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華裔翁俊民登頂「亞洲週刊」封面,一紙風行!

201906.jpg

【國際日報*亮點國際新媒體報導】紮根香港的「亞洲週刊」是全球華人社會精英們共同的精神家園。常駐世界各地、經驗豐富的編採隊伍,以華人角度、華人的價值觀,深入報道華人社會感興趣的新聞。

最新一期亞洲週刊(2022年1月14日上架)專訪印尼憲法總統國策顧問、華裔翁俊民在封面登頂,引來東南亞華族及香港本土精英讀者的高度關注,報攤暢銷,一紙風行。

國際日報集團董事長叮囑中國香港總部買下亞洲週刊所有庫存,並踩點港九報攤,在不影響報攤固有讀者的基礎上,能買盡買,讓新加坡、印尼、馬來西亞、泰國,以及香港華僑華人一起分享。

翁俊民在訪談中闡述的理念和觀點,發人深省,成為東南亞華社熱議的話題。

特刊出以下全文,以饗國際日報*亮點國際新媒體的讀者

印尼泗水中華中學奇蹟復活

翁俊民推動華教浴火重生

作者:林友順 

國信集團創辦人翁俊民,投身於教育領域中華中學原有的校舍,已被關閉近五十六年。印尼前總統蘇哈圖封禁華文,關閉中華中學;五十六年後,總統國策顧問、華裔企業家、校友翁俊民復辦該校,大樓平頂,七月開課,華文是必修課。總統佐科威送來花牌支持。

↑圖:中華中學原有的校舍,已被關閉近五十六年(翁俊民提供)

↑圖︰翁俊民中華中學新校舍設計圖,縫合文化與語言的天洞。

二零二一年十一月二十二日,位於印尼第二大城市泗水的中華中學(中中)舉行封頂儀式,數百名散居在世界各地的中中校友受邀觀禮,總統佐科威特別送來花牌祝賀中中復辦的靈魂人物翁俊民,中國駐泗水總領事顧景奇列席致辭。
中中復辦能受到印尼總統的肯定,這當然離不開頭上戴著「印尼憲法總統國策顧問」光環,以及印尼國信集團創辦人翁俊民的成就與貢獻,它也彰顯印尼快速走向開放與發展的大趨勢。

印尼憲法總統國策顧問:翁俊明

翁俊民是中中的學生,雖然在中中的學生生涯已是久遠的歷史,不過一九六六年四月十二日當天發生的一幕,在五十六年後的今天仍深深烙印在他的腦海。他日前書寫這個事件並把它投寄給馬來西亞報章,平靜及清晰地描述印尼版本英法戰爭時期《最後一課》的片段。

他在文中寫道,當天「學校突然來了一卡車軍人,我記不清他們的樣子了,只記得他們所穿的軍裝與軍靴。那時我只有十四歲,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過了一兩個小時,老師就宣布提前放學回家。誰知這一天竟成為我們華校的最後一日,也是我最後一天坐在初中三年級教室的座位上」。此後,每當他回想起這一天,「心情就久久不能平靜」,「感覺有如生離死別」,一夕之間,不能再見到親愛的老師和天真無邪的同學。這樣的回憶也成為他致力於復校的最大動力。

華校泗水「中中」於一九四八年七月創校,發展到擁有二千九百多名學生和一百三十多名教職員工,當天被軍政府強行關閉,至今已有近五十六年。

蘇哈圖時期對華文實行全面封禁政策,包括禁用華文,禁止在公共場所說華語及所有華校被迫關閉,這使華文在一夜之間在印尼消失。一九九八年亞洲金融風暴導致蘇哈圖下台後,被囚禁的華文才終於得以走出黑暗的牢房,重見天日,中中新大樓的蓋頂彌補了翁俊民一生的遺憾,消解了半個世紀來一直困擾他的夢魘,同時被形容為「縫合與撫平那些年文化與語言的黑暗天洞」。

