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海侯:香港疫情“神奇”地轉折

201906.jpg

4月15日,特區政府衛生部門通報,新增確診病例946宗,含475宗快速抗原測試陽性及471宗核酸測試陽性個案。

2月10日,986宗;3月3日,76991宗;4月15日,946宗。

沒有封城,沒有全民強檢,似乎特區政府也沒有採取更多嚴格措施,用了40多天時間,香港疫情“忽然”就轉折了。

香港疫情:“神奇”地轉折

原創 靖海侯

京港資深媒體人

2022-04-16

一個月前,香港每日確診病例尚有數万宗。

3月9日,特首林鄭月娥首次親自主持抗疫記者會。她表示,今後每日都將親自主持記者會,直到戰勝這一波疫情為止。 “早啲見唔到我,即係話香港已經恢復返正常生活。”(早點見不到我,就意味著香港已經恢復正常生活。)4月15日的記者會上,林鄭月娥說:“明日很有機會見不到我”。

一度凶險至極的防疫形勢,曾經焦灼不明的抗疫困局,不知不覺間,就這樣被香港“輕輕”化解掉了。

是耶非耶?

疫情在香港、在香港的當前,下降的不僅是數字,還有社會的關注度和市民的注意力。

一段時間了,香港市民早已從第五波疫情暴發後的錯亂和恐慌中緩過神來,恢復了往日的“氣定神閒”。

或者說,香港市民早先於社會的“群體免疫”,實現了對新冠病毒的“心理免疫”。

所以,如果這時候你來到香港,會發現道路上車水馬龍,街市上人來人往,商場、酒吧、公園裡,均是一副正常的熱鬧景象。如果不是人們還普遍戴著口罩,顯示著這個城市尚處疫區,穿越而來的遊客可能以為香港已然超越“奧密克戎”了。

4月15日當天,香港疫情重回三位數,又迎來一連幾天的複活節。香港的街面、市面、社會面人流湧動,人氣兩年來前所未有的興旺,餐館服務員忙得飯都吃不上。疫情的壓力和沈重,市民似已卸下。

這還是在香港沒有放開嚴格的社交管制措施下的情景。

實則,在4月14日的抗疫記者會上,或者說在更早前3月21日的抗疫記者會上,林鄭月娥已宣布將從4月21日分階段放寬社交距離限制,允許餐館正常營業、公眾娛樂場所開放,安排中小學復課面授了。

更讓人難以理解的是,林鄭月娥3月21日宣布此放鬆舉措時,香港當日新增確診病例為14068宗,正是防疫抗疫最為困難的階段。

香港到底發生了什麼?

事情或許沒那麼複雜。

疫情從崩決到平緩,市民從緊張到放鬆,發展看似順利的背後,是香港被動“急速演進”的疫情週期、無奈“快速夯實”的社會基礎,是防疫壓力提前被透支和釋放了。

直白地說,就是目前的香港,除了被保護起來的易感人群、害怕染疫一直保持小心和呆在家裡的市民,其他的大都被感染過了。在現有的社交管控措施下,在某種程度上,她已處於病毒“染無可染”的階段。

兩個事實判斷或能佐證這一點:

1)4月15日的疫情通報會上,香港衛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主任張竹君說,據港大推算現時本港有免疫力人士可能有400至500萬人,人群中的風險沒有之前高,但始終可能有約200萬至300萬人無感染。

這也就是說,特區政府官方認為,香港可能已有54%到67%的市民已經感染過新冠病毒。

2)4月15日的抗疫記者會上,特首林鄭月娥指出,近日污水監測的整體情況呈下降趨勢,4月13日的污水病毒量下降趨勢比起3月時大幅下跌80%,而4月12日的樓宇圍封強檢行動,發現的陽性個案比率只有0.58%,亦大幅下降約90%。

很明顯的事實是,在特區政府防疫舉措沒有“收緊”且已經準備“放寬”的階段,在普通市民防疫意識有所鬆懈且已經增加社會活動的階段,香港疫情不升反跌,原因就是社會實現了一定的“群體免疫”。

很多人不解的是,為什麼香港會這麼快步入“群體免疫”的階段?原因也很簡單。

一則,第五波疫情暴發後,香港每日新增病例幾何級增長,從2月中到3月底,無數條有形和隱形的病毒傳播鏈在社區橫行,幾乎全部處於失控狀態。而特區防疫工作一度混亂,後來又因疫情無法遏制調整策略,轉為聚焦“三重三減一優先”,導致疫情擴散按自然傳播規律進行。

二則,香港人口密度達每平方公里6849人,排名全球第四,如果考慮其土地開發率僅有23.7%、居住地土地面積僅佔6.8%的現狀,其人口密度更是冠絕全球。如此大的人口密度下,疫情按自然傳播規律發生,其感染速度可想而知。

可以得出的結論是,香港疫情在擴散上,因為缺乏強力干預和人為阻斷,實現了類似於歐美“躺平”式的傳播,且因為其特別擁擠的城市和居住環境,跑出了“群體免疫”的“加速度”。

