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家海外华文媒体聚焦四川南充 零距离感受发展活力

海外华媒聚焦四川南充

零距离的感受发展活力

海外华文媒体代表在南充现代物流园采访。 王磊 摄

  中新网南充9月23日电(单鹏 祝欢)“这是我第一次来到四川、来到南充。通过这几天的所见所闻,我能感受到四川经济正在迅速发展、奋起直追。”22日,在结束2020海内外华文媒体“魅力天府”南充行后,意大利侨网总编辑王卫平表示。

9月18日至22日,来自俄罗斯、日本、意大利、印尼等13个国家的16家海外华文媒体走进四川南充,零距离感受南充发展活力。

日本《关西华文时报》副总编辑蒙令华(右)与纯阳山村村民王兴猛(左)合影。 胡海 摄

在南充临江新区高坪片区,海外华文媒体代表走进南充现代物流园。据介绍,临江新区的成立为现代物流产业带来发展契机,物流产业也将“反哺”其他行业发展,促进南充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

在该园区内,一辆辆远道而来的卡车在仓库前一字排开,其后灰色的物流袋堆成几座高达五六米的“小山”。“更多的司机还在路上”,南充传化公路港物流有限公司办公室负责人何霞告诉海外华文媒体代表,到了晚上,园区才真正迎来一日中最繁忙的时刻。

在该园区,澳大利亚澳华电视传媒董事长、澳大利亚《新市场报》总编辑任传功用手机拍下南充现代物流园的车来车往。任传功认为,该物流园建设对南充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将为当地经济增长带来便利,创造效益。

此次南充之行,海外华文媒体代表还深入田间地头,亲身感受乡村振兴下农村风貌与发展方式的转变。在南充南部县八尔湖镇纯阳山村,菌菇种植初具规模。据该村第一书记刘晓毅介绍,村里共有15座用于种植的“智能菇房”,在空调温度调节下,双孢菇1年可产4季,每座菇房年产量达34吨,可带来约10万元人民币的净利润。

走进“七号智能菇房”,凌晨4时就来到这里的村民王兴猛刚刚完成双孢菇采摘,一筐筐品相饱满的双孢菇整齐摆放在门的一侧,静待采购商上门收取。“种植菌菇后,收入高了,家里生活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谈起蒸蒸日上的生活,王兴猛喜笑颜开。除了日常的采摘、种植,王兴猛还多次向村里请来的技术师傅“拜师学艺”。在“科技加成”下,王兴猛的“智能菇房”每年纯利润接近20万元。

在“七号智能菇房”,日本《关西华文时报》副总编辑蒙令华与王兴猛话起家常,并被王兴猛的个人故事以及乐观精神深深打动。“像王兴猛这样一个不仅有着主动脱贫的愿望,而且更付诸于行动和有学习能力、始终充满自信的人,尤为值得推荐,是放到全世界任何一个角落都能够大放光彩的榜样。”蒙令华在文章中写道。

俄罗斯金砖电视台副总裁王睿(左)在周子古镇与村民交流。 王磊 摄

在南充,海外华文媒体代表还近距离体验了南充文旅产业发展。近年来,南充文旅产业快速增长,据2020年南充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2019年南充文旅产业实现产值972.5亿元、增长24.9%。

在南充蓬安县,华文媒体代表走进坐落在嘉陵江畔、距今已有1400多年历史的周子古镇。这座被誉为“嘉陵江最后的码头古镇”的小镇,现留存有明清风格穿斗式木结构建筑3000余套(间)。值得一提的是,与一般的古镇有所不同,周子古镇至今仍生活着大量的“原住民”,游客一踏上古镇的青石板路,便能体会到“弥漫”在街头巷尾的生活气息与历史感的交融。

埃及《中国周报》副社长朱新娥表示,通过保留“原汁原味”的古镇生活,周子古镇有效阻隔了商业化气息,让游客迅速融入当地民众的寻常生活,这恰是其核心竞争力所在。“希望古镇的原始风貌可以一直保存下去。”(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