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洲华媒聚焦兰州向世界分享习总书记“黄河之滨也很美”赞誉

华媒聚焦兰州   .   向世界分享

习总书记“黄河之滨也很美”赞誉

[国际日报讯] 兰州是“一带一路”上的核心节点城市,也是唯一的黄河穿城而过的省会城市。习近平总书记今年8月考察兰州,赞誉兰州这座黄河之城:“黄河之滨也很美”。

微信图片_20190927194553

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兰州考察黄河治理兰铁泵站项目

微信图片_20190927194643

华媒采访团参访习总书记考察过的黄河治理兰铁泵站

9月15日-19日,在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重要时点,来自世界五大洲16个国家、地区的20余家主流华文媒体的记者,沿着习总书记的足迹走进兰州,实地考察,用他们的笔和镜头向世界传递“丝路明珠,精致兰州”的魅力,把他们在黄河之滨感受到的美丽和奋进呈现给世界,与全世界朋友共同分享他们在中国西部甘肃兰州的所见所闻。

微信图片_20190927210909

兰州水务局兰州黄河河道管理站站长郭德军(左一)介绍黄河治理情况

向全世界分享黄河之滨的美丽

各媒体朋友们不仅把自己的感动与发现呈现在各自的报纸版面、网络平台,更将海量的亲自拍摄、制作的图组、小视频分享到朋友圈,甚至将即兴而作的诗歌、歌唱祖国的快闪等发布给全世界的朋友们。

2-1Z91FR31T04

兰州市委宣传部部长王宏等欢迎采访团走进兰州合影留念

16日早,大家首先来到习总书记考察地——黄河治理兰铁泵站打卡,完成了期盼已久的第一个心愿。来自罗马尼亚、澳大利亚、印度尼西亚、美国、德国、法国、加拿大、俄罗斯、日本、韩国、新西兰、埃及、南非、阿联酋以及中国香港等地的华文媒体记者,亲眼见证了总书记盛赞的“黄河之滨也很美”。大家详细采访了兰州黄河风情线大景区管委会副主任文书平、兰州市水务局兰州黄河河道管理站站长郭德军,认真了解了兰州市建设生态黄河、幸福黄河,促进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规划、思考和行动、实践。

微信图片_20190927194559

兰州黄河风情线大景区管委会副主任文书平接受采访

感受久久为功的生态黄河、幸福黄河

兰州这座位于中国地理中心,南北群山环抱,黄河穿城而过蜿蜒百余里的唯一省会城市在黄河流域治理、滨河区域开发建设以及为市民打造幸福黄河,全力发展黄河经济、黄河文化方面的努力与成果令记者们赞叹。

微信图片_20190927205145

记者们经九州台市民登山健身步道登上兰州北山

17日,在兰州市安宁区,记者们经登山步道亲自爬上曾经十分荒芜而今郁郁葱葱的兰州北山,考察体验了兰州市在建设生态人文宜居城市中持之以恒所付出的努力和取得的可喜成果。九州台登山健身步道和银滩湿地公园“生态、运动、休闲”的设计主题更令大家大为赞赏。

微信图片_20190927194613

兰州市安宁区委宣传部部长王亚军接受《欧洲侨报》高进社长的采访

大家还在考察深藏于市区北部近效的自然景观——“天斧沙宫”后,一致认为,这处距市区只有15公里,交通非常便利,正在保护开发的地质公园,将是兰州市民和世界游客值得期待的一处佳境。

微信图片_20190927194619

采访团在“天斧沙宫”景区合影

大家赞扬,且不用说那些“落仙塔”、“飞燕塔”、“龙凤峡”、“金凤湖”、“御园”、“长廊”以及“金蟾”、“河马”、“白蛇”,只看那一座座富丽堂皇、巍峨高大的“议事厅”、“交易厅”、“迎宾厅”,就足见兰州这座古丝路重镇,今“一带一路”核心节点之城的不凡气度。

羡慕:“兰州市民好幸福!”

大家在深入感受黄河之城的生态、自然保护、开发、建设情况同时,还亲眼看到,随着生态社会事业的进步,兰州的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健全,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明显增强。兰州市城关区虚拟养老院和七里河区的民情流水线工程让华媒记者们大开眼界。适合中国文化的养老概念,虚拟网络技术、便捷周到服务,让来自美国等一些发达国家的记者都赞叹不已,大家羡慕地讲:“兰州市民好幸福!”

采访团在兰州城关区虚拟养老院体验服务项目

微信图片_20190927210524记者们还通过参观兰州非物质文化博物馆、兰州桥梁博物馆等,深刻体验了兰州这个黄河文化、丝路文化、中原文化与西域文化重要交汇地数千年来积淀的厚重的历史文化。

微信图片_20190924071035

采访团在著名期刊《读者》的诞生地

到访著名期刊《读者》诞生地,流连忘返;感动于建校110周年的兰州大学,百多年来始终坚贞不渝地怀抱国家发展、民族振兴、人类进步的追求,把救国、报国、强国作为贯穿始终的鲜明主线,谱写了中国大学与民族同命运、与时代同进步的壮丽篇章。

