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溆浦“雲端古村”的“不老”秘訣

【國際日報*亮點國際新媒體記者劉嬌懷化報導】

“現在大傢伙吃上了’旅遊飯’,年輕人返鄉創業的積極性也越來越高。”湖南懷化溆浦縣雁鵝界古村內,民宿老闆賀方禮向記者介紹,今年五一期間,他經營的民宿客房入住率達到90%,早在假期前兩週就已全部訂空。

7日,參加“行走中國-2023東盟國家主流媒體懷化行”採訪活動的東盟媒體記者走進溆浦,實地探訪瑤寨民俗,體驗非遺文化,解碼古村的“不老”秘訣。

雁鵝界古村是溆浦縣統溪河鎮內的一個自然村落,因昔日有大雁栖息而得名,素有“人間仙境”之稱。古村雖老,卻不顯衰退破敗。放眼望去,板凳龍、木偶戲、打鐵、彈棉花等非遺體驗遍地開花,前來觀光旅遊、體驗民俗的遊客絡繹不絕。不過,這裡曾因地處偏僻、交通閉塞而一度淪為“空心村”。

2014年,當地引入湖南雪峰山生態文化旅遊有限責任公司,通過挖掘非遺文化產品,開展文旅融合,在溆浦縣內大力發展高山台地休閒度假旅遊、花瑤民俗體驗旅遊等,使昔日寂靜無人的古村落,搖身一變成為遠近聞名的“打卡地”,還吸引了不少國外徒步愛好者前來參觀、體驗。

始建於清朝順治年間的青瓦木樓在雲間若隱若現,一條條青石岩板路連接起天井、碓坎、練兵場、油房等歷史遺跡,置身其中,好似走進陶淵明筆下的“世外桃源”。

沿小道一路上山,行至平台,雁鵝界古村的非遺文化集市豁然出現在眼前。侗錦、竹編類手工藝產品、半成品手工DIY禮包等非遺文創產品應有盡有。據了解,古村目前正著力打造非遺文化集市,助力非遺文化產業形成良性“造血”,帶動村民吃上“旅遊飯”。

作為屈原文化發祥地,溆浦縣非遺資源豐富,從讓人耳目一新的花瑤挑花,到叫人拍手叫絕的辰河目連戲,從婀娜多姿的蠶燈舞,到古老神秘的儺戲……2項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3項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27項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14項縣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構成了當地特有的文化韻味。

 

雁鵝界古村村民表演板凳龍。劉嬌攝

“非遺集市週末開張,當地住民可將自己閒時製作的工藝品拿去集市售賣,既能展示非遺產品,又能補貼家用。”湖南雪峰山生態文化旅遊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理夏喜衡說。

在離雁鵝界僅十分鐘車程的楓香瑤寨,採訪團一行剛下車,便被頭戴挑花帽、身著挑花筒裙的花瑤阿妹端酒攔下。

 

楓香瑤寨精彩戲曲表演。劉嬌攝

攔門酒是花瑤最為盛行和最有特色的一種迎賓方式。每逢盛大節日或賓客臨門,花瑤阿妹便載歌載舞、以酒攔門,來往遊客,聽了極富特色的民歌,嚐了自釀的米酒,才算是獲得了瑤寨“通行證”。

形似古色古香四合院的楓香瑤寨,上下建築面積達四千多平米,擁有六十餘間客房茶廳,若遇晴好天氣,瑤寨中間空地會燃起篝火,待夜幕降臨、華燈初亮,便為往來游客送上一場極富民族特色的篝火晚會。(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