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臨湘市十三村:醬香里飄出千年味


走進湖南省臨湘市羊樓司鎮十三村醬文化博覽園地下古醬窖,只見8000多個醬窖壇子整齊碼放兩側,近2000米長的窖洞四通八達,宛如一道逶迤蜿蜒的地下長城。沿著醇和芬芳的醬香味行至末端一石室,由陶藝大師雍起林親手所鑄的“鎮窖之寶”天下第一壇映入眼簾,其高逾兩米,與身後眾小壇一起,呈蔚然大觀。

9月11日,參加“行走中國·2023年海外華文媒體高層岳陽行”的12國華媒代表走進湖南臨湘,近距離了解千年古醬料的蛻變與新生,感受湖南舌尖上的“非遺”。

十三村醬菜歷史悠久,製作技藝獨特,最早可追溯至三國時期。相傳東吳大將黃蓋曾屯兵下雋縣地,以“村”為建制,設十三個村,將士們閒時務農,在村內開荒種地,以當地土著人所傳秘法,將蔬菜醃製後放入土壇、藏入窖中,經七七四十九天后取出,其色鮮味香,品之口舌生津,後流佈於以湖南臨湘為中心的湘鄂贛毗鄰地區。

2009年2月,臨湘十三村醬菜製作技藝經湖南省人民政府公佈確定為第二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成為當地價值極高的文化品牌。如今,十三村醬菜製作已實現傳統手工藝加機械化生產,產品種類也由最初的醃製菜品發展成為以香菇、龍蝦等為主打的醬料,遠銷中國各地與非洲十餘個國家。

離開地下古醬窖,入眼是爬滿青翠薜荔果藤的廠房牆壁,環顧四周,銀杏、香柚、柿子等樹木分佈有序,簷下百餘隻鳥籠間次排布,臨之如在世外桃源;工人在廠房內製作原味腐乳、香菇醬等醬菜,儼然一幅現代化“生態工廠”新圖景。

“不僅工廠生態,十三村的發酵工藝同樣原生態。”全國道德模範、湖南省十三村食品有限公司總經理李國武介紹,儘管通過科技手段可縮短髮酵時間、爭取更大經濟效益,但十三村依舊保留了人工熬製醬料與自然發酵的環節,醬菜從裝壇發酵到裝罐售賣,至少需經半年以上的時間洗禮。

“產品品質是品牌形象之基。”在李國武眼中,十三村醬菜不僅是道美食,更是文化象徵。因而,增進民眾對醬菜背後故事的了解、使消費者心甘情願地為舌尖上的“非遺”買單,就顯得格外重要。

為此,十三村走上了生態文旅發展之路,把醬菜製作生產場景、工藝流程、廠區人文等工業景觀變為旅游資源,使十三村非遺工坊不再是單一的食品加工廠,更是岳陽市首個集三國文化、農耕文化、醬文化、道德文化於一體的3A級景區工廠。

“我們做文旅結合,最重要的是將文化做透,讓遊客能在第一時間內感受到非遺文化、農耕文化與生態文化的魅力,讓十三村品牌越做越響。”李國武說。

十三村還以“傳幫帶”的形式培養了1名岳陽市級傳承人、2名臨湘市級傳承人、15名一般性傳承人與20餘名高級製醬師,為十三村的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內生動力。

“以往醬菜以咸口為主,並不受年輕人青睞。”為扭轉年輕人對醬菜的刻板印象,十三村醬菜製作技藝第四代傳承人黃小霞積極求變,在保留醬菜傳統風味的同時,加入了更多物料元素,使“萬物皆可醬”成為現實,研製生產出諸如龍蝦醬、鮑魚醬等一批受年輕人喜愛的醬菜。

恰逢開壇,十三村內醬香滿盈,引得遊人不住張望。據了解,依托醬菜製作技藝,十三村工坊景區有效帶動了當地民宿、餐飲、農副產品銷售蓬勃發展,讓近2萬人吃上旅遊飯,為當地村民增加收入近200萬元,形成了社會增效、農民增收、集鎮增景的良好態勢。這份獨特的醬菜製作技藝橫跨千年,一如滋養著三國將士那般,養育著當地一方百姓。

國際日報合作夥伴中新社湖南分社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