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花了一整天的時間,重新閱讀了《新民晚報》記者晏秋秋,在上海疫情一百天的視頻。
很感觸,很感動。
感觸的是當罕見的災難降臨我們這座城市,官媒們守著會議新聞的一畝三分,卻遠離著千家萬戶百姓的家門。
感動的是一個叫晏秋秋的晚報記者從3月2號開始至6月11日、100天的139條視頻,挽著百姓的手,連著百姓的心。
在這個非常時期裡發聲,他應該有些孤獨,但他的聲音刻進了歷史的光盤里。
我選擇了他視頻裡的一些片段,以文字的方式,向這個新民晚報的記者致敬!
晏秋秋:謝謝你在疫情裡陪著我們
作者:許仰東
著名記者
(筆名:荒島星空)
2022-06-12
01
關注疫情裡的老人
別讓老人抱怨世界在墮落,抱怨下一代的無禮和傲慢。
——塞・約翰遜
我們需要反思,疫情裡我們是否缺失了千百年來“尊老”的美德?
我摘錄晏秋秋的幾個視頻,希望無論災難或者和平,上海能真正是老年人安居樂業的家園。
↑圖:上海好鄰居尚傑律師、張海天、Jacky Yao、丁博士等N次攙扶96歲老人下樓做核酸。上海疫情第100天,居委會終於發出「遲來的尊老通知」,可以上門為老人做核酸了。Photo By Mary Zhang
A、4月20日,《三點商榷》
對“94歲老太去方艙”。我有三點商榷。
第一,我們能不能盡量壓縮從發現病例到轉運的時間。這個案例從14日發現陽性,18日通知轉運,19日凌晨上門開始轉運,這當中時間之長,其實已經存在一種可能,就是感染者已經轉陰。
第二,考慮到被轉運人員是一個94歲的老太,我們的轉運工作可能還要更人性化一點。比如,不要凌晨去。比如,不要用強制的方式讓鎖匠打開兩戶合用的隔離門。略顯粗暴的轉運方式,會不會對94歲老太的身心健康產生影響?
第三,年齡大的感染者,有沒有可能居家隔離?要充分考慮這樣的可能性。居家隔離者遵守規範、同住人簽署承諾、鄰居監督執行。如果這些都成立,完全可以讓年齡大的感染者居家隔離。
這裡是上海,執行規定不能一刀切,要人性化。如果以損害人的方式達到防疫目的,那就本末倒置了。
B、5月3日《讓老人在身邊養老》
今天我被一些徹底擊穿底線的事,徹底壞了心情。
現在需要發洩這種負面情緒的人真的很多。能不能讓老人盡量在子女身邊養老?
疫情裡老人成了最困難的群體,許多上海老人落後於時代一個二維碼的距離。今天我們知道原來養老院、福利院是不能去的,去了那裡,有些老人相當於把生命交到了別人手上。
C、6月4日《掃場所碼的老人》
看到一段視頻,一個不會掃場所碼的老人,在公交車上徬徨無助。在尷尬的氣氛中,老人最後無奈下車,留下了一句:不耽誤大家了。
二個多月中,很多老人遭遇許多的困難,但他們保持了上海老人的優雅。不到萬不得已,絕不麻煩別人。聽說有的老人家裡缺菜,最後把冰箱裡的餛飩剝開來,吃一點素餡。
如今老人們好不容易走出小區,又讓我看到這讓人傷心、讓人尷尬、讓人難過,甚至讓人氣憤的一幕。
02
關注疫情裡的核檢
人們對受苦真正感到憤怒的,不是受苦本身,而是在於沒有意義地受苦。 ——尼釆
核酸檢測環節,引發許多市民的不解和矛盾。僅就管理角度看,上海核檢的失分,或多或少成為了防疫記憶的陰影。
我摘錄晏秋秋發布的幾則視頻,苦口婆心的語態,他的建議抑或警示,都要留給時間去評判。
A、5月7日《核酸碼》
在過去的一個多月中,我一半待在家,一半在單位。我做了大約30多次核酸,有好幾次我都感覺捅進鼻腔的棉籤,甚至可能捅到了我的眼球。
做核酸的滋味不好過,更不好過的是等待核酸陰性結果的過程。
時間的長河裡,做核酸這件事,肯定會成為歷史,多年後的我們,又會如何看待今天的自己呢?
B、5月10日《關於假陽性的七個問題》
第一,這次出現“假陽性”案例的檢測機構是如何獲得檢測資格的?
第二,按現在每天“抗原+核酸”檢測的手勢,對出結果的時間有一定要求,這種情況下,第三方檢測機構出現假陽性概率,大概是多少?
第三,按檢測機構的一個內部流程,如果檢測出陽性,它內部是要復查的,那麼請問這一次黃浦區部分街道“假陽性”事件,檢測機構複查了沒有?
