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日報*亮點國際新媒體】以對外報導為主的國家通訊社「中國新聞社」,在中國戰疫、全球抗疫的新聞實踐中,一直不懈探索富有“中新風格”的國際傳播路徑,提升國際傳播效能。
一時強弱在於力,千秋勝負在於理
中國新聞社社長陳陸軍26/9在該社主辦的“2021年世界互聯網大會烏鎮峰會——全球抗疫與國際傳播論壇”上致辭時表示,在全球抗疫的國際傳播中,光有“陳情”是不夠的,還要“說理”。
圖:中國新聞社社長陳陸軍致辭。中新社記者韓海丹攝
陳陸軍指出,當前,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全球肆虐,人類社會已被深刻改變,世界又站在歷史的十字路口。在疫情起起伏伏間,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倡導的“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理念愈發深入人心,各國民眾越來越清晰地認識到,需要全人類攜起手來,持續而廣泛地推進抗疫全球合作,共建“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
陳陸軍表示,中國新聞社是以對外報導為主要新聞業務的通訊社,在中國戰疫、全球抗疫的新聞實踐中,一直不懈探索富有“中新風格”的國際傳播路徑,提升國際傳播效能。
圍繞著“全球抗疫與國際傳播”的論壇主題,陳陸軍分享了幾點思考:
1)延展國際傳播的廣度深度
陳陸軍認為,“一時強弱在於力,千秋勝負在於理。”在全球抗疫的國際傳播中,光有“陳情”是不夠的,還要“說理”。當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與百年未有之大疫情相互交織且持續發酵,需要在更宏闊的時空坐標下擺事實、講道理。
為此,中國新聞社於2021年伊始,推出大型學理型融合報導專欄《東西問》,目前已刊發稿件200多篇。專欄著眼中國與世界在大變局下的新互動,圍繞文化文明、民主人權、法治德治等主題,著力創新話語表達,注重“陳情”與“說理”相結合,兼顧理論與評論,積極探索建立既體現中國立場觀點和價值觀念、又能為外國受眾理解和接受的國際傳播話語體系。
2)豐富國際傳播的主體載體
陳陸軍指出,做國際傳播,不止是媒體的事。注重“公共外交”“民間力量”,爭做“全員媒體”,官方、企業、社會組織、各界人士等多主體、多載體一起參與,是國際通行做法。
3)彰顯國際傳播的特點特色
陳陸軍指出,新聞媒體作為國際傳播的主力軍,既要有目標任務的一致性,又要有方式方法的差異性和受眾圈層的分眾化。
在全球戰疫國際傳播中,中國新聞社強化對外報導的特色優勢,深入展現海外僑胞、港澳台同胞和知華友華國際友人在抗擊疫情中的積極作用,重點報導了海外華僑華人與住在國政府及民眾和衷共濟、共克時艱,在科學防護基礎上推動當地經濟復甦的情況,凸顯了全球抗疫中的華僑華人力量。
此外,中國新聞社還注重與海外華文媒體合作,聯合逾百家華文新媒體,打造“同心戰疫信息服務平台”,為探索互聯網國際合作傳播積累了一定經驗。
“做好全球抗疫背景下的中國敘事和國際傳播,事關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事關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事關建設一個更加美好的世界,讓我們不負使命、勠力同心、砥礪前行。”陳陸軍最後說。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