰網主辦,並由中國上市公司協會提供指導支持,廣州醫藥集團有限公司為戰略合作夥伴,華潤雪花啤酒超高端品牌“醴”為尊享合作夥伴。

圖↑鳳凰衛視董事局主席兼行政總裁徐威致開幕詞時表示,廣州素有「千年商都」的美譽,始終是中國連接世界的重要樞紐。在當前危機並存、變局交織的時代背景下,在此舉辦論壇,正是為了開拓新格局、探索新路徑,在多種可能中錨定方向,於多元聲音中凝聚共識。
「鳳凰衛視以傳播中華文化、促進國際交流為使命」徐威表示,我們不僅是現場的記錄者、故事的講述者,更是文化的橋樑、合作的信使、前行的同路人。我們願意與各位合作,以論壇為起點,讓溝通持續發生、讓共識照亮前路。”

圖↑商務部原副部長魏建國在主旨演講中表示,當前地緣政治趨於複雜,貿易保護主義抬頭,增加了企業運營的不確定性和成本。此外,全球產業鏈、供應鏈、價值鏈的區域化、短鏈化趨勢日益明顯。面對新的經貿格局,中國企業要重塑佈局、調整戰略,在技術創新和品牌建設方面不斷提高自身競爭力。

圖↑中國人民銀行原副行長李東榮發表主旨演講。他強調,金融是全球貿易格局變遷的重要驅動力,在提升國家經濟發展和國際競爭力方面始終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每一次全球貿易格局變遷,背後都能看到金融這隻“隱形推手”。只有理解和把握金融的基本規律,才能更加深入地理解全球貿易發展趨勢,應對未來的挑戰。

圖↑香港律政司副司長張國鈞透過視頻發表主旨演講。他認為,內地企業出海需高水平涉外專業服務的支持,香港特區政府將利用自身優勢,進一步聚焦機制建設,與內地緊密聯動,根據不同地區、不同產業的實際需求,整合香港的專業服務資源,為內地企業提供可信賴且具國際視野的“出海導航香港方案。

圖↑在「重構世界經貿新格局」圓桌對話環節,英國駐廣州總領事孟詩然、日本駐廣州總領事貴島善子、土耳其駐廣州總領事卡安·巴什闊特及克萊蒙特研究生大學德魯克研究所執行主任麥可・凱利展開跨國界交流,探尋全球經貿合作新可能。
而全球經貿格局的重塑,也在推動中國企業全球化進入新階段——從規模擴張的“上半場”邁入價值深耕的“下半場”,智造出海、本地化運營、合規風控等成為破局關鍵,傳統出海路徑面臨系統性重塑。

全國政協常委、香港中華總商會會長蔡冠深發表演講時表示,在品牌強國、企業出海方面,中國還有相當長的路要走。“希望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將‘一國兩制’下的香港國際品牌中心,成功打造成為中國企業走向海外的強大助推器,成為中國品牌走向世界、世界品牌走進中國的雙向的黃金跳板;成為中國標準和品牌規範服務全球、引領潮流的廣闊舞台。”
小鵬汽車董事長CEO何小鵬分享車企出海經驗時提到,推動科技企業實現全球化,不能僅停留在輸出銷售、交付與服務體系,一定要將產研與生產製造深度融入當地,與當地實現互利雙贏,“選擇一條雖耗時久、周期長,但能行穩致遠的全球化路徑。”
廣汽國際總經理衛海崗發表演講,他認為中國汽車全球化的“黃金時代”已經到來,車企正從“走出去”邁向“走進去”,並向“走上去”全面飛躍,真正實現從“全球參與者”到“行業引領者”的跨越。作為這一時代的見證者與參與者,車企應該做到有序出海、抱團出海、“借船”出海以及合規出海。
廣州市香雪製藥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王永輝在談到中醫出海時提到,AI 賦能下的中醫,可以賦能診斷與治療閉環,顯著提升療效,進一步提高中醫在全球的接受度。“這一變化能夠助力中醫走向未來、贏得國際社會廣泛認同,令其在人類健康事業上大放異彩。”
經貿格局重塑之外,本屆論壇也注意到數字技術成為重塑金融體系的核心力量。隨著全球央行數字貨幣(CBDC)研發加速與私人數字貨幣監管框架逐步完善,跨境支付、貨幣主權與金融安全面臨深刻變革。香港大學副校長(大學拓展)及講座教授汪揚,香港律政司“粵港澳大灣區律師顧問小組”成員、余沛恒律師事務所首席合伙人余沛恒,摩根士丹利中國首席經濟學家邢自強分析了數字金融基礎設施演進中的機遇與挑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