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和新加坡之間一直存在競爭,近期更因香港未全面通關等因素,坊間不斷冒出一些所謂「新加坡取代香港」的言論。
英國Z/Yen集團與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早前發表的全球金融中心指數,香港跌出全球三甲,原有位置被新加坡取代。
香港早前的全球金融中心指數(GFCI)排名跌至全球第四位,新加坡升至第三位,與美國紐約、英國倫敦並列全球三甲。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分析,香港仍然具有優勢,毋須妄自菲薄,例如金融業貢獻是新加坡的1.5倍,港股去年總成交也高出獅城20倍,香港憑着「一國兩制」的優勢,機遇仍然大於挑戰。
時事評論員蔡樹文指出,香港成為國際金融中心不是恩賜,而是香港特殊地理位置及政治地位,是香港無可替代的優勢所決定的。當然,我們不會盲目樂觀,遇到新加坡的競爭,正好刺激我們虛心查找問題,完善不足之處,提升競爭力。
香港得天獨厚,背靠祖國獲無限量支持,作為國家改革開放前沿陣地,憑藉大灣區發展及「一帶一路」建設賦予香港特有的角色,加上「一國兩制」之下香港實施普通法,成為中國與西方接軌的重要門戶,這些優勢新加坡不會有,也不可能取代,在可預見的未來,香港仍然是國際金融中心。
有立法會議員指出,新加坡稅率高於香港,經營成本也越來越高,形容「外國月光不一定特別圓」,但必須知己知彼,面對競爭者作出改善。有學者建議,搶企業、搶人才方面,本港要做好制度和政策,以提升競爭力。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昨發表網誌,列出多項經濟數據,展示香港較新加坡更有優勢。他指出,若細看內容,香港總得分實際上加了10分,升幅較排第一及第二位的紐約和倫敦更多,只是疫情限制本港對外往還,可能影響很多金融從業員對香港的總體印象,拖累評分及整體排名
陳茂波指出,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同時也是國家的國際金融中心,有着先行者及已發展市場「量與質」的優勢,展望未來有龐大機遇。香港 背靠祖國、聯通世界,是國際金融界分享中國發展紅利的 最好地方。中國經濟長期向好基本面不會改變,中國開放 的大門不會關閉,香港的綜合優勢沒有任何地方可以取代,港人沒有必要妄自菲薄。
但同時,香港也面對愈來愈 激烈的國際競爭,必須正視挑戰,尤其要打破常規、革故 鼎新,不斷穩固自身優勢,期待特首李家超發表的施政報告,給香港更加明確的方向,推動香港穩步復常,為經濟注入更大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