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日報*亮點國際新媒體報導】已經封控了一個多月的上海達安花園居民5月2日終於盼來了政府第一次發肉和雞等保供食品。有居民迫不及待地開包取材做午餐,但看到奶脯肉有異味,冰鮮雞沒生產日期,不敢吃了!滿心的歡喜瞬間化為噁心與憤怒!
社區微信群熱鬧了,大家紛紛質問居委會,不少居民對「踢皮球」極其不滿意,他們持續撥打110報警投訴,反映小區收到曹家渡街道發放的第五批保供物資存在食品安全問題。有些居民甚至提出把奶脯肉掛到居委會。

↑圖源:上海東方衛視看看網
民憤洶湧!上海市公安靜安區分局、市監火速派員飛奔達安花園,實地調查曹家渡街道保供物資問題,對於疑似存在問題的物資,靜安區市場監管部門已抽樣送檢。官方表示,違法行為一旦查實,將追究有關方的法律責任。
曹家渡街道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當天發布情況說明,稱收到居民反映後,街道立即停止了這批物資的發放,向廣大居民朋友深表歉意,在確保質量的前提下,將加快後續物資的發放。
上海最權威的媒體「解放日報」上觀新聞欄目當日曝光了這一事件。文章最後提出了發人深省、直擊要害的三問:
究竟是什麼原因讓有失信記錄的食品生產經營者成為街道保供物資的供應商?物資又是在生產、運輸、倉儲、配送哪個環節出了問題?是誰的責任?包裝上沒有生產日期的食品、肉眼一看就能辨認出來的奶脯肉,為何這些稍微花一點時間查驗就能發現的明顯問題,從生產源頭到居民手中的每一個環節都似乎視而不見?
希望相關部門從嚴從快查處,及時向社會通報。

上海市疫情防控指揮部生活物資保障專班曾下發《關於進一步加強政府保供生活物資管理的通知》要求各區商務部門要對生活物資保供禮包實行提級管理,加強對供應商資質資格的審定,對保供禮包的品種進行把關。保供禮包發放組織者承擔食品安全管理責任。
據此,問題肉類發放組織者中的每一位管理者都脫不了干係!

↑上海電台台今晚(3/5)黃金時段再度跟進報導「問題肉」處理進展。
曹家渡街道今天3/5發布公告表示,近日我街道組織了第五批生活物資保供工作,在發放過程中,發現產品質量與合同約定嚴重不符,現已終止與保供單位的購銷合同,並收回已發放物資。相關部門已介入調查,後續處理情況也將及時公佈。
同時,為了保供工作不受更大影響,街道已與區保供名單中的區屬國企協商重新組織貨品……
居民張老師對此公告並不滿意,她問道,採購的出錢是誰批的,供應商是誰選的,一個區為什麼靜安寺街道是有包裝的,昨天處理結果,供應商處罰了沒有?…….
居民、退休老幹部孫先生指出,組織發放者倘如還有一絲敬畏之心,就應在發放給居民之前,按貨物交付的慣例,先抽查檢驗一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