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毫不放鬆糧食生產”、“牢牢守住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底線”、“中國人的飯碗任何時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近期,中央、部委密集發聲,糧食安全被放在尤為突出的位置。
資料圖:浙江某地稻田。 錢晨菲 攝
官方頻發聲,力保糧食安全
2021年12月27日,全國農業農村廳局長會議召開。會議提出,牢牢守住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底線。千方百計穩定糧食生產。
在具體措施上,嚴格落實黨政同責要求,確保全國糧食播種面積穩定,全力抓好明春增施返青肥等關鍵措施落實,推動晚播麥“促弱轉壯、早發穩長”,集成推廣綠色高產技術模式,狠抓防災減災和機收減損,以背水一戰的態度、超常超強的力度,堅決打贏保夏糧保全年糧食豐收這場硬仗。
此前,2021年12月25日至26日,在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糧食安全亦被提及。 “要全力抓好糧食生產和重要農產品供給,穩定糧食麵積,大力擴大大豆和油料生產,確保2022年糧食產量穩定在1.3萬億斤以上。”
更早,“要正確認識和把握初級產品供給保障。”2021年12月8日至10日舉行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中國人的飯碗任何時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歲末,中央、部委接連發聲,透露出保障糧食安全的重要性。
資料圖:航拍豐收在望的貴州加榜梯田。 瞿宏倫 攝
為何要力保糧食安全?
2021年12月6日,國家統計局公佈的全國糧食生產數據顯示,2021年全國糧食總產量13657億斤,比上年增加267億斤,增長2.0%,全年糧食產量再創新高,連續7年保持在1.3萬億斤以上。
雖然在糧食產量上實現“十八連豐”,“但在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下,我國的糧食安全面臨著外部挑戰,國際糧價波動明顯。”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研究員李國祥告訴中新網記者。
自去年以來,部分國家開始限製或禁止糧食出口,再加上天氣災害導致多國糧食歉收,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最新發布數據顯示,2021年11月食品價格指數134.4點,為2011年6月以來最高水平,環比增長1.2%,同比增長27.3%。
另,在李國祥看來,糧食供給整體結構不平衡和初級產品供給保障能力仍需進一步鞏固也是兩大因素。 “雖然我們實現了整體糧食增產,但在糧食供給結構上仍需進一步完善。”
如何有效確保糧食安全?
官方明確,要有合理佈局,主產區、主銷區、產銷平衡區都要保面積、保產量。耕地保護要求要非常明確,18億畝耕地必須實至名歸,農田就是農田,而且必須是良田。要實打實地調整結構,擴種大豆和油料,見到可考核的成效。
並直指三個重點:“守住18億畝耕地紅線”、“進行高標準農田建設”和“保障好初級產品供給”。
近日,中央農辦主任、農業農村部部長唐仁健在接受采訪時表示,明年必須把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持續挖掘增產潛力。生產要素上,要牢牢抓住種子和耕地兩個要害問題;體制機制上,要著眼於調動地方黨委政府和種糧農民“兩個積極性”。
此前,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到,要把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持續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深入實施種業振興行動,提高農機裝備水平,保障種糧農民合理收益。
在中國農業科學院副院長梅旭榮看來,就是在“口糧絕對安全,穀物基本自給”戰略下強基礎,補短板。 “高標準農田建設和提高農機裝備水平,跟我們國家人多、地少、資源缺有關係,所以我們必須要提高單位面積的產出,這是根據整個國情制定的,用機械換人,農業機械是必不可少的一個環節。”
另,在糧食安全上,中央層面多次提到“保障好初級產品供給”,該如何保障好?
李國祥認為,既要努力克服不利天氣影響,實現糧食增產,提高糧食生產能力,還要加強市場調控,穩定糧食市場。在新冠肺炎疫情下,也要建立糧食應急供應保障機制。同時注意好穀物合理進口。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