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华媒探访改革发源地—-小岗村 小岗村、红手印、与沈浩之间的故事

海外华媒探访改革发源地—-小岗村

小岗村、红手印、与沈浩之间的故事

[国际日报讯](记者善华小岗村报道)由中国侨联主办、安徽省侨联承办的“2018海外华文媒体安徽行”采风活动走进安徽凤阳,来自十三个国家和地区的近三十家海外华文媒体记者实地走访了曾经在小岗村担任第一书记的沈浩纪念馆、大包干纪念馆,以及观看了“亲情中华”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展演(小岗村大包干纪念馆前广场),藉此机会,海外华文媒体采风团用镜头和笔触记录下改革开放四十年来,小岗村、红手印、沈浩之间的小岗村故事。

海外华文媒体一行来到沈浩纪念馆,倾听了一名共产党员、村干部殚精竭虑为人民的感人故事,体悟到一名基层党员干部忠实践行对党、对人民的庄严承诺,感受到三份“请愿书”上那几百个红手印的真诚与滚烫……

 小岗村村民摁满红手印的请愿书

2009年11月6日凌晨,一个极其平常的日子,一名普通的村干部悄然离世。得知这位名叫沈浩的安徽省滁州市凤阳县小岗村党委第一书记去世的消息,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在批示中,对沈浩的去世表示沉痛悼念,对沈浩的亲属和小岗村村民表示亲切慰问。一名最基层的农村干部,为什么得到总书记如此的关注?改革开放四十年中,沈浩又给这个改革发源地带来了怎样的改革精神?

“两任村官沥血呕心带领一方求发展,六载离家鞠躬尽瘁引导万民奔小康”, 这幅挽联将沈浩六年的呕心沥血定个在小岗,深深刻画出他四十五岁最后六年的璀璨人生。

2004年,作为安徽省第二批选派农村任职干部到到凤阳县小溪河镇党委副书记、小岗村党支部第一书记、村委会主任。沈浩为小岗村修建公路,引进资源,集中土地。为党的事业,为“三农”做出了重大贡献。获得全国农村基层干部“十大新闻人物”、安徽省第二批选派干部标兵、全国百名优秀村官、感动中国2009年度人物、全国敬业奉献模范等荣誉。

四十五年,坦荡的一个君子,从高中的日记,到人生最后的记述, 一个省财政厅的选派干部,一个小岗村的党委书记;一个爱家的丈夫,一个爱女儿的父亲;一个深爱老母亲的孝子,一个执政为民不徇私情的老儿子。

沈浩是第三届全国道德模范,一个复杂而纯粹的人。红手印,小岗村人用最神圣的方式表达了最朴素最诚挚最热切的心愿。 小岗村的第二次红手印,是为了留住一位基层党员干部。沈浩去世后,村民们再一次按下红手印,把他的骨灰留在村里。 就这样,饱含深情的三次红手印,永远的留住了沈书记。

2009年11月6日,沈浩因过度疲劳而导致心脏病突发逝世于小岗村临时租住的房子内。

这是2008年9月30日,胡錦涛总书记视察小岗村时,沈浩同志穿过的衬衫。

沈书记焕发了小岗村的改革“第二春”

跟随着沈浩纪念馆讲解员的讲解,大家的思绪回到了14年前,那时的小岗村,温饱是没问题的,但想致富却很难。2003年,全村人均纯收入只有2300元,“起了个大早”的小岗村,却在经济发展的路上“赶了个晚集”,始终没有大变样。

直到2004年2月,小岗村迎来了沈浩,也开启了小岗的第二次改革,沈浩当时作为选派干部从安徽省财政厅来到小岗村担任第一书记,任期三年。

当时的小岗村可以说是 “偏、穷、乱、散”,沈浩一进村,就扎进村民中间,先用30多天时间把全村108户跑了个遍,当时和他搭班子的是 “大包干”18位带头人之一的关友江。

沈书记的到来,焕发了小岗村的改革第二春。“要想富先修路”,这是村庄脱贫致富必备的条件。于是修路就成为了时任第一书记的沈浩履职小岗村干的第一件事情。

2005年之前,一条京沪铁路,阻碍了小岗村与外界的联通,要想走上村外的省道307线,去到凤阳县城,都得绕道二十多公里,当时沈浩下定决心要打通这条路,而打通这条路就要在京沪铁路上建一座高架桥。这在当时的村民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当时不仅小岗村的村民不敢想,地方有些政府领导都不敢说,最后就他找到铁道部,最后竟然就批了。

