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梦中华·情系大运河”江苏行 14家华媒走进宜兴陶瓷博物馆 感受丁蜀镇陶瓷的文化魅力 探寻运河之城深厚历史文脉

 

“追梦中华·情系大运河”江苏行

14家华媒走进宜兴陶瓷博物馆

感受丁蜀镇陶瓷的文化魅力

探寻运河之城深厚历史文脉

【国际日报讯】(记者章维佳宜兴报道)“追梦中华·情系大运河”海外华文媒体江苏采风行于9月4日在无锡宜兴丁蜀镇拉开帷幕。此次采风活动由中国侨联主办,江苏省侨联承办,来自美国、加拿大、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迪拜、埃及、希腊、俄罗斯、澳大利亚、日本等12个国家和地区的14位海外华文媒体代表以及5位涉侨中央媒体记者参加。在启动仪式后,采风团一行走进宜兴陶瓷博物馆,感受丁蜀镇陶瓷文化的魅力,探寻运河之城、中国陶都的深厚历史文脉和蓬勃发展新貌。

采风团一行参观了展厅内造型各异、匠心独具的陶瓷艺术品,认真了解宜兴陶瓷、紫砂发展历史,以及紫砂陶制作和矿料处理过程的制作工艺和特点。

馆长周小东重点介绍近年来基地接待侨胞数量及交流交往活动的开展情况,特别是在“请进来”和“走出去”的交往过程中,带动了宜兴市文化、经济的发展,弘扬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增强了侨胞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有效发挥了基地的独特优势。

齐全胜对基地工作开展情况给予充分肯定,同时指出宜兴陶博馆具有地域特点和侨界特色的侨联文化活动品牌,应对照基地建设要求,努力创建基地示范,打造侨胞感受陶瓷文化魅力的艺术殿堂。地方侨联要充分利用宜兴独特的地域文化和资源优势,继续发挥好弘扬中华优秀文化、开展海内外文化交流活动的重要平台作用,传播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更好地为侨胞服务。

宜兴悠久的制陶历史和灿烂的陶瓷文化,通过各个历史时期的藏品在这里得到充分的反映,从新石器时期中期至今的7000多年的漫长岁月中,陶瓷是宜兴引以为豪的生命赞歌,无数的能工巧匠孕育了巧夺天工的艺术珍品,汉代的陶器、两晋的青瓷、宋明的均陶和明清的紫砂,以及当代的彩釉陶、美术陶、精陶等品种,展示了宜兴的风采和凸现了陶都的地位,新中国建立以来,它始终是宜兴对外宣传的“窗口”和走向世界的“名片”。

之后,采风团一行参观了蜀山古南街。

蜀山古南街,亦称蜀山旧街,是明清时期宜兴陶瓷的主要集散商埠,也是紫砂文化的发源地。它枕山临水,具有典型的江南水乡特色。

地理位置古南街历史文化街区位于宜兴丁蜀城区东北部,是明清以来宜兴紫砂陶制作、生产、贸易的集散地。

中国侨联“追梦中华·情系大运河”海外华文媒体江苏采风行活动为期7天。结束无锡的行程后,采风团一行还将赴淮安、宿迁、南京继续开展采风活动。中国侨联信息传播部部长左志强为团长,带领采风团全程陪同考察采访活动。

小资料

  宜兴陶瓷博物馆 被誉为陶瓷艺术殿堂

座落在江苏省宜兴市丁蜀镇。陶瓷博物馆,分10个展区展出。集紫砂陶、均陶、青瓷陶、精陶、彩釉陶、园林建筑陶等精品万余件,琳琅满目,目不暇接。宜兴素以“陶都”著称于世,是我国目前主要的陶瓷产区之一。这里陈列的各个历史时期的古陶瓷均为境内发现和出土,反映了宜兴富有人文特征的陶文化衍生的轨迹,从中我们领略到其卓越的制作意匠和浓郁的地方特色,并得到知识的启迪和美的享受。

顾景舟紫砂壶的存世量估算

     顾景舟的作品近年被爱壶的人疯狂收藏,价格陡涨。其原因主要是顾老的壶确实制作上乘、自成一家,无人可比。另外的原因就是市场上很难见到顾壶了,尤其是早期紫砂壶很便宜时候的老壶,损坏散失所剩无几。顾壶究竟存世多少?搜遍网络,就得到这么几句话“对于顾景舟壶的存世量,业内素有争议,德义斋主人傅钢表示,顾景舟早年迫于生计曾经做过很多壶,甚至有一天就做过20把,但早期作品多没有落顾景舟的款,而是商家委托所做。后期得到认可后,其制壶数量显著下降,”但一般也会一式三把,由此推断,尽管没有可靠的数据,但存世量应该也不小”。

很遗憾顾先生没有写下自传,其近亲好友同事也没有此类文章发表,顾壶的存世量遂成迷局。本人仅根据顾先生生平大致估算其一生在不同时期作品的数量,以求抛砖引玉,有其他更知情者完善之。

