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頂尖科學家雲集廣州南沙 探討大灣區科技創新的未來

【國際日報*亮點國際新媒體報導】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丁肇中、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邁克爾·萊維特、“共和國勳章”獲得者、中國工程院院士鐘南山鵬城實驗室主任、中國工程院院士高文……全球頂尖科學家、院士雲集廣州南沙,在為期4天的「大灣區科學論壇」探討大灣區科技創新的未來。思考人類科技發展的前沿問題,為創新灣區建設按下“加速鍵”。

本屆論壇以“智匯灣區 灣和世界”為主題。全方位展示大灣區科技創新的最新成果,面向未來,大灣區科學論壇將有力促進大灣區乃至全球科技交流與合作。5月23日隨著最後一場分論壇的結束正式落下帷幕。

2023大灣區科學論壇引全球關注

2023大灣區科學論壇由“一帶一路”國際科學組織聯盟發起,以科學技術部、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中國科學技術協會為指導單位,由廣東省人民政府主辦。

論壇採用“線上視頻+線下參會”形式,設置1場高規格全體大會及15場分論壇,旨在為全球頂尖科學家、青年科學家、行業專家、企業家等各界人士打造交流合作的高端平臺,同時推動展示粵港澳大灣區高水準科技自立自強成果。

21日,2023年大灣區科學論壇開幕式在廣州舉行,論壇開幕當天,上千架無人機點亮南沙夜空。

​全國政協副主席梁振英表示:粵港澳大灣區是國內外高端人才聚集地,大灣區各城市在科學和科技創新領域的融合,將釋放巨大的、其他城市群合作無可比擬的潛力。

澳門特區行政長官賀一誠表示:積極參與粵港澳大灣區科技創新走廊建設,強化重點產業協同發展,支持科技合作平臺建設,實現科技要素暢通流動,著力建設“中國-葡語系國家科技交流合作中心”,助力大灣區打造全球科技創新高地。

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李家超表示:香港具備國際化和深厚的科研基礎優勢,可以彙聚大灣區以及全球的創新資源。香港將與大灣區其他城市優勢互補,對接國家重大戰略需求,為把國家建設成為世界科技強國作出貢獻。

廣東省委副書記、省長王偉中表示:未來將加快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產業科技創新中心,努力使粵港澳大灣區成為新發展格局的戰略支點、高質量發展的示範地、中國式現代化的引領地。

15場分論壇 亮點紛呈

為期4天的活動,15場論壇聚焦人工智慧、納米科技、高能物理、生物醫藥與健康、資訊與通信、海洋科學、綠色雙碳等重要領域和課題,共同探索全球科技前沿。 

粵港澳科技創新發展分論壇

顏寧:探索打造“科研無憂”的新機制

5月20日,在2023大灣區科學論壇粵港澳科技創新發展分論壇上,深圳醫學科學院(籌)創始院長、深圳灣實驗室主任、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顏寧在演講中透露了她的新計畫和“小目標”。

顏寧表示,未來10年,深圳醫學科學院要有200個相對穩定的課題團隊,覆蓋8個主要的健康研究方向。深圳醫學科學院的目標就是培養下一代的醫學科學家,他們既懂臨床又懂科研,“上得了手術臺,也做得了實驗”。

不久前,深圳市政府設立了“深圳市醫學研究專項資金”,委託深圳醫學科學院管理,用於提升深圳市醫學研究能力。在顏寧看來,做科研,“大腦”最重要。要為人才打造一個寬鬆的環境,提供一個沒有後顧之憂的科研環境,使科學家的大腦產生出“從0到1”的創新。其中,以專項資金為指揮棒來打通“科”和“醫”,就是一個重要的舉措。

生物醫藥與健康分論壇

鐘南山:能覆蓋XBB變異株的疫苗很快面世

在2023大灣區科學論壇生物醫藥與健康分論壇上,共和國勳章獲得者、中國科學院院士鐘南山表示,能覆蓋XBB變異株的疫苗有2個已經初步被批准,很快能面世。

鐘南山指出,研發針對XBB變異株有更好保護能力的疫苗非常重要。目前已經有2種針對XBB的疫苗被初步批准,還有三四種很快能被批准。研究更加有效的疫苗,我們是能走在國際前面的。5月18日,世界衛生組織(WHO)諮詢小組對今年的新冠疫苗加強針更新作出建議,提出新的疫苗應主要針對目前占主導地位的變異株XBB。 