這就是本章開頭所說的,香港的疫情週期急速演進、防疫壓力提前被透支了。

所以,香港疫情呈現逐步穩控的良好趨勢,有特區政府主觀努力的因素,更多的,恐怕還是疫情的客觀發展使然。

這樣的“神奇”轉折,很多人自然會視為“奇蹟”,甚至要把香港視為或樹為抗疫的“標杆”。

然而,“香港模式”建基於一系列的現實邏輯之上,如果不具備或難以接受,就沒有復制“成功”的可能:

1.相信社會可以達至“群體免疫”;
2.能承受疫情急劇暴髮帶來的混亂和批評;
3.人們對疫情和病毒不再恐慌,做到了“心理免疫”;
4.社會及個人自行承擔染疫風險並接受可能的代價;
5.疫情之下,社會仍遵從適者生存的市場經濟邏輯;
6.政府只專注危重病人救治和疫苗接種工作。

香港太特殊了,人多地少、政府小社會大,即便是別的地區真的去借鑒和重複它的抗疫路徑,也未必能走得那麼快、走得那麼順。

更何況,香港走到今天這一步,付出了極其沉重的代價。

一則,近9000人死亡,病死率高達0.748%。

香港病死率遠超新加坡、韓國,持續接近“躺平”的美國。香港特區政府官方都在反復強調此數據,提醒市民關注病毒的風險,切莫麻痺大意。關於這一點,非常可笑的是,香港及內地很多媒體人反而用各種方法,試圖說明香港的“真實病死率”沒有那麼高。

很簡單的邏輯是,因為這波疫情,特區政府飽受批評指責,如果這近9000個死亡病例,分母算小了或者他們並不是直接死於新冠,為什麼特區政府一直堅持按此辦法統計計算呢?他們還嫌被罵得不夠多、不夠狠嗎? !

無論怎樣,因為疫情,香港公立醫院的走廊上一度堆滿屍體,近9000條生命就這麼逝去了,這代價就足夠大。

二則,防疫工作還造成了對特區政府管治威信的衝擊。

香港社會的問題,主要是政治問題。這是官方作出的分析判斷,是解決香港問題的認識基礎和邏輯起點。

回歸以來,香港風波不止,主要的原因即在於政治秩序失範、政治局面不穩。到2019年,香港發生修例風波,終於遭遇幾十年未有的重大社會政治危機。其後,中央出台一系列撥亂反正舉措,推動香港由亂轉治,健全並鞏固了香港新的法律體系和政治格局,為實現香港長期繁榮穩定打下了最堅實的基礎、創造了最有利的環境條件。

而因為疫情,因為疫情暴發後出現的無序混亂局面,市民看到了特區政府曾經的瞻前顧後和進退失據,一度認為香港不及“不發達地區”,對官方多有失望怨言,無奈靠著自求多福及自救熬到今天,心中不知積累了多少不快。

數百萬人被感染,絕大多數都是居家自愈,他們如何看待特區政府,如何放下最恐慌時期無力無奈的心結,亦可想而知。

所以,儘管香港疫情向好發展了,但對於香港防疫抗疫工作的反思並沒有就此了結。市民所期待的“良政善治”與特區管治團隊所能提供的“治理供給”,還有很大的差距。要對接市民的期望,補償市民疫情下曾有的痛苦,特區政府還要汲取教訓,並需要用疫情后重建香港的實績來兌現服務市民的承諾。

這波疫情,在香港造成的另一個客觀結果就是,特區政府與市民的信任關係不是鞏固了而是削弱了。而這,將深度影響香港社會對特區政府下一步施政的支持。

疫情對香港造成的影響,當然還包括經濟民生方面,經濟增長的下降、民生議題的升溫、改革建設的延宕,以及多少香港同胞想回內地探親發展而不能的無限惆悵。

這所謂“轉折”,沒那麼輕鬆,沒那麼美好。

走過了一段曲折艱難的路,香港疫情形勢向好,當然不能否定特區政府為此付出的艱辛努力,更離不開中央對特區在防疫思路、物資援助、人力支援等方面全力以赴的支持。

正是各方努力,挽救了很多香港市民的生命,重塑著市民的信心。

但現在,卻是要汲取其教訓而不是總結其經驗的時候,是要把香港作為一個“樣本”研究而不是要把香港作為“標杆”學習的時候。

4月21日起,按計劃,香港要分階段放寬社交距離,恢復學校面授。在老人群體外,另一個重點人群“學生”的防疫壓力即將湧現。

對香港來說,勝利目前言之過早;對其他觀察香港的人來說,為香港疫情下定論也言之過早。而對於特區管治團隊來講,保持謙卑,繼續盡心竭力履責擔當,切實把每天的死亡個案降下來,更是其最基本的任職態度和工作定位。

香港真正的且不限於疫情的轉折,應該更多地由政府推動實現,而非讓社會和市民背負其代價,用自己的硬抗和死磕,甚至用生命和希望換取這座城市的進步。

12021-05-10 新 副本.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