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GHLIGHT MEDIA國際新聞中美關係 王向偉:索羅斯誤讀中國 站在了歷史錯誤的一邊 2021 年 9 月 13 日 中國近期的監管行動,引發在紐約上市中資公司股票被拋售。到底是要做多還是做空中國股票,成了困擾華爾街的一個問題。 美國投資巨鱷喬治·索羅斯的高調介入,為爭論增添了政治色彩和個人色彩。 作者:王向偉 South China Morning Post 《南華早報》前總編 在《華爾街日報》發表題為「貝萊德在中國的失誤之舉」的最新評論文章中,索羅斯把矛頭直指貝萊德集團這家全球最大資產管理公司,稱其在中國的投資舉措是「一個悲劇性錯誤」,不僅會讓投資者蒙受損失,還會損害「美國和其他民主國家的國家安全利益」。 (貝萊德集團) 此外,索羅斯還點名炮轟了三位頗具影響力的華爾街投資巨頭,指責他們看好習近平主席所「許諾」的商業前景。他們分別是貝萊德集團董事長勞倫斯·芬克,黑石集團聯合創始人蘇世民,以及高盛集團前總裁約翰·桑頓。 索羅斯認為,「今天,美國和中國正陷入專制與民主兩種治理模式之間你死我活的衝突」之時,貝萊德及其他美國資產管理公司在華投入巨資,這無異於是在支持一個專制政權。 索羅斯所言站得住腳嗎?投資者該信他嗎? 考慮到他那傳奇般的投資經歷,其觀點很可能會影響一些美國投資者,使他們更加堅定地看空中國。畢竟,索羅斯曾投下巨額和高風險賭注,在上世紀九十年代做空英鎊並擊垮英格蘭銀行而名聲大振。 然而,他有關中國未來發展方向的觀點是站不住腳的。他指責芬克等人誤讀了習近平領導下的中國,而事實上,是索羅斯自己誤解誤讀了中國政治體系。 索羅斯最近在國際媒體發表評論文章的時機值得關注。第一篇評論發表在8月13日《華爾街日報》上,其標題是「中國專制的威脅」。8月30日,他又在《金融時報》發表一篇評論文章,標題是「習近平治下投資者夢醒時分」,而最新一篇就是9月6日的「貝萊德在中國的失誤之舉」。 據報道,在發表措辭嚴厲的批評文章之前,他所創立的對沖基金已清空中國股票。更值得關注的是,中國即將進入一個最重要的政治周期。 11月份,中共高層將聚首北京,參加黨的19屆六中全,會議主要議題預計將是黨建和意識形態問題。這次會議也將是在明年秋天召開黨的二十大之前,今年舉行的最為重要的一次會議。在黨的二十大上,習近平將謀求再次連任中共中央總書記。 索羅斯認為,在取消對領導人任期限制方面,習近平面臨著一個難題。索羅斯煞有介事地解釋說,這就是近期中國對科技、教育及娛樂等領域採取嚴厲監管行動的背景。 然而,他的評論不會對中國國內政治產生什麼影響,即使有影響的話,也不會是他所期望的那樣,而是會與其期值望背道而馳。 索羅斯聲稱,隨着習近平越來越自信和強大,他會把中國變成一個專制和封閉的社會,並努力向其他國家輸出中國治理模式,進而威脅其長期倡導的「開放社會」理念。 但要知道,中國不是蘇聯。中國一再重申,中國治理模式是中國所特有的,並表明無意把中國模式輸出推廣到世界其他地方。其實,中國領導人真正擔心的,是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聯盟,會鐵了心地來試圖顛覆中國治理模式。 即便面臨西方的正面對抗,中國依然以智慧之策從容應對,選擇進一步對外開放,強化國際參與和融合。這就是中國政府最近為何會向美國和其他境外銀行和資產管理公司頒發一系列牌照的原因。貝萊德集團已獲監管部門批准,成為首家在華經營公募基金的全球資產管理公司。美國投資銀行摩根大通也已獲得監管部門批准,將在華設立首家全外資券商。 貝萊德集團在華首隻公募基金一經發售,即獲得了超過11.1萬投資者踴躍認購,募集金額達66.8億人民幣元(約10.4億美元)。 據報道,針對索羅斯的批評,貝萊德發表聲明稱,中美經貿關係龐大而複雜,其在華投資活動將有助於美國資產管理公司和其他金融機構參與世界兩大經濟體之間的「經濟互聯互通」,並為之做出貢獻。 在未來五年里,中國經濟有望實現年均約6%的增長。在習近平「共同富裕」的倡議下,中產階層群體規模有望擴大到4億多人。對外國投資者而言,這意味着更多的商業機會。 誠然,在為了政治目的而激發民族主義熱情與確保對外開放進程的正確軌道之間,中國領導層確實需要認真權衡。在提出共同富裕倡議後,有人開始擔憂這會影響民營經濟發展。此時,習近平最為信任的經濟顧問劉鶴即出面發聲,指出支持民營經濟發展的方針政策沒有變。這應該不是說說而已。在中國,每年需要新增1000萬個就業崗位,而80%都是由民營經濟貢獻的,其中包括為每年900萬大學畢業生提供大部分就業機會。 即將於9月20日開園營業的北京環球影城,將是中美互聯互通的最新例證。自9月1日試運營以來,這個全球最大的環球影城主題樂園人頭攢動,每天都擠滿了急切體驗的遊客。即使要耐心等待長達兩個小時,才能體驗以《哈利波特》和《變形金剛》等電影為主題的高科技遊樂設施,他們仍樂此不疲。 無論你如何看這個問題,一個互聯互通的世界肯定是最為理想的。而索羅斯,站在了歷史錯誤的一邊。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報/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