第四,對這一次被“假陽性”波及的人,有沒有賠償?
第五,出現“假陽性”除了追求“快”之外,還有沒有其他原因?比如有沒有試劑盒產品質量方面的原因。
第六,如果調查結果沒有違法,僅是業務上的疏忽,那麼對這些疏忽,應該如何處罰?
第七,如果調查結果有違法行為,甚至像一些網友說的存在“故意造假”,應該如何判刑?
C、5月21日《提個醒》
一個朋友說,昨天他家小區做核酸,負責採樣的居然身著“大藍”的服裝,手勢明顯不熟練,還一不小心把棉籤掉在了地上。我朋友問他是否是醫務人員,“大藍”心虛地說培訓了兩個月。
原本我把這件事當作一個笑話聽聽而已。沒想到今天早上又聽到一個消息,有些小區因為核酸檢測人手不夠,就讓一些志願者簡單培訓後就倉促上陣了。
這,我覺得有必要提個醒了!
我認為“現場亮證”是個比較好的辦法。你既然要捅我的鼻子或嘴巴,我就有資格了解你的底細,這個要求不過分吧?
03 關注疫情裡的保供
一個聰明的民族,從災難和錯誤中學到的東西會比平時多得多。
——恩格斯
從最早的物資斷供,到保供腐敗,爾後又有發災難財的惡性案例頻發。上海民眾的忍耐裡充滿了善良,但發國難財的追責還未劃上句號。
感謝晏秋秋留下的許多視頻,那些在十分困難的環境裡,發出的遣責呼聲。
A、4月27日《怎麼又是寶山區? 》
前幾天寶山張廟街道,把雲南捐贈的物資轉賣到了靜安區。今天,寶山顧村鎮確認發放的大禮包中有一批大米,老百姓反映有強烈異味,發現供貨商沒有獲得該批次大米的授權,相關企業和負責人必將受到嚴懲。
我一直搞不懂,既然是花錢購買的相關物資,上海有光明、百聯集團,為什麼要捨近求遠?
老百姓覺得有“打悶包”嫌疑,買這家的大米有沒有決策過程?花了多少錢?買了多少大米?質量是否得到保證?發給了哪裡的居民?分發了多少戶?必須清清楚楚。
對民生保供物資一定要公開、公示,這已經是我拍的第三個視頻來強調這件事情了!
B、4月29日《60元保供套餐》
為什麼60元保供套餐傳言被那麼多老百姓相信並傳播呢?這有沒有我們民生保供工作不到位,老百姓不滿意的成分在內呢?
老百姓的聲音要被聽見,老百姓的合理要求要能滿足。疫情擊破了上海的很多東西,但是留存於上海基因的“民有所呼、我有所應”,我們萬萬不可丟棄。
C、5月13日《對黑心團長,要秋後算賬》
青菜進價3元一斤,賣給小區居民10元錢一斤;生薑進價5元一斤,賣出15元錢一斤。這是一個姓李的黑心團長做的事。
普陀區的趙某某,14元錢一斤買進的夾心豬肉,充當五花肉以25元錢一斤賣出。
發國難財,是要遭天譴的。用老百姓的話說“不得好死”。對大賺特賺的黑心團長,一定要秋後算賬。
這輪疫情,是上海人共同的厄運,但絕不能成為某些人的牟利工具!
04
關注疫情裡的百姓
只要還有能力幫助別人,就沒有權利袖手旁觀。
——羅曼 · 羅蘭
我們絕不能尋找任何的藉口,忘記關懷普通的大眾。只有這樣,上海才是一個有溫度的城市,才能夠留住五湖四海的人們。
晏秋秋除了那篇《謝謝你來過上海》外,他無數條視頻反映著百姓的疾苦,數以萬計的留言,每一條都足以撼動人性。
A、5月9日《善待工地人》
粉絲H君給我來電,他說前一天晚上剛和300個夥伴,連續4天完成了高強度的方艙建設,第二天凌晨6點被喚醒要求馬上撤離。他們社區回不了,賓館不接受,建議方給出的隔離點,是橋洞下的幾十個帳篷。
幸好總包方找到了一個隔離點,安排了90餘人,但剩下的怎麼辦呢?他們在路邊等,大家互相安慰,大不了睡在馬路上,大不了睡在大巴車上。還好,最後找到了一家小酒店,每個標間每天500元。
H君說“去建方艙或隔離點時,我們也不是狗熊,傷心的是,建完我們就成為危險的感染源,被趕來趕去。”
我為此電話進行了核實,H君這樣的情況還不少。我要說:善待工地人,並不是一個非常深刻的話題,歸根結底,是一種最基本的人性標準!
B、4月16日《從陳村轉發貼子說起》
上海很多老百姓看病難實在困難,很多老百姓遭遇到,假如你是那個病人,你怎麼辦?
