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借新冠疫情主導世界?王向偉:既非所能,也非所願!

2020-04-02 新1.png上世紀60年代末到70年代初,中國面臨著1949年建國以後最惡劣的國際環境。
為了應對可能出現的最糟情況,毛澤東主席號召人民「深挖洞、廣積糧、不稱霸」。

今天,毛澤東這句語錄在北京權力高層之中仍有市場。

在當前國際危機,以及美國進一步退出國際舞台之際,中國尚不能,也不願承擔全球領導者的角色。

【國際日報*亮點國際新媒體摘編】

作者:王向偉

South China Morning Post

《南華早報》前總編輯

CN1.jpg

上世紀60年代末到70年代初,中國面臨著1949年建國以後最惡劣的國際環境。在被西方列強長期孤立與封鎖的情況下,中國與蘇聯1969年爆發了珍寶島之戰。這是一場短暫但血腥戰爭。國際社會的擔憂也由此而生,認為可能會爆發核戰爭。

為了應對可能出現的最糟情況,毛澤東主席號召人民「深挖洞、廣積糧、不稱霸」。當時,中國非常擔心來自莫斯科的威脅,毛澤東因此調整了中國的全球戰略,尋求與宿敵美國修復關係,進而為最終重返國際社會鋪平道路。

五十年後的今天,國際形勢已發生天翻地覆的變化。中國和俄羅斯已成為好夥伴,但尚未發展成盟友關係。但北京和華盛頓的關係卻每況愈下。

即使今天,毛澤東這句語錄在北京權力高層之中仍有市場。同時,如果你想了解中國如何看待新冠疫情給國際形勢帶來的變化,也有必要重溫一下這個口號。

在中美等大國竭力應對後疫情時代日益增加的不確定性之際,分析人士和評論家多傾向於認為,疫情之後的中國將更加強大,並可能會填補由於美國退出而留下的全球領導力空缺。這是馬凱碩提出的觀點。馬凱碩曾是新加坡外交官,也是一位頗有影響的思想家。他最近在《經濟學人》撰文稱,這場疫情可能開啟一個由中國主導的亞洲世紀。他還把亞洲國家對疫情的有效防控和有效治理與西方國家的應對不力進行了一番對比。

同時,福克斯新聞主持人塔克•卡爾森等美國右翼評論員指責稱,中國藉助疫情引發的混亂局面來推行「主導世界」的計劃。但他也表示,疫情可能預示着「一個全新中國世紀」的來臨。

中國上月解除了對武漢的封城措施。一個月來,中國官媒加大了宣傳力度,盛讚中國共產黨在疫情防控方面的領導能力和中國的制度優勢。官媒主要讚揚了以下兩點,即在不到三個月裡,中國能舉全國之力遏制住致命病毒的蔓延,以及中國向海外派遣醫療專家小組及為他國提供大量防疫物資來。

在每天晚間的新聞聯播節目裡,都有對外國官員和評論員的採訪,尤其是那些來自接受中國援助國家的人士。他們都盛讚中國,稱中國是一個負責任的大國。

然而,這些熱情洋溢的讚揚之詞,難掩中國官員和分析人士對國內外形勢的悲觀評估和看法。武漢4月8日解除封城措施後,中央政治局常委會會議對疫情給中國帶來的國際挑戰,仍持十分謹慎的態度。

習近平表示,國際疫情持續蔓延,世界經濟下行風險加劇,不穩定不確定因素顯著增多。「我們要堅持底線思維,做好較長時間應對外部環境變化的思想準備和工作準備。」

這已不是習近平首次要求中央和地方官員「堅持底線思維,做好思想準備和工作準備」了。去年1月,在省部級主要領導幹部專題研討班開班式上,習近平曾警告說,既要警惕意想不到的「黑天鵝」事件,也要防範可能出現的「灰色犀牛」事件。那次專題研討班的背景是,中國經濟增速放緩,美總統特朗普發起的對華貿易戰仍在升級,以及美國在對華為在內的中國科技公司實施制裁。