顾先生1915年生人,18岁开始学习制作紫砂壶,曾在上海为人雇佣,为顾主制壶,以仿制前人老壶为主,无个人名款。当然,无名款的壶不能算顾壶。

至20岁小有名气,壶艺快速提高,开始使用名款,也有无款的批量之作。出于生计,在解放前的16年里,顾先生有名款的制壶不少于2万件,这是他制壶最多的一个历史时期。由于当时处于战乱,壶很便宜,只用不藏,自然消耗量很大,存留到现在的估计为10%左右。也就是,顾壶解放前作品现在存世量在2000件左右。

从1949年开始,顾先生很少制壶,因为当时几乎没有市场。1954年10月,他响应政府号召,参与汤渡陶业生产合作社紫砂生产工场的组建筹划工作。 1955年1月建社就绪,立即着手负责“紫砂工艺班”的招生和技术辅导的育才重任。 1958年,他积极参予了紫砂技术革新、技术革命运动。 1959 年被任命为宜兴紫砂厂技术研究室副主任和技术股副股长,并参与北京人民大会堂江苏厅的布置设计工作,设计了一批大型的茶具及高档花盆。从这些经历和当时是集体经济的社会背景来看,顾先生自己制壶几乎停止,主要是指导学生和研究制壶技术。或许偶而做几把赠送别人或当做教学模型。从1949年到1966年文革开始17年间,顾壶总产量不超过2000把,其中有些是学生作品用了顾先生的印章。那时的紫砂壶还是用品而不是收藏品,损耗量也很大,估计现在存世500把左右。

1966年到1976年十年文革期间,顾先生亲自制壶的时候更少了,主要是参加政治学习和活动、指导生产。他个人偶而做壶是一种自我消遣或应单位“表忠心”之要求,这十年他的总制壶量不超过500把,其中也有徒弟制作盖他名章的。凡是自我消遣的壶都没有进入买卖,底款仍只盖个人名章。而应单位要求制作的壶,个人做好用了名章之后,一律收去统一加盖“一九六八年斗私批修”字样,象财务收款用的那种长条形章。盖章的小年轻也不大用心,歪歪扭扭或一头深一头浅、上下不对齐。文革时期紫砂壶还是用品,很便宜,估计这500把壶存到现在的在200把左右,或许还有些残器保留。

1975年到1985年改革开放初期,这段时间他主要高研究,开始写作,并于1980年建立“紫砂特艺班”,组织教学,并按香港著名收藏家罗桂样先生的供样,复制历史名作。这十年间他的亲手作品更少,大约总存世量200把左右,但当时已经进入收藏,几乎没有自然损失。

1985年,顾景舟担任宜兴紫砂研究所所长,1989年晋升为高级工艺美术师。“宜兴紫砂”被国家评定为质量银质奖后,他又亲自设计指导一批紫砂精品,参加全国性的展评活动,促使“方圆牌”高级紫砂茶具被国家评定为“金质奖”。在1985年到1990年这5年内,他的领导工作和社会活动相当繁忙,都是单位的公务,无暇制壶,5年制壶不超过50把,以赠送为主,而“宜兴紫砂”和“方圆牌”紫砂虽然是他领导下创制但不属于他个人作品,无个人名款。

1990年到顾先生1996年6月去世,这6年间他只为朋友和各方应酬制壶。因为年岁大了,有时是指导徒弟制壶而用个人名款。这期间紫砂壶虽然开始有人收藏,但价格便宜,所以产量很少,大约500把左右,但悉数进入收藏而没有损耗。

值得注意的是,顾先生去世的1996年,紫砂领域的“化工壶”“染料壶”“纳米壶(超细胎料)”还都没有出现,现在能见到的这类近年壶均不是顾先生所作。

写到这里,可以总结一下本文所论,顾景舟大师一生制壶总存世量大约3000把左右,其中近50%流到港台地区和海外,大陆存量2000把左右。就其收藏价值,我认为可做以下评级:

解放前作品,共2000把,因为存世量高,胎料做工不是很精,二星级。

1949-1966,共500把,存世量不多,但料工不是很精,三星级。

1966-1976,共200把,存世稀少,工料上乘,且有文革特殊收藏背景,超五星级。

1976-1990,250把,存世稀少,工料上乘,五星级。

1990-1996,500把,存世不多,工料上乘,但有些不是本人所做,社会出现较多仿品,四星级。

现在市场上出现的解放前顾壶多于解放后的,价格一般在几十万一把;解放后到文革结束的顾壶极其少见,几百万一把;文革后的顾壶又稍多一点,但大多去了港台国外,仍远少于解放前的,也几百万一把。由此可知为什么顾壶中解放前老壶没有解放后的新壶价高,存世量所决定的。另外,文革期间的作品一般对壶盖的配合是否严密不是特别在意,成型后有修有的不修,也有仓促间潦草之作,曾见一把顾先生做的文革壶,哪都做的很好,一眼除顾先生别人望尘莫及,惟独毛主席像脸部是平的,似没雕刻完毕就烧制成型了,其中原因无人知晓。但即使潦草之做或半成品别人续做之壶,只要细看胎料、造型和其它细微特征,大师作品总有与众不同之处,容易分辨。文革期间顾先生名款用章在早期和文革后都未见再用,他个人记录的“部分名章”里也见不到,究竟是那个章丢失了?损坏了?还是个人废置不用?无法考证。丢失的可能大一些,据说文革后期不许加盖个人名章,原先使用名章被收缴封存,底款一律采用编号,有待证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