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莫高窟位於敦煌鳴沙山東麓,共有大大小小735個洞窟。(敦煌研究院供圖)
八十年代,邵逸夫捐贈敦煌1000萬元,用以為石窟安裝保護門。(點新聞記者蘇婷攝)
2010年,「香港敦煌之友」在香港成立。(點新聞資料圖片)
左起:紀文鳳、李美賢、李焯芬、蔡素玉。(點新聞記者任青攝)
邊磊認為,心中有敦煌,心心念念保護、研究和弘揚敦煌的,都是敦煌人。(點新聞記者任青攝)
甘肅省博物館副館長班睿介紹,數字化是用另一種方式保存文物。(點新聞記者任青攝)
數字化洞窟,再現敦煌風采。(點新聞記者翻攝自複製洞窟)
邊磊(左四)正在培訓香港學生講解莫高窟。(網絡圖片)
莫高窟112窟觀無量壽經變之反彈琵琶樂舞。(敦煌研究院官網)
由「香港敦煌之友」支持的敦煌研究院「一院六地」講解員培訓班。(受訪者提供)
上海外國語大學WAI研究員、「香港敦煌之友」會員、「絲路之友」會員邵學成。(點新聞記者任青攝)
阿富汗巴米揚大佛被毀前後對比。(網絡圖片)
2018年,敦煌研究院考察阿富汗巴米揚。(受訪者提供)
阿富汗巴米揚,邵學成等正在為石窟安裝保護門。(受訪者提供)
邵學成(右)在巴基斯坦犍陀羅保育當地文化遺產。(受訪者提供)
敦煌石窟中不少彩塑的造像技藝融合了巴基斯坦犍陀羅及希臘風格。(敦煌研究院供圖)
巴基斯坦訪問學者Nasim khan(納西姆)給予「絲路之友」極高評價。(點新聞記者任青攝)
熱愛中國傳統文化的人聚在一起,傳揚傳承中華文明。(受訪者供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