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全力建设全球研发中心城市 深度链接全球创新资源

中新网长沙9月16日电 (记者 白祖偕 傅煜)实现高质量发展与中国式现代化,科技创新是题中应有之义。拥有全球第三大工程机械产业集群、享有“中国工程机械之都”“智能制造之城”等美誉的湖南省会长沙,正致力打造全球研发中心城市,力争在新一轮区域竞争中抢占先机,塑造发展新优势。

“双向奔赴”背后的长沙底气

在2023互联网岳麓峰会开幕式上,湖南省委书记沈晓明宣布,湖南正谋划将长沙打造成为全球研发中心城市。今年8月,《中共长沙市委长沙市人民政府关于全力建设全球研发中心城市奋力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高地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和《长沙市全力建设全球研发中心城市的若干政策》(以下简称《若干政策》)正式发布,亮出长沙奔跑新征程的“路线图”和“时间表”。

2023年长沙市全力建设全球研发中心城市首开式现场。长沙市科技局供图

科技创新作为城市发展的“制胜法宝”,相较北上广深等科创实力雄厚的城市,长沙建设全球研发中心城市有何优势?底气在哪?

作为中国重要的制造业基地,长沙工程机械、汽车及零部件、新材料、电子信息等七大千亿级制造业产业集群蜚声海内外,成为创新发展的主阵地。与此同时,超级杂交稻、超级计算机、炭/炭复合新材料等一批世界级科研成果,“天河”系列超级计算机、全球最长臂架泵车、“京华号”盾构机等一批“国之重器”在此密集诞生。长沙已形成梯度分明、目标明确、衔接紧密的技术攻关体系,近年突破关键核心技术323项,其中领跑全球的技术(产品)24项,产业链自主可控技术(产品)40项。

產業實力與研發能力“雙向奔赴”的背後,是澎湃不息的創新活水。在長沙,國防科技大學、中南大學、湖南大學等58所高等院校,中電四十八所等99家獨立科研機構,成為驅動產業躍升的“創新之源”;藏身於這座城市的2300多家各類創新平台,成為科技創新的強大引擎。

實驗室是科技創新的重要平台。而今,瞄準世界一流的岳麓山實驗室、湘江實驗室、芙蓉實驗室、岳麓山工業創新中心(實驗室)四大平台,種業、製造業、先進計算與人工智能、精準醫學領域的戰略科技力量正加快培育,將為長沙建設全球研發中心城市提供重要支撐。其中,湘江實驗室首批已入駐19個院士專家團隊,佈局了50個科研攻關項目;岳麓山實驗室已在水稻、油菜、生豬等多領域取得一批領先全國乃至世界的重大科學技術成果。

數據顯示,2022年長沙常住人口增量高達18.13萬人,居全國之首。“全國主要大城市最低房價收入比”“全國名列前茅的基礎教育、醫療水平”等成為許多年輕人留下的理由。在長沙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局長郭四軍看來,除了較好的產業基礎,房價低、教育優、配套好等均是長沙加快建設全球研發中心城市的優勢所在。

七大工程助力“無縫鏈接”全球資源

對於“全球研發中心城市”這個全新命題,被賦予更高層次期待的長沙將如何“作答”?


三一長沙產業園18號廠房泵車生產線。楊華峰攝

最新出台的《實施意見》和《若干政策》目標明確、路徑清晰,著眼“功能佈局基於全球、研發任務源自全球、研發資源來自全球、研發成果用於全球”,提出將重點實施研發企業(中心)集聚、戰略平台支撐、創新能級提升、產業集群賦能、成果轉化增效等“七大工程”,以及20條“真金白銀”的配套政策措施。

“創新不是’獨角戲’,而是’大合唱’。”長沙市商務局局長鄭平表示,長沙將以更加開放的胸懷、寬闊的視野和務實的舉措,全方位、多領域、深層次地鏈接全球創新資源,以更高水平的開放融通,加快推進全球研發中心城市建設。