微信图片_20190927194633

兰州大学校长严纯华在建校110周年校庆大会上发言

在兰州的采访,正值“九•一八”抗战纪念日,记者们前往兰州八路军办事处和榆中县张一悟纪念馆追忆历史,缅怀先烈。赞叹兰州这座革命之城、历史之城、文化之城、美丽之城、黄河之城,如今已经站在了新时代的起点上。

20190919013251549

采访团在兰州八路军办事处追忆历史,缅怀先烈。

冀黄河之城兰州架世界“虹桥”

在兰州高新区中电万维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伯郦江3D打印科技有限公司、甘肃陇神戎发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等采访时,记者们更感受到了扑面而来的科技之风和发展动力,赞叹兰州也是一个科技之城,看到兰州市的一大批高科技企业正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新增长极,成为加快推动兰州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

2-1Z91PS300492

记者们在伯郦江3D打印科技公司体验建模技术

记者们看到,兰州因黄河而生,因桥梁享誉世界。通过一座座桥梁,塑造了兰州的城市价值;通过一座座桥梁,兰州与世界互联互通。兰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王宏在欢迎会上讲到:“兰州的最大机遇在‘一带一路’!”,更让采访团看到兰州的努力方向和建设重点。大家冀希兰州这座重要的桥梁之城在“一带一路”战略实施中真正成为西部与世界、中国与世界的一座“虹桥”。

微信图片_20190927211548

兰州黄河中山桥夜景

这次由大公网和香港大公文汇传媒集团甘肃记者站组织、执行的世界主流华文媒体采访活动,让五大洲主流华文媒体的记者再次发现兰州,收获颇丰,大家每天都将当天的所见所闻及时地向全世界播报推送,为兰州的建设成就点赞,为兰州新的使命、新的征程喝彩。

2-1Z91FRF45F

兰州黄河中山桥美丽夜景

这次活动也用他们的笔和镜头让世界了解到了黄河之城兰州将会越来越美,了解到中国开放发展的巨大成就和决心,了解到中国西部的黄河之城在保护、治理和开发、建设黄河城市中的不懈追求和重要成果。

20190917011004959

采访团在兰州黄河中山桥合影

从西北兰州看新中国70年变迁

除了采访报道,华媒记者们也积极为兰州的提升发展,在“一带一路”更大作为以及带动和促进中国西部更高质量发展出谋划策,积极贡献自己的力量。

兰州,古称“金城”,有2300多年的建城史。新中国成立70年来,兰州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都取得前所未有的进步,一座现代化中心城市正在黄河母亲河畔快速崛起。习近平总书记今年8月视察兰州时充分肯定了兰州的发展,指出兰州这几年变化很大,黄河之滨也很美。

微信图片_20190927211843

安宁湿地公园的美景吸引了采访团成员

兰州市市长张伟文在此前的甘肃省新闻发布会上,用六个方面的发展事实和数据对比介绍兰州的70年。

他概括为:综合经济实力实现历史性跨越;特色产业发展实现历史性突破;城乡基础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对外开放格局实现历史性转变;生态环境面貌发生历史性蜕变;社会民生事业取得历史性进步。

兰州从内陆腹地变向西向南开放前沿

根据他介绍的数据,我们看到,兰州市的生产总值从1949年的3300万元增加到1978年21.8亿元,2010年破千亿元,2018年达2732.94亿元,是1949年的8000多倍。产业从十分薄弱到新中国“一五”“二五”、“三线”建设,形成以炼油、化工、机电、冶金、军工、能源、轻纺、建材为主的工业体系,到目前,三次产业结构为2018年的1.57∶34.32∶64.11,实现历史性转型。抢抓“一带一路”机遇,已建成兰州国际陆港、兰州新区综合保税区、铁路口岸、航空口岸等开放平台,常态化运营国际陆海新通道、中亚、南亚、中欧国际货运班列,中川机场开通国际航线10条,获批建设运营进口冰鲜水产品、水果、肉类、粮食、汽车整车等指定口岸。2018年发运国际货运班列204列,已逐步从内陆腹地转变为中国向西、向南开放的前沿城市。

微信图片_20190927213309

兰州国际货运班列发车仪式

着力构建黄河上游生态安全屏障

面对脆弱的自然生态,立足构建黄河上游生态安全屏障,坚持工程化带动绿色大发展,不断加大天然林缘区和重点区域、重要地段等生态修复和治理力度,2000年以来累计营造林229.2万亩,建设森林公园9个、综合性公园15个,全市森林总面积319.72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15.21%,城市建成区绿地面积7827.31公顷,绿化覆盖率达到36.77%,人均公园绿地11.18平方米,成功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南北两山经兰州人民“背冰上山”播绿、“承包荒山”造林等诸多努力,林地从无到有、积少成多,绿化面积已达60万亩,成为全国八个“生态文化示范基地”之一。摘掉了“世界上大气污染最严重城市之一”的“黑帽子”,打造了国内外瞩目的“兰州蓝”,创造的“兰州经验”在巴黎世界气候大会上荣获“今日变革进步奖”。近20年黄河兰州段水质连续100%达标。兰州深入推进为民惠民工程,城乡居民生活持续改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微信图片_20190927204751

采访团航拍黄河兰州段如陆家嘴般气势如虹(王奕清摄)

来源:大公网(记者杨韶红,实习记者杨嘉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