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這十年)知識產權助力中國發展四大方面“更加有力”

201906.jpg


中國國家智慧財產權局在北京舉行“知識產權這十年”專題新聞發佈會。 中新社記者孫自法攝

中國國家智慧財產權局10月9日在北京舉行“知識產權這十年”專題新聞發佈會,該局副局長胡文輝表示,這十年,知識產權推動中國多領域發展“更加有力”,主要包括助力優化營商環境、激勵創新創造、支撐經濟社會發展、服務對外開放等四個方面,同時, 中國知識產權事業發展基礎更加堅實。

他具體介紹說,知識產權助力優化營商環境更加有力方面,十年來,中國知識產權法律制度不斷完善,保護力度不斷增強,“放管服”(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改革不斷深入。 智慧財產權保護社會滿意度從2012年的63.69分提升至2021年的80.61分,進步巨大。 截至2022年9月,高價值發明專利審查週期壓減至13個月,發明專利平均審查週期壓減至16.5個月,商標註冊平均審查週期穩定在4個月,提前完成國務院“放管服”改革部署的審查週期壓減目標任務。 首批知識產權公共服務事項清單集中發佈,為市場主體享受便捷高效的知識產權服務提供了指引。

知識產權激勵創新創造更加有力方面,十年來,中國知識產權創造量質齊昇。 2012年至2021年,國家智慧財產權局累計授權發明專利395.3萬件,年均增長13.8%,累計注冊商標3556.3萬件,年均增長25.5%。 截至2022年9月,中國發明專利有效量為408.1萬件,其中國內(不含港澳臺)發明專利有效量315.4萬件,有效商標註冊4152.3萬件,累計準予地理標誌產品2495個,核准地理標誌作為集體商標、證明商標注册6992件,集成電路布圖設計累計發證5.9萬件。 在世界智慧財產權組織最新發佈的《全球創新指數報告》中,中國排名由2012年的第34比特上升到2022年的第11比特,連續10年穩步提升,位居中高收入經濟體之首。

知識產權支撐經濟社會發展更加有力方面,十年來,中國知識產權運用效益加速顯現。 2012年至2021年,累計評出中國專利金獎310項,獲獎專案新增銷售額超過2.5萬億元人民幣。 2022年全球最具價值品牌500强中,中國占84個,比2012年新增52個,總價值達1.6萬億美元。 截至2022年9月,地理標誌專用標誌使用市場主體達2萬家,地理標誌產品年直接產值超7000億元人民幣。

2012年至2021年,中國知識產權使用費進出口總額累計2.19萬億元人民幣,年均增長13.7%,其中出口年均增長31.2%,超過進口增速近20個百分點。 專利商標質押融資金額累計達1.3萬億元人民幣,年均增長27.2%。 知識產權有力支撐了創新型經濟、品牌經濟、區域特色經濟和開放型經濟發展。

在知識產權服務對外開放更加有力方面,十年來,中國知識產權國際合作持續深化,“朋友圈”不斷壯大:推動世界智慧財產權組織在中國設立辦事處,近距離為中國用戶提供國際體系相關服務; 推動第一個在中國簽署並以中國都市命名的《視聽錶演北京條約》正式生效,加入《工業品外觀設計國際注册海牙協定》和《馬拉喀什條約》,成為知識產權國際規則的堅定維護者、重要參與者和積極建設者; 簽署《中歐地理標志保護與合作協定》,推動實現中歐之間244個地理標誌產品的互認互保。 同時,持續深化“一帶一路”知識產權合作和金磚國家知識產權合作,深度參與中美歐日韓知識產權五局合作,不斷強化與東盟、非洲和拉美地區知識產權交流,穩步拓展專利審查高速路(PPH)合作,將知識產權助力脫貧攻堅與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相結合,支持开发中国家知識產權能力建設。

胡文輝指出,這十年,中國知識產權事業發展基礎更加堅實,包括知識產權管理體制機制加快完善、人才培養力度全面加强、文化環境持續改善,並推動全社會尊重和保護智慧財產權的意識明顯提昇。 2018年機構改革重新組建的國家智慧財產權局,實現專利、商標、原產地地理標誌、集成電路布圖設計的集中統一管理以及專利、商標的綜合執法,管理效能大幅提高,知識產權與品質管制、標準化、反壟斷、藥品監管等工作的協調性明顯增强。 知識產權人才隊伍規模達70餘萬人,取得專利代理師資格人數達6萬人。

胡文輝說,十年來,中國知識產權事業取得歷史性成就,成功走出一條中國特色知識產權發展之路,開啟了全面建設知識產權強國的新征程。 2021年,中國印發《知識產權强國建設綱要(2021—2035年)》和《“十四五”國家知識產權保護和運用規劃》,對未來知識產權事業發展作出重大頂層設計。 站在新的歷史起點,國家智慧財產權局將推動知識產權工作不斷邁上新臺階,推進知識產權強國建設不斷取得新突破。 (完)

   

國際日報緊密合作夥伴中新社供稿

  

12021-05-10 新 副本.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