在鏈接全球研發項目方面,對於世界500強企業研發中心在長落地,長沙將按“一事一議”給予最高10億元支持,並按每年研發投入增量部分的10%給予最高1000萬元支持;對於新建外資研發中心和保稅研發中心,按投資的10%分別給予最高500萬元、200萬元支持,並按每年研發投入增量部分的10%給予最高200萬元支持等。

與此同時,長沙將從加大引進高端海外人才力度、持續完善服務保障體係等方面廣泛鏈接國際人才資源。如對諾貝爾獎、圖靈獎、菲爾茲獎獲得者和院士等一流創新人才和團隊,最高給予1億元綜合資助。大力引進境內外高端教育、醫療資源,加快推進海歸小鎮、外國人來華“一站式”服務中心建設等,營造海外人才近悅遠來的引才環境;通過積極引進國際高端智庫、先進檢驗檢測平台、技術研發平台、成果轉化交易機構來長設立分支機構,每年給予經費支持等,深度鏈接世界創新生態。

鄭平透露,下階段將聚焦生物醫藥、新能源材料、電子信息等重點領域和關鍵技術,吸引外商在長依法投資設立研發中心、開放創新平台等,支持其吸引國際化人才和資源,開展技術開發、產品研發等活動。同時,對目前已有的外資企業加強走訪,做到以存量拓增量,支持在長外資企業加大研發投入、擴能升級,吸引國際化人才和資源。

營商“軟”環境賦能科創“硬”實力

全球新能源巨頭巴斯夫將鋰電材料亞洲研發總部、正極材料中國區行政總部設立在長沙;索恩格、萬興科技等在長沙建設全球研發中心;舍弗勒在長沙設立大中華區第二研發中心;松井新材料、湘北威爾曼、威勝集團、維勝科技、廣汽三菱、博世汽車等在長沙成立外資研發中心……而今,大批研發中心在長沙相繼落地已然成勢。


全球首台可變徑斜井岩石隧道掘進機“天嶽號”在鐵建重工長沙第一產業園下線。黃星霖攝

“長沙速度”“環境優越”,這是許多落戶長沙的企業代表和高端人才口中的高頻詞。索恩格汽車部件(中國)有限公司總裁孫國忠坦言,索恩格之所以選擇深耕長沙,不僅是看中了長沙快捷的交通路網、蓬勃的經濟增長潛力、優質的教育資源和豐富的人才儲備,也源於各級政府針對戰略產業、科技創新等方面的精準施策。

去年底,投資超過2.5億元的萬興創意科技大廈投入運營,公司全球運營總部暨創意軟件全球研發中心正式落戶。長沙萬興科技董事長吳太兵表示,長沙互聯網發展的良好氛圍和支持政策,是他下定決心開啟“拓長沙、謀全球”戰略佈局的根本原因。

一句句真誠的評價,折射出長沙持續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的努力與成效。“把最好的地塊留給科研機構,最好的風景留給科研人員。”長沙的決策層多次在公開場合作出類似“硬核”承諾,以最優環境、最大誠意招引和對待人才。

發展環境只有更好,沒有最好。繼入圍“中國十佳外商投資最滿意城市”,連續三年獲評“外籍人才眼中最具吸引力的中國城市之最具潛力城市”後,今年,長沙又收穫“2023高質量發展營商環境最佳城市”的殊榮。不斷優化的營商“軟”環境,正為長沙的科創“硬”實力持續賦能。

“力爭到2025年,長沙各類創新平台達到2600家,整體創新能力邁入國家創新型城市前列,全球研發中心城市框架基本形成;到2030年,成為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全球研發中心城市初步建成。”隨著建設全球研發中心城市的號角吹響,一江兩岸創新潮湧的長沙正朝著這一目標闊步前行,用實幹與革新匯聚起高質量發展的磅礴力量。(完)

國際日報合作夥伴中新社湖南分社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