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假期,“95後”韋嵐贏身著一襲朱紅色明製織金仿妝花十二章紋袞服圓領袍,與同伴參加一個在廣西南寧舉辦的動漫展,造型十分醒目。隨著“國潮”文化興起,在漫展這樣的舶來文化產物中,盤髮束髻、身著襦衫長裙的年輕人不時迎面走來。
韋嵐贏告訴記者,自己喜愛《秦時明月》等國產動漫作品,尤其嚮往相關作品中行俠仗義的角色形象。自2017年起“入坑”漢服,他利用業餘時間與“同好”聚會遊戲,展示漢服,試圖把傳統審美融入現代生活。
與韋嵐贏一樣,就讀網絡與傳媒專業的大二學生簡(化名)熱衷於漢服妝造。她在動漫節上參加“2023ChinaJoy洛裳華服·新秀大賽”預選賽,與40名身穿國風華服的選手一道,圍繞儀態、才藝、禮儀等方面同台競技,為觀眾呈現了一場具有中華傳統文化特色的視覺盛宴。
4月29日,參加漢服妝造比賽的選手。中新社記者王以照攝
“我在日常生活中也將漢服元素與現代服飾混搭,比如特別偏愛交領設計的上衣,或是將挂墜系在裙上。”簡表示,平常會通過社交平台上的視頻學習漢服妝造,參考模仿一些動漫遊戲裡的人物髮型等,並希望可以Cosplay(角色扮演)自己喜愛的國風手游中的形象。
中國“二次元”圈子(動畫、漫畫、遊戲亞文化圈)因日本、歐美動漫作品大量引入而興起,如今則開始出現許多國風元素。
南寧舉辦動漫節恰逢廣西慶祝傳統節日“三月三”,該動漫節主辦方負責人朱毅介紹,今年首次將漫展與漢服賽事相結合,加入更多傳統文化內容和民族元素。漫展現場推出刺繡、剪紙手工體驗,以壯族民間故事《百鳥衣》為背景的互動遊戲設置拋繡球、射箭、壯錦拼圖等打卡環節,吸引玩家排起長龍。當下流行的隨機舞蹈挑戰與壯族竹竿舞“混搭”,亦受到歡迎。
隨著中國消費者尤其是“Z世代”文化自信不斷增強,追逐“國潮”的社會審美時尚悄然興起。近年來,《大聖歸來》等國漫的熱映,讓傳統文化元素與動漫遊戲這一年輕人偏愛的領域相融合,為“國潮”新風尚增添活力。2023年伊始,由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嗶哩嗶哩聯合出品,根植於中國傳統美學、展示中式想像力的動畫短片集《中國奇譚》開播,在B站上的播放量已達2.6億次。
有觀察人士認為,當下的“考古熱”“博物館熱”“非遺熱”“詩詞熱”,皆是傳統文化復興的重要標識。在時尚產品領域,國產和海外品牌球鞋設計均出現中國傳統文化元素以吸引年輕人的目光,國貨彩妝品牌也獲得越來越多消費者認可。
專家稱,“Z世代”從小接觸互聯網,在中華民族復興和中國經濟騰飛的背景下成長起來,眼界開闊,對新生事物接受度更高,開始追尋審美表達上的豐富性。年輕人透過動漫遊戲等對傳統文化產生深度了解的興趣,也將反向推動“國潮”創新。(完)
國際日報緊密合作夥伴中新社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