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新闻网】14日是印度首轮“封城”有效期的最后一天。截至北京时间10时30分,印度累计新冠肺炎病例破万,达到10363例。面对不断攀升的确诊病例及死亡人数曲线,这个世界第二人口大国自当日起决定启动第二轮“封城”令。有分析指出,延长封锁恐将引发“经济风暴”及社会动荡。以牺牲经济及隔离社会为代价,印度能否成功封锁病毒,解决目前面临的疫情难题?
封还是不封,是个问题
自印度总理莫迪3月24日宣布该国进入封锁期以来,短短20多天的时间,印度确诊病例数字增长近20倍。就在“封城”结束当日12时,莫迪向全国民众发表演讲并宣布,封闭令延长至5月3日。
据《今日印度》14日报道,随着全国封闭令最后期限的来临,印度邦级政府大多希望延长“封城”。报道指出,考虑到“封城”的巨大成本,印度下一阶段会采取更灵活的措施,在部分低风险地区逐步恢复生产,提振印度经济。
“延长封锁恐将引发社会动荡。”法新社13日称,多个关键行业已向莫迪发出警告。但在疫情快速发展的情况下,莫迪政府也很纠结。

世界银行12日发布的报告称,印度等南亚国家正陷入一场“地动山摇的负面影响风暴”,并将在疫情后经历40年来最糟糕的经济表现。根据巴克莱银行的预测,全面封锁措施将使印度损失达1200亿美元,即GDP的4%。印度央行官网也于13日公布,由于疫情冲击,印度经济难以在2019至2020财年实现5%的增速。经济学家则称,已经在疫情前创6年增速新低的印度经济将受到疫情的严重冲击。
“暂停”与“加速”,同样重要
摆在印度面前的是一道“稳经济”还是“保生命”的选择题。外界分析称,“封城令”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确实为印度应对疫情争取到更多时间。在一份有关印度疫情的模型研究报告中,据专家推算,如不采取任何干预措施,当地确诊病例或在5月1日升至近100万例,而采取“封城”措施后,该数据被控制在了一万例以内。
回溯该国应对疫情时间轴,印度早在今年1月底就已提高对疫情的警惕。从3月初开始,当美欧多国成为疫情“重灾区”,印度的感染患者也在逐渐增加,当地防疫政策覆盖面更宽,所有国际航班在一周内禁止在印度降落,除外交、国际组织、工作与项目类以外签证效力暂停至4月15日。
3月24日,总理莫迪下达了一项史无前例的措施——所有印度民众须居家隔离21天,商店、工厂、办公楼和宗教场所等全部关闭,航空、铁路、客运和市内交通也按下了“暂停键”,这是印度铁路167年来首次停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