“眾裏尋她”女科學家分論壇

以“她智慧,點亮科技之光”為主題,旨在通過搭建女性科技工作者溝通對話的高端平臺,展示她們在新時代的新使命、新擔當、新作為,為大灣區的科技創新貢獻力量。

10多名優秀科技女性工作者,圍繞女性科研人員的發展狀況、心理健康和成長歷程、對未來女科學家的寄語等多個議題進行了深入的探討,通過交流對話進一步激發女性的科研興趣,推動營造更加公平、開放的科研環境,助力女性科研工作者更快、更好地成長與發展。

2013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邁克爾·萊維特:

大灣區科技創新發展最重要就是保持多樣性

​隨著ChatGPT的出現,人工智慧被帶入了一個全新的階段。如何迎接AI時代的全面到來,成為論壇上熱議的話題之一。

2013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邁克爾·萊維特(Michael Levitt)提出,現在人類已經站在一場新技術革命的邊緣,他也使用了ChatGPT,這個神奇的工具可以完美地將英文翻譯成中文,相比而言,蘋果公司的Siri就好像是一個2歲的小孩,而ChatGPT已經是一名大學生了。

邁克爾指出,大灣區的科技創新發展,重要經驗就是保持多樣性,廣州、深圳、香港這些城市,彼此之間有著很多的不同,同時又能夠保持開放而密切的互動,這將形成非常強大的競爭力。

美的創始人捐贈30億設立何享健科學基金

5月21日,在2023年大灣區科學論壇開幕式上,美的集團創始人何享健宣佈個人出資30億元,正式成立“何享健科學基金”。何享健通過視頻表示,此舉希望能夠幫助科研人員,也希望能通過這個舉動來影響社會。

何享健科學基金理事長方洪波現場發言時介紹,何享健科學基金以永續、獨立運營為宗旨,旨在獎勵對基礎研究有突破性貢獻的優秀科學家,推動原創性、前沿性的基礎研究和相關成果轉化,涵蓋資訊與人工智慧、醫療與健康、能源與氣候等重大學科領域。目前,科學基金已著手推進科學獎與科學資助計畫,科學獎規劃為年度獎項,科學資助計畫也將同步陸續推出。 

全球科學家呼籲加強合作應對共同挑戰

與此同時,本屆論壇吸引了全球各地近百位院士及各領域專家與會,他們在會上呼籲加強科技合作,應對人類面臨的共同挑戰。

1976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丁肇中表示,中國有世界一流的實驗物理學家。他們有想像力,有發展新技術及領導國際合作的能力和經驗,可以主持最前沿實驗物理,繼續為人類知識做出重要的貢獻。

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教授丹尼爾·科曼在演講中強調了國際合作對於應對氣候變化挑戰的重要性。他表示,綜合的解決方案以及社會和文化賦能,可以顯著加快深度脫碳以及社區和生態系統恢復的進程。

香港科技大學校長、中國科學院院士葉玉如以粵港澳大灣區在應對人口老齡化方面可以發揮的作用為主題做了演講。她表示,粵港澳大灣區是國家科技創新和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我們應該充分發揮大灣區的優勢,加強跨領域、跨地域以及跨體系的合作,集聚三地以及國際科技創新力量,共同推動老齡化研究與應對措施的發展,為國家有效應對人口老齡化的戰略需求貢獻力量。

 

人才培養成為國內外科學家關心重點方向

而在本屆論壇上,如何為科創活動開展和培養科創人才,成為與會國內外科學家關心的另一重大方向。

科研工作要與實際工作相結合

中國和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需要世界人才的參與,也將為世界人才提供更多機遇。俄羅斯自然科學院外籍院士、華大海洋研究院院長石瓊強調,要加強實用型人才培養,人才專案一定要實用化,將人才培養的方向應用與實際生活、實際工作結合起來,科研工作不能光是發表論文,也要與實際生產相關聯。

他指出,未來廣東應持續加大力度打造創新平臺載體,加強實用型人才培養,強化科技支撐,進一步推動科技創新體系與向海經濟深度融合,把海洋資源優勢轉化為現實生產力。

共同構建開放型創新生態

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主席萬鋼表示,希望大灣區積極宣導開放科學的理念,吸引全球科技人才,尊重科學發展的多樣性,開展多層次、寬領域、建設性的對話,共同構建開放型創新生態,增進科技開放合作融合創新。

總結

粵港澳大灣區是國內外高端人才聚集地,也是港澳和內地合辦大學的集中地,大灣區在科學和科技創新領域的融合,將釋放巨大的其他城市群合作無可比擬的潛力。

大灣區科學論壇已圓滿閉幕,但論壇的影響永不落幕,期待粵港澳大灣區深度合作發展,實現共用創新,建成灣區科創共同體共同推進全球科學事業的發展,共築人類美好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