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過去兩週以來,全國人大有關港區國安立法的決定和美國藉此威脅對港制裁成為市場和社會關注的焦點,大家最關心的問題是,這些事態發展會不會影響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香港還能不能在新的國際環境下繼續創造獨特價值?對於這個問題,我想分享一下我的淺見。
关于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之浅见
香港交易所(港交所)行政總裁
Former China Daily reporter
2020年6月5日
首先,我們需要梳理一下,在中國已經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今天,小小的香港為什麼仍然能對中國的發展發揮不可替代的作用呢?在我看來,這主要是憑藉香港強大的國際金融中心地位對中國經濟發展的“血液”功能。
香港為什麼能夠保持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
改革開放四十年,中國經濟崛起的過程實際就是一個不斷參與全球化、也影響全球化的歷程。如果以人體結構來比喻的話,中國參與全球化的進程是逐漸與世界在骨架上(交通、運輸、通訊)的物理聯接、肌肉上(貿易、製造業、供應鏈)的化學聯接、血液上(金融、資本)的生物聯接、和今後在神經網絡上(人工智能、5G網絡與量子計算)的智能聯接。

無論是對於中國內地還是西方世界來說,香港在每一個階段都起到了不可取代的作用,但其功能也逐步進化與升級:從骨架聯接轉向肌肉聯接、再到血液互聯互通。隨著中國經濟體量的迅速擴大,香港的“血液”功能也從開始簡單的“輸血”引進外資,慢慢演進到今後對資本“血液”的改造升級,最終會實現與全球“血液體系”的互聯互通與功能互換。
香港市場的“輸血”功能始於中國傳統企業上世紀90年代中期前赴後繼地在港上市籌集資金。目前有超過1,260家內地企業在港上市,總募集資金超過6.7萬億港元,總市值達到26萬億。同時,經過不懈努力,香港交易所推出了助力新經濟發展的重大上市製度改革,為香港市場注入新經濟的DNA。短短兩年裡,共有87家新經濟公司成功上市,包括越來越多海外上市的中概股回歸,累計集資超過3,000億港元。
香港市场的功能从初期主要“输血”逐渐升级为“造血”,则始于近年沪港通、深港通与债券通的推出与迅速发展。今天内地市场的“血液”与国际市场的“血液”存在巨大差异,很难直接交汇相融。通过互联互通,香港市场将外来“血液”北上引入内地市场,又让内地资金南下按国际规则投资港股,大规模的双向流动必将深度优化内地的“造血”功能,大幅促进内地市场国际化进程。截至今年5月底,沪港通南北向累计总成交36万亿元人民币;债券通达成交易超过5.7万亿元人民币。
这种新的“造血”功能是基于发挥一国两制独特优势基础上的互联互通机制,以最低的制度成本形成了本地托管、净量结算、资金闭环、监管互助等一系列制度安排,实现了两地不同“血液”在不同制度下的有效转换,让它们既可完全按国际惯例和市场原则自由流动,又能防范资本大进大出。
在为祖国创造价值的过程中,香港成就了别人,也成就了自己,一步步从当年的区域性股票市场升级成为一大国际金融中心。这一成功的核心归功于“一国两制”的成功实践。
全国人大有关港区国安立法的决定
会不会
影响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
在我看来,这个问题的答案是否定的。主要有以下原因:
第一,国安法是针对特殊问题且适用范围清晰及有限的特殊立法。在特殊时期、特殊国际环境和挑战下,我个人认为,中央推出这个法律带有相当的被动性,其初衷绝不应该是为了改变或者收缩“一国两制”方针。回顾香港回归以来,尽管就《基本法》第23条立法曾经引发过风风雨雨,但我认为,中央希望23条在香港本地立法的初衷一直未有重大变化。直到2019年香港发生的一切,以及中美争端的全面升级,彻底打破了各方对香港国家安全问题的认识和平衡。因此,港区国安法在此特殊时期、特殊环境,由中央立法已为必然,同时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正是因为这种无奈,我个人认为,这个立法的适用范围应该很窄并有非常清晰的边界范围,而不应该具有广泛性和过大的延伸性。
第二,“一国两制”符合中国发展的根本利益。全国人大立法的目的是为了维护香港的长治久安,是为了从法律层面确保“一国”。一旦“一国”得到保障了,国家绝没有理由与动力去削弱“两制”,因为“一国两制”不仅有利于香港,有利于中国,也有利于世界。保障“一国”的国安法实施之后,“两制”只应更加充实,更加丰富,空间更大。其效果在经济、金融等商业领域里将尤其突出。
目前全国人大立法的工作还在进行之中,很多细节尚未明朗,大家聚焦的问题是:国安法是否会在香港既有的普通法框架下执行?对这个问题的考虑应该兼顾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如何让国安法的推出得到最广泛的香港市民与国际社会的接受和认可;二是如何确保国安法不会成为“无牙的老虎”。我相信中央与香港人民最终都有足够的远见与政治智慧,能够妥善地在互相信任、互相理解的基础上找到最佳平衡点。
第三,国安法的推出完全不改变香港国际金融市场的特殊功能与作用。正如前面提到,国安立法并不改变“一国两制”。过去几十年,香港之所以能够华丽转身成为一大国际金融中心,依靠的关键就是“一国两制”带来的连接中国与世界的独特优势。实际上,当前活跃的其他国际金融中心(例如纽约和伦敦),也都受到不同形式的与国家安全相关的法律法规的约束,但是并不影响这些城市成为国际金融中心。
在国安法的尘埃落定之后,相信香港的治安和社会环境会逐步回复稳定,中央也会对香港更有信心,会对香港更开放、更支持。也因为此,中国的钱会因此更多地流入香港;而世界的钱也会因此更多地流入香港,中外的钱在香港聚集必将产生更大的“化学作用”,创造更大的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