中中被關閉並沒有令翁俊民因此放棄,靠自身的努力,他成功進入南洋大學並順利完成學業,隨後回到印尼創業,成功打開一片天。現年七十歲的翁俊民是一名成功的企業家,在印尼涉足多個領域,包括銀行、房地產及醫療等。為了彌補歷史,他獨立斥資約兩千萬美元復辦中中,同時為中中定下百年大夢。翁俊民的南大同學陳再藩認為,中中的復辦意義不僅僅是在印尼,而會是整個東南亞華教復辦大趨勢中的一個動力。

翁俊民日前就中中復辦接受亞洲週刊的訪問,抒發他對中中的寄望、踏足醫療及教育領域的戰略思維及國族認同的分析。以下是訪談內容:

您為何想要復辦中中?

自從十多年前印尼開始走向開放,恢復華文教育,我們可以在公眾場所使用華語,華人團體如雨後春筍般成立,多達數百個,山頭林立,大部分傾向於吃飯拍照請記者。我從二零零九年開始觀察,沒有一個華團在印尼主流社會扮演任何角色,大家在自己的範圍內活動,同時也出現許多補習班,印尼華社猶如一盤散沙。一九九八年印尼發生歷史上最嚴重的排華事件,這不僅是排華,也是政治操作。我從這些事件綜合來看,印尼華裔應該清醒,為了下一代的安全與幸福,必須認定印尼為祖國,不能以心裏的中國情意結來處理事情,那會很糟糕的,排華運動會持續不斷的發生。

我想從教育做起,培養印尼華裔下一代既有正確的身份認同,同時又沒有遺棄中華精神。復辦中中是教育行為,不是政治運作,我要辦最好的中學,我希望能培養一些出色的華裔子弟,若將來環境許可,我也要辦大學。雖然我目前是印尼著名加查馬達(Gadjah Mada)大學的唯一華裔校董,而且已經連任兩屆,現年三十四歲的兒子也以最高分,當選印尼國立大學校董,而且是最年輕的校董。

這也促使我認識到自己有義務在醫療領域外也投身於教育領域,協助培養印尼華裔成為出色的學生,傑出的知識分子。同時具有中華優秀精神:勤勞、誠實及孝順。我不是要塑造他們成為特殊團體,而是要他們融入主流社會,並在十年年後與印尼原住民具同等地位。

我們對印尼的繁榮與發展必須要有貢獻,不能把印尼當做賺錢的基地,一有風吹草動就逃離到新加坡。

對百分之五或百分之十的華裔來說,他們可以在印尼出現動亂時逃到新加坡,可是對逾千萬無法逃到國外的華裔來說,他們卻必須留在印尼生活在恐懼中,面對一切可能的苦難遭遇。

作為一個有建設性的華裔,我認為我有義務為印尼做出貢獻,這也是為何我要復辦中中的原因之一。而我繼續採用中中為校名,這是因為它代表當初的中中精神,就如我們提到南大,就會聯想到南大精神。

目前中中的籌建處於什麼階段,中中將以什麼語文為教學媒介語?

現在中中開始著手招生及招聘師資,我已經聘請剛從印尼最好的私立大學佩特拉基督教大學(Petra University)退休的校長過來當中中校長;中中將開設小學至高中的教育。我也與新加坡著名的萊佛士學院洽談合作,探討該學院可以如何協助中中。

中中的教學媒介語將是英語及印尼語,我也會成立華文語言中心,學生可以選擇學習中文或日本、法文、西班牙等語文。師資將不會是問題,大部分的師資將會來自印尼國內,一些專才則會來自國外,第一選擇會是新加坡專才。

中中預計今年七月將可以開始上課,它對印尼所有人開放,華文雖然是必修課,我相信它不會對非華裔學生構成問題。現在印尼有不少華校復辦,不過我們辦教育必須要有遠大的抱負,我希望我們的學生畢業後可以進入印尼很好的大學,並在大學畢業後在各個領域成為佼佼者。這是我的願望。

印尼華文教育發展目前處於什麼狀況?