所有這些都表明,儘管針對國內受眾的宣傳有些誇大其詞,並充斥着民族主義情緒,但中國領導人對中國所面臨的挑戰還是有着清醒認識的。目前,全球正形成一股反華之勢,中國面臨著1989年天安門事件以來最為不利和敵對的國際環境。

自新冠疫情爆發以來,習近平主席已同40多個國家元首和政府首腦通了電話,呼籲加強國際合作,並承諾將力所能及地提供醫療和防護物資。

在當前國際危機以及美國進一步退出國際舞台之際,中國尚不能也不願承擔全球領導者的角色。外界普遍認為,華盛頓把新冠疫情政治化,目的是為了懲罰中國,並藉此為自己疫情防控不力推卸責任。

即便在華盛頓宣布停止向世界衛生組織提供資金之後,北京僅向世衛組織分兩筆提供區區5000萬美元,以支持其遏制新冠疫情的重要行動,尤其是幫助那些醫療資源薄弱的發展中國家。

相對而言,微軟創始人比爾•蓋茨通過其名下的基金會承諾捐出3.05億美元,包括對世衛組織的捐款,以資助全球抗疫行動。最近在接受採訪時,蓋茨表示「最終捐獻額將會更大」。

2020-04-02 新2.png

5月4日,歐盟主持召開了應對新冠肺炎國際認捐視頻會議,共籌集到了80億美元,用於研發抗擊疫情的有效藥物和疫苗。令人遺憾的是,美國缺席了這次會議,德國、法國、英國和日本等國領導人親自參加,而中國只派駐歐盟使團團長參加會議,也沒有做出任何捐款承諾。

關於中國試圖借所謂的「口罩外交」來塑造自己國際領導力的話題,國際媒體已有大量報道。在這場「口罩外交」中,中國向世界各國出口和提供大量的醫療物資,並向一些國家派出醫療專家團隊。

中國的努力贏得了廣泛讚譽,但這不應被視為中國在試圖尋求全球領導地位。作為世界工廠,中國有責任提高防疫物資的產量,以滿足國際社會的需求。同時,考慮到中國武漢爆發疫情之後,國際社會向中國提供過慷慨援助,作為回報,這也是中國作為負責任大國的應盡職責。分析人士也警告說,病毒仍在世界各地肆虐、衝擊經濟並奪去眾多人生命之時,北京不宜過分宣傳和讚揚自己在抗擊疫情中取得的成就。他們認為,這樣的宣傳會招致那些仍深受疫情之苦國家的痛恨和不滿。

中國不願出頭主導國際事務,一是因為尚不具備這樣的能力、資源和經驗,二是中國內部在中國的當務之急上仍未達成一致。中國領導人一直認為,無論國際形勢如何變化及如何複雜,中國必須首先要把自己的事情辦好。在危機當前之時,這種觀點顯得尤為正確。

媒體報道稱,中國企業復工復產率已超80%,但不可否認的是,疫情已給中國經濟帶來了巨大打擊,經濟損失十分慘重。國際和國內多數經濟學家預測,即使政府出台的刺激措施顯效,中國經濟下半年會提速,但全年經濟增速也不會超過3%。

受疫情影響,5月22日開幕的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年度會議將不設經濟增長目標。自1985年中國開始設定年度經濟增長目標以來,這將是首次沒有設定經濟增長目標。這也意味着中國一個標誌性指標將無法完成,即到2020年國內生產總值和人均收入在2010年水平上翻一番。

中國失業率持續走高,也影響着習近平設定另一攻堅任務,即在今年年底前消除絕對貧困。習近平已反覆強調,無論遇到多大的困難,脫貧攻堅目標必須如期完成。

明年將迎來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意義重大的中國共產黨第20次全國代表大會將於2022年召開,屆時習近平有望繼續擔任國家領導人。所有這些均表明,對於中國領導人來說,國內穩定和改革至關重要,而不是去爭什麼全球領導地位。鑒於國際環境以及中國投資和消費的巨大變化,分析人士已呼籲壓縮雄心勃勃的「一帶一路倡議」的規模。

目前世界多國仍在實施封城等抗疫措施,這嚴重擾亂了全球食品供應鏈的運作,引發出現糧食危機的擔憂。因此,毛澤東的那句口號現在似乎依然適用。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