小岗村快速通道正式通车后,进出村比原先缩短了20多公里路程,让小岗村进入了发展的“快车道”。通路之后,沈浩带领村民制订了“三步走”战略:引进工业、发展现代农业和旅游业。

2006年,沈浩开会动员村民流转一部分土地进行整理,提高土地利用率。关友江记得,当时村民们以为要收回土地,疑虑重重。于是以关友江为代表的当年“大包干”带头人和村干部,率先把自己的土地流转了出去,打消了村民的顾虑。

不仅如此,小岗村还成立高效农业产销合作社,同时发展旅游业、教育培训业,招商引资搞工业,使村民的收入逐年提高,实实在在的增收也改变了大家当初对沈浩的看法。

沈浩在小岗村六年的时间,两次挂职期满,但沈浩都被小岗村村民摁满红手印的请愿书留了下来。就在小岗人期盼他继续带领大家谋改革、谋发展的时候,不幸发生了,2009年,沈浩积劳成疾突发心脏病,倒在这片深爱的土地上,小岗人又一次按下红手印,将他永远留在了小岗。

回顾1978年,安徽省滁州市凤阳县小岗村18户村民按下红手印,一份大包干的“生死契约”,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的一声春雷。

享誉全国的红手印,一份大包干的“生死契约”

历史并不遥远,人们记忆犹新。当年,18个农民挤在一起,召开一个关系全队命运的秘密会议,主题是研究分田单干。大家的话匣子一下子被打开,队长严俊昌“最后拍板”:“我们定下两条规定;第一,我们分田到户,瞒上不瞒下,不准向任何人透露;第二,上交公粮的时候,该交国家的交国家,该交集体的交集体,剩下的归自己,任何人不准装孬。”随后,副队长严宏昌执笔,写下了全国第一份包干合同书,大家争先恐后用食指蘸上鲜红的印泥在自己的名字上重重地按下指印。他们连夜抓阄分牲畜、农具,又迅速丈量土地,艰难地迈出了分田到户的第一步。

1979年10月,秋高气爽。打谷场上一片金黄,算盘珠被人们拨得“噼噼啪啪”作响,检验小岗包干到户成果的时候到了。数字出来了,粮食总产量66吨,相当于全队1966年至1970年5年粮食产量的总和。年年“吃粮靠返销,花钱靠救济,生产靠贷款”的小岗,第一次向国家交足了公粮。

实践给小岗的包干作出了响亮的回答。1980年1月,万里到小岗视察,挨家挨户逐个查清,对小岗的创举给了高度的评价,肯定了包干到户是“马克思主义”,并承诺:“今后,哪个再说你们是搞资本主义,这场官司交给我,我替你们打。”

万里首先在安徽支持责任制促进了农业的发展,“要吃米,找万里”的佳话不胫而走。几乎是与此同时,四川省也大力支持责任制,制定了“四川十二条”,允许和鼓励社员经营少量自留地和家庭副业,四川的农业也迅速恢复和发展。

40年前,安徽凤阳小岗村村民为了填饱肚子,第一次按下了“包产到户”的生死契约,而后在二十一世纪初,又为挽留一位改革路上的带头人三次按下了红手印,让这片土地迸发出一个时代的传奇。大包干改革40年,安徽小岗村村民收入翻了823倍

1978年大包干带头人在40年后接受记者采访

从当年18位“大包干”带头人到今天小岗新18位致富带头人,两个“18”不仅是历史的巧合,更是改革精神的传承与接力。

今天,国家博物馆中川流不息的参观人群,常常驻足在一个编号为GB54563的陈列物前。它就是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18位长年累月在土里刨食却不得温饱的庄稼汉,甘冒坐牢杀头的危险,于1978年11月24日所立下的惊天动地的保证书,所签的18个名字上,都按有鲜红的指印。这份已成为历史文物的保证书,承载着新时期农村改革的风云之变幻。

四十年风雨历程,如今的小岗村也搭上了经济发展的高铁列车,“互联网+”在这里正在为小岗村未来发展谋划新的蓝图。通过改革开放40年来的发展,小岗村与全省、全国同进步,老百姓的日子越来越好,但是,接下来小岗村还要继续往前走,不断深化改革开放,老百姓才能拥有更加美好的生活。

华文媒体安徽采风行特别报道组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