有個別醫療機構機械地將一紙核酸證明作為病人看病的通行證,我想說這是一種簡單的、不負責任的做法。
白衣天使的靈魂,要從頭白到腳跟。
很多時候,我們做的事情,考慮的只是需要常識而已。如果從治病救人、挽救生命的角度出發,而出台的防疫政策,出現“沒有證明上不了救護車”、“沒有證明進不了醫院”的情況,那就是因噎廢食、削足適履。
C、5月24日《層層加碼》
滯留在外地的上海人,想要返回自己的家,居然這麼難!有48小時以內有效核酸陰性證明,不夠;健康碼綠碼,還不夠。居委會還要你外地附加的別的證明。
居委會是社區自治組織,不是行政機關,哪來這樣的權力?
許多人在懷念以前上海的居委會,那個時候很多阿姨、爺叔做事思路清晰,而且還有濃濃的人情味。
本輪上海疫情,為什麼有那麼多老百姓批評居委會,需要總結!
05 關注疫情裡的人性
人類從歷史學到的唯一教訓就是,人類沒有
從歷史中吸取任何教訓。
——黑格爾
人們理解在特殊情況下可能產生的混亂,但卻不能原諒重複的錯誤。責怪的另一面,恰恰是因為對這座城市的愛。
晏秋秋視頻裡,我們能讀到上海市民開明睿智的城市精神。
A、5月7日《豬隊友》
有些醫務人員完成了階段性防疫工作後,持有效核酸陽性證明回小區,卻被居委會攔在門外,還有志願者和民生保障人員,也遇到類似問題。
這不是典型的前方人員在打仗,後方一幫豬隊友在拆台嗎?
我有三點想不通——
一是上海早已三令五申,為什麼到了基層又出現“一刀切”的層層加碼?這是懶政。
二是必須堅守法律的底線。居委會的規定怎麼能凌駕於《物權法》和《傳染病防治法》這些國家法律之上呢?
三是有的地方以“害怕感染”為由、以“老百姓反對”為由,推卸責任,這又是“謎之操作”。村委會、居委會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早已非常清楚。上海疫情壓力越大,我們越應該堅持底線!
B、5月8日《不搞簡單化、不搞一刀切》
現在上海的疫情防控,在“層層壓實責任”,但這並不意味著可以層層加碼。
上海的老百姓是最聽招呼的,最講規則的。這一仗打到現在,此時此刻,大家都要換位思考、都要將心比心,只要不是一刀切、只要不是簡單粗暴,我相信上海的老百姓是可以接受的。
C、6月5日《第二種病毒》
許多人遭受著“第二種病毒”。
我的一個朋友,雖然已痊癒,但到今天為止仍回不了自己的小區。居委會半是哀求、半是阻止,提醒他這裡“很多居民反對”。我的朋友心很軟,雖然無奈,也只能另找住處。好不容易擺脫了病毒,又被人當成病毒。
06 關注疫情裡的城市
生命不可能從謊言中開出燦爛的鮮花。
——海涅
上海城市的偉大,不是因為摩天大樓,而是因為長期積累的信用。契約精神,應該像一塊塊紅磚,砌築成上海真正的形象。
晏秋秋的視頻裡,留存著海納百川、追求卓越、開明睿智、大氣謙和的上海精神。
A、4月14日《不是謝麗娟》
今天上海朋友圈被一張照片刷屏了。照片中白髮蒼蒼的高齡志願者,有一個美麗的誤會,很多網友誤認為是86歲的上海市老副市長謝麗娟。
34年前,(230萬人食用了毛蚶,35萬人患病)上海應對甲肝的那場抗疫戰中,在謝麗娟副市長帶領下,最後成功戰勝疫情。
今天,在上海疫情的關鍵階段,上海人民又想起了當年的那場戰役、當年的功臣!
B、5月5日《契約精神》
契約精神的內涵是,我守契約你也要遵守契約,這構建了魔都城市的價值高度。
可惜的是過去兩個月中,疫情重壓下,我們這座城市的有些東西被打破了。比如說,封禁時間不斷加長;比如說,出門看病困難重重;再比如說,民生物資久盼不來。
這種種問題的背後,上海老百姓有了很多疑問:說了,為什麼沒有做到?
C、5月29日《平凡的人們,給我最深的感動》
上海人是這座城市最寶貴的財富、最珍貴的英雄,沒有市民的支持、配合,上海不可能打贏大上海保衛戰。
哪怕因種種原因,有些東西說到沒有做到,違背了上海人始終恪守的契約精神,但上海人也只是罵兩句,該遵守的還在遵守。面對“假陽性”、面對黑騎手、面對層層加碼……上海人忍到咬碎了牙,忍到扭曲了表情。上海能打贏保衛戰,靠的就是上海人的“善”和“忍”。
配图均由画家忻秉勇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