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前的1月6日,大批特朗普支持者暴力衝擊美國國會,這一景像如今仍歷歷在目。這是對200年來的美式民主的重大衝擊,是美國黨爭喧囂塵上、政治極化具象體現。一年之後,國會騷亂事件依然影響著美國的政治走向,美式民主運轉愈發無效,美國社會繼續沿著內部撕裂的方向前行。
國會騷亂事件,可能是更糟糕未來的序幕
2021年1月6日是“國會山”陷落的一天。
彼時,美國國會參眾兩院召開聯席會議,統計並認證美國總統選舉各州選舉人團計票結果。但會議開始後不久,示威者一路尖叫辱罵著衝進國會大廈,拍照、攝影、塗鴉、搞破壞,而正在參加聯席會議的議員們趴在地上自保,戴上防毒面罩疏散。
這次騷亂揭開了美式民主“華麗”的袍子,將背後的陰暗與瘡疤展現在世人眼前。一年以後,對暴亂者的逮捕、調查和起訴依然在進行中。不少美國民眾認為,國會暴亂是政治暴力加劇的先兆,並非孤立事件。
2021年1月6日,美國參眾兩院確認選舉人團投票結果的聯席會議,因特朗普支持者闖入國會大廈引發大規模騷亂而被迫中斷,現場極度混亂。圖為特朗普支持者進入美國國會大廈。
外交學院國際關係研究所教授李海東在接受中新網記者採訪時認為,國會騷亂源於美國國內社會的深刻撕裂。
這種撕裂一直存在。從疫情防控到狼狽撤離阿富汗,從山火肆虐到油價飛漲,美聯社形容,一年以來,美國“幾乎以所有可以想像的方式分裂著”。英國杜克大學歷史與公共政策教授南希 麥克萊恩甚至預測,“如果我們不考慮去年這個時候發生的事情的深刻歷史根源,這些事件可能是未來更糟糕結果的序幕。”
2021年1月6日,美國國會參眾兩院召開聯席會議期間,特朗普支持者闖入國會大廈引發騷亂,在眾議院內警察隔著門窗持槍與抗議者對峙。
李海東表示,國會騷亂對美國的影響在於方方面面,美國自詡所謂“燈塔國”的形象坍塌,不僅世界越來越看清美式民主的真面目,美國人自己都信心不足。就像法官雷吉 沃爾頓說的那樣,“因為那天發生的事情,我很難讓世界其他地方的人相信,我們是山上的那盞燈”。
美國黨爭也在國會騷亂事件後日趨白熱化。儘管拜登呼籲團結和兩黨合作,但國會比此前更加分裂。李海東表示,美國總統拜登的執政合法性始終處在被“燒烤”的狀態,很多動議也受到共和黨支持群體的質疑,這導緻美國政府解決國內問題的意願和能力實質性下降。就連是否該戴口罩、接種疫苗等防疫措施,美國兩黨都持續爭執不休,其他政令的推行更是舉步維艱。
拜登上任之初曾希望用改變重建美好未來。但如今的美國民眾卻認為,一些事情永遠地改變了——他們再也不相信分裂的國家可以和解。
美式民主還能前行嗎?
國會騷亂事件後,“美式民主”人設崩塌。 2021年年底,國際民主與選舉援助研究所發布報告,將美國列為“民主倒退國家”。
“美國民主越來越差了,運轉越來越無效。”李海東表示,美國國內極左和極右人群極為龐大,凝聚美國社會穩定的中間派力量反而逐漸稀薄,隨著時間的推移,美國很可能繼續沿著自我內部撕裂的方向前行。
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教授時殷弘也認為,國會騷亂根本上反映出美國在內外重大衝擊中,自由民主制度存在部分失能。
美國人自己對民主前景也不太樂觀。據美國《華盛頓郵報》的最新民調顯示,美國人對美式民主的自豪感急劇下降,從2002年的90%下降到現在的54%。
另一份民調則顯示,大約有三分之二的美國人認為國會騷亂事件是“美國政治暴力行為增加的先兆”,讓美式民主受到威脅。
加拿大皇家大學政治學教授托馬斯 迪克森甚至在《環球郵報》撰文,提醒加拿大需要保護自己,免受“美國民主崩塌”波及。他預測,到2025年,美國的民主可能會崩潰,導致國內政治極度不穩定。美國的經濟差距、種族差距、社會差距導致了政治上的左右兩派意識形態的分化,兩極分化的加劇也導致了政府的癱瘓。溫和的政治中心正在迅速消失。
如今可能令拜登沒想到的是,他會從憂心忡忡的其他國家領導人那裡,聽到了他從未想過會聽到的問題——“美國的民主呢?”“美國會好起來嗎?”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