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爱国华侨林文镜先生于7月2日下午与世长辞,享年90岁。
朱镕基曾说:“福清没有你,到不了这个份上。”这个“你”指的是印尼华商林文镜。
远赴印尼 创造巨富
林文镜7 岁时随着母亲离开家乡赴南洋与父亲一家人团聚。不料17 岁时父亲去世,为了生计。林文镜从跑单帮开始,他凭借强壮的体魄和顽强拼搏的精神在商海中搏击。
1960年代末,其与父亲的一位朋友合作经营的企业已是印尼首屈一指的大型财团,这个财团就是名震南洋的林氏财团。拥有全亚洲最大的水泥厂、全世界最大的面粉厂以及专用的码头和矿山。林文镜跟李嘉诚一样大,当时的名声一度超于李嘉诚,成为名震东南亚的超级富豪。
奋不顾身 只为家乡
林文镜与林绍良两人不仅仅是同乡,还是多年的好友。林文镜同林绍良于1985年回到中国福清探亲,当时的福建省福清县是非常落后的,福清缺淡水,地贫,风大,仅仅依靠农业支撑,而工业等工程又因为基础设施薄弱而举步维艰。
正是这一次的行为,林文镜将帮助家乡脱贫致富当作自己这一辈子最神圣的事业,造就了福清市。林文镜被当地人誉为一个人造福了一座城。此后林文镜决定回报祖国,以带动家乡当地的经济发展。林文镜曾经说过,第一次创业是为了养家,第二次创业是为了家乡的建设。
第二次为家乡创业,当时的林文镜已经是一个巨富,本可以享受一切的优越生活条件,但是他毅然放弃这一切回到贫穷的家乡,与乡亲们一起艰苦奋斗。也是因为一度为了家乡的建设,林氏庞大的海外产业就将因其无暇打理而萎缩甚至败落。
1987年,经过两年多的考察,林文镜规划兴建工业园区,主动挑起担子的林文镜,迫不及待地要把自己的构想变成现实。于是为了吸引台商将产业转移过来,当时很多人认为他疯了,把自己的身家性命拿出来跟大家一起赌,而且赌输了,他倾家荡产,其他人洒洒水走人。赌赢了,则有钱大家一起赚。
有了名震南洋的林文镜的担保,让不少本来保持观望的人选择了林文镜,也选择了福清。于是1990年底,冠捷电子终于成立起来。投产时只有2000多万美元,但运转起来时已经接近1亿美元。而这些投资里,相当一部分都是林文镜“垫资”和“入股”的。第一次让这一个贫穷的福清小城开始成为一些企业家眼中可以投资兴业发大财的选项。
5年的时间,福清市的工业总产值突破5亿美元,林文镜实现了1987年许下的“天方夜谭”。如今看起来确实是想成功要先发疯,马云当年也是如此。这一切进一步激发了林文镜的雄心壮志,让他给自己定下“第二个五年计划”——推动福清实现工业总产值50亿美元。
随着改革开放,各沿海城市都在搞招商引资,福清先前的投资优势已经没有那么诱人了。为了解决这一切问题,林文镜首先想到了就是解决最核心也最急迫的物流问题。
作为林文镜,大佬的魄力,要么不干,要么做最好。于是他要建自己的港口,他说为今日计,为子孙计,福清都应该立足优势建立自己的港口,才能屹立不倒。不到一年时间,林文镜就建成了福清历史上第一座港口——下垄港。这样一来,不仅稳住了投资商,而且也增强了他们继续投资福清的信心。不久之后,林文镜又投建了福清历史上第一座万吨级码头——元洪港。
而今天,这个当年经济实力最为落后的小县,已经跃升到福建省的第2位,年工业产值突破700多亿元人民币。2005年福清正式撤县建市。
自己的家乡富起来了,但林文镜的操心并没有结束,只因为祖国还有很多地方仍处于比较落后。于是2001年起,他开始尝试带领福清新侨组团到外省各地投资,投资项目多达400多个,投资金额超过100亿美元。
不忘公益,服务社会
2012年印尼首富林绍良去世之后,林文镜就成为了福建的首富。2012年12月林文镜更因为多年在中国坚持慈善义举,捐赠总额超过8亿人民币,获得了中国房地产企业家“仁爱奖”。
目前,他基金会旗下的“桑梓计划”中“大地之子”项目、行业支持领域的“榕树伙伴”项目、及“城市理想社区支持计划”均已启动,造福了整个福州福清地区乃至整个福建省。
这位从17岁就开始跑单,到成为东南亚的富豪,接着不顾一切放弃优越条件,带着巨额财富从海外回到贫瘠故土,凭借自己的过人智慧和力量和对家乡的满腔赤诚,几十年如一日鞠躬尽瘁于家乡的发展与崛起,林文镜最终不但造福了家乡,也成就了自己。
林老,一路走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