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隔當時“叫魂”事件222年後(1990年),著名的美國歷史學家Philip A. Kuhn(中文名:孔飛力),在中國大量清史檔案基礎上,寫下了一部史書《叫魂:1768年的中國妖術大恐慌》(哈佛大學出版社出版),以嚴謹的學術眼光喚醒了一段歷史的陳年舊事,註腳就占了一半的篇幅,出版當年即獲“列文森中國研究最佳著作獎”。該書的中文版在1999年由上海三聯書店出版,這本是一本史學方面的學術著作,不料卻迅速成為了暢銷書。Philip A. Kuhn的著作不是很多,每一本書之間出版的間隔都很長,但每一本著作問世都引起轟動,是學術界名副其實的“十年磨一劍”。著名美國歷史學者魏斐德(Frederic E. Wakeman Jr.)在《紐約書評》中曾寫道,這是“一位在西方世界首屈一指的中國歷史專家所寫的關於東方古老國家的偉大著作。”
Philip A. Kuhn(1933年9月~2016年2月),是一位出生於英國倫敦的美國著名漢學家,師從費正清和本傑明·史華慈,是哈佛大學歷史講座教授、東亞文明與語言系主任,以研究晚清以來的中國社會史、政治史著稱,曾獲得包括古根漢姆學術研究獎在內的多種學術榮譽。在該書中文版出版時,他特別序文寫道,“1984年,當我來到北京開始在第一歷史檔案館從事研究工作時,全然不知道最終會寫出《叫魂》這樣一本書。我本來打算研究的,是清政府內部的通訊體系是如何影響其政策的實際運作的。有名的‘剪辮案’似乎為此提供了一個理想的個案研究機會:事實上,在一段並不太長的時間裡,有關叫魂案的所有文獻都可以得到並被作為一個有著相互關聯的體系來進行研究。儘管我仍然在有關清代通訊體系的問題上得出了一些初步的研究結論,但我很快就發現,叫魂案所揭示的一些歷史問題值得更為深入地探討。 這些問題包括:政府如何對待‘離經叛道者’(即那些生活方式和信仰同官方認可的常規不同的人們);專制權力如何淩駕於法律之上而不是受到法律的限制;官僚機制如何試圖通過操縱通訊體系來控制最高統治者,而最高統治者又如何試圖擺脫這種控制。 ”
在1768年由春天到秋天的那幾個月裡,“叫魂”事件從最富庶的江南發端,沿著運河和長江北上西行,竟然衝擊了中國12個省份,百姓為之惶恐,官員為之奔命,連乾隆皇帝也為之寢食難安,整個清朝帝國都被這妖術恐懼快速的動員起來。百姓忙著尋找對抗妖術、自我保護的方法,官員追緝流竄各地頻頻作案的“妖人”,京城力圖弄清叫魂恐懼背後的兇險陰謀。Philip A. Kuhn細緻入微的敘述描寫讀來令人顫慄,生動地再現了在極為複雜的政治、經濟、文化的多因素影響下,各省的局部恐慌是如何演變成一場全國性的除妖運動,最終經過3個月的周全調查,軍機處認定事件為一場謠言。妖言惑眾的群體性失魂落魄過程,在充滿悲劇的晚清前夜,荒誕而無奈的結束了它的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