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編早讀:話說軟實力&輿情分析

許多地方領導總認為
國內的主流媒體說我好
我就好(一點也沒有錯)
但擺在高層決策者辦公桌上的
除了有每天的黨報黨刊以外
還有許多輿情分析
就是某城市,某事件
國際國內的與論是怎樣看?
不是自己怎麼看?
更重要的是「別人怎麼看」?

[國際日報*亮點國際新傳媒]軟實力是相對於國內生產總值、城市基礎設施等硬實力而言的,是指一個國家或地方的文化等影響自身發展美譽度的感召力。簡言之軟實力就是「美譽度」。一切非物化要素所構成的實力就是軟實力。國家軟實力分為:個人軟實力、企業軟實力和地方城市軟實力。

許多地方的領導總認為,國內的主流媒體說我好,我就好(一點也沒有錯)。但需要明白的事,擺在高層決策者辦公桌上的,除了有每天的黨報黨刊以外,還有許多輿情分析(包括外省、國外的聲音)就是某一個城市某,某一個事件,國際國內的與論是怎樣的,國內媒體怎樣看?國際上的媒體又是怎麼看? 「怎麼看」?不是自己怎麼看?更重要的是「別人怎麼看」?「怎麼看」?也並一定都是看什麼大戰略、大項目、大事件。往往是「以小見大」,很小的切入點。比如最近一篇廣州社區的自治能力的小新聞,不僅人民日報等黨媒刊發了,海內外多家媒體也報道了(包括意大利、韓國、美國、葡萄牙、澳大利亞等亞非歐美多國的華文媒體。還有中國港澳台地區的媒體)。這個很小的一個故事,為什麼能被海內外廣為關注?就是「以小見大」 。看點就是:從廣州市的城鄉小區自治能力,折射政府現代化治理能力。

因為提高小區自治水平,有利於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眾所周知,廣州是中國流動人口最多的城市。這意味着廣州的防疫工作「十分不易」。據大數據分析,廣州在此次防疫中,組織、管理、應急、救治等工作,老百姓的滿意度是比較高的。說一個小細節,在廣州街頭,市民為溫暖武漢、溫暖中國、溫暖世界點燃了一盞「燈」。這盞燈就是市民自發的,為有需要的人們免費提供食品的「愛心站」。

疫情是面鏡子,哪個地方治理能力怎樣?照得一清二楚。危機處理能力,資源調度、社會管理、輿論引導等能力,說到底都是治理能力。而志願者服務系統是否運轉正常,則是一個重要的檢驗「窗口」,也是城市文明進步的重要標誌。何謂治理能力?何謂城市質量?看看廣州無人值守的「愛心站」就能感受到。在「愛心站」的桌子上擺滿了喜茶、LADYM、陶陶居、鮑師傅……旁邊寫着「免費領取」。

同一個地區,同一個事件,為什麼有的城市好故事常有,好聲音不斷?因為新聞輿論工作積極穩健、有聲有色,讓人感覺朝氣蓬勃;反之,有的城市則沉悶無聲,讓人覺得暮氣沉沉?關鍵是分不清楚:誰說?怎麼說?何時說?說什麼?

在新形勢下,需要運用新聞媒體提升城市軟實力,推進治理的能力和治理體系的現代化,已經成為領導幹部的一項基本功,不僅需要具備,而且必須修習好
香港商报唐學偉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