印尼華教發展並沒有太大的變化,主要還是補習班,至今仍然看不到有任何特出的例子。印尼人對華文的接受度不錯,有很多印尼人也在學習華文,他們知道華文將成為全球重要的語言。

印尼政府對華教也很開放。我們看印尼不能因一小撮印尼人在搞事就當印尼是排華國家,印尼人的民族性是非常善良及包容的;每個國家都有搞事的一小撮人,印尼也無可倖免。

印尼有七百四十個民族,我們今天能仍和諧生活是非常了不起的,反觀阿富汗,它只有幾個民族,不過卻是互相對抗,混亂不已。這是我在印尼生活近七十年的親身見證。

在上世紀九零年代排華前,印尼企業家的心態是盡量認識具影響力的高官尋發財之道,然而亞洲金融風暴一來,這些大企業家都倒閉了,造成國家經濟損失巨大。這是一個警鐘,印尼人對這種做法非常反感。之後我在企業上取得一些成就及冒出後,我問自己要用什麼入口立足企業界,是否要沿用老舊的方法,靠攏高官獲得商業利益,還是通過新方法立足企業。

我想到的是兩條通絡,即投身教育與醫療。我們可以通過教育改變國家的命運,同時通過提供醫療服務提升人民的生活素質。現在看回頭,這條道路是正確的,而印尼人民也可以接受。印尼人民不能接受的是華裔企業家老舊的官商勾結手段,長期來華裔企業家留在印尼人腦海中的刻板印象就是與貪污畫上等號。

世界改變了,我們企業家也必須改變。人們必須逆向思考,我們若能提高人民的生活水準,他們的收入增加了,購買力就會增強,企業就可以賣更多東西賺更多錢;如果你周圍都是貧困人家,你生活在其中又怎能心安呢?只有印尼人民生活水準提高,生活安逸,我們才有賺錢的機會。

圖說:翁俊民曾捐獻一億多美元(後續追加1.2億美元,合共2億多美元),和微軟創辦人比爾·蓋茨創立的比爾及梅琳達·蓋茨基金會合作,在東南亞開展了針對弱勢家庭的衛生健康狀況,特別是女性健康、疾病防護為主的慈善救助活動,在印尼社會傳為佳話。
—-摘自中央電視台CCTV-4華人世界。

 

我已交代孩子必須把中中的發展作為他們的其中一個事業來看待。

我是在清寒家庭長大,這構成了我今天的性格;但是我的孩子是在非常舒適安逸的環境中長大,有些事他必須學。每個人出身都有一定的身份,如某某家庭的孩子、上學時就是某某學校的學生、結婚後又是某某人的丈夫、有了孩子後則是某某人的父親,每個身份代表一份責任,我們不能只要身份不要責任。

我出生在印尼、身為印尼的華裔,這層身份不是我能選擇的,但是,我可以選擇要行善或做惡。
我已經選擇了我要走的道路,就是:祝福別人。

成為有錢人不是我的人生目的
我的人生目的是創造更高價值
讓人類幸福

許多人認為,印尼當前的開放是因為過去幾任總統開明及開放的心態及思維有關,未來若總統更替了,當前印尼的開放是否會改變?

印尼的開放是不能走回頭路。
當前中國在印尼的投資很多,雖然有三幾位印尼政治領袖利用此事炒作,不過那不是排華行為,而是要打擊政府。

無論如何,我們還是要行事小心,盡可能克制自己。就以春節被列為印尼公共假期為例,華社不能因此高興過頭,高調慶祝,甚至把舞獅也拉上街頭,這並不符合國情。為何我們不能利用春節喜慶去幫助印尼原住民?如贈送糧食或必需品給周圍的原住民,讓他們感受到華裔的溫情,這將使他們更能接受我們。

來源:亞洲週刊

12021-05-10 新 副本.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