涠洲岛的神秘美、动态美、残缺美 集甜岛、香岛、美岛、仙岛于一身

涠洲岛的神秘美、动态美、残缺美

集甜岛、香岛、美岛、仙岛于一身

作为我国最大和最年轻的火山岛,岛上独特的火山景观、海蚀景观、植被景观和人文景观所表现出的神秘美、动态美、残缺美在中国甚至世界上都是罕见,涠洲岛于2005年被《中国国家地理杂志》评选为中国最美丽的海岛排名第二(第一名是西沙群岛的永兴岛,但是遥不可及),所以涠洲岛被誉为中国最美丽的火山岛。

想要知道涠洲岛美在哪?每个人都可以通过眼、耳、鼻、口去发现美感受美。涠洲岛的美可以用一句话概括“渔香渔浓鱼多多、海风海情海蓝蓝”,这就是我们所说的“三绝”、“五宝”、“九景”。

涠洲岛三绝指的是香蕉猪、珊瑚路、男女都是顶梁柱。

什么叫香蕉猪?香蕉是涠洲岛的特产,得天独厚的气候资源和四面环海的无工业污染的绿色环境,使其成为国内外的果中之珍品。2009年1月30日中央政治局常委、中纪委书记贺国强同志到涠洲岛视察时,对涠洲岛香蕉赞叹不已。香蕉猪指的就是涠洲岛的猪是用无污染的营养好的香蕉喂养大的,据说这种猪肉比一般的猪肉都香,所以说涠洲岛的猪肉美味是一绝。

什么叫珊瑚路?我们平时在市场上看到白色的珊瑚,那是死去的珊瑚钙化而成的珊瑚礁石。当珊瑚虫死亡之后,其骨骼遗骸积聚起来,其后代又在遗骸上繁殖,它们就这样代代相传,形成了巨大的珊瑚礁和珊瑚岛。以前由于交通不便,水泥、石块很难运上岛等原因,当地居民就地取材,拿珊瑚直接铺路和建造房子,形成非常有特色的涠洲岛第二绝。当然了,为了保护宝贵的珊瑚资源现在已经禁止采伐珊瑚礁了。

什么叫男女都是顶梁柱?很多游客觉得男女都是顶梁柱非常正常啊,为什么会成为一绝呢?大家有所不知,由于客家人属于一个不断迁徙的族群,为了保证在新的地区能够立足,所以对男丁有着非常强烈的需求,这就是为什么客家人比汉族其他族群有更强烈的重男轻女的思想。但在以客家人为主体的涠洲岛基本没有这种重男轻女的观念,而是奉行男女平等的理念,有时女性比男的更宝贵,这又是为什么呢?由于古人抗击大自然破坏的能力有限,男女都是生产力;另外男壮丁出海打鱼时间少则一个星期,多则一个月,照顾家庭的重担就自然落在妇女身上;第三就是改革开放以前,贫困造成很多年轻姑娘都远嫁北海,于是就非常容易造成男多女少的状况,用一句非常具有科学含量的话说就是:性别比例失调。所以涠洲岛妇女的地位想不高都难啦,这个客家群体绝对是贯彻国家男女平等政策的模范。虽然没有摩挲族的走婚制,但这种以女性为主的生活劳作模式,说得夸张点,我觉得涠洲岛已具有某些母氏社会的特征。

涠洲岛五宝指的是菠萝蜜、珊瑚、沙滩、海鲜和火山石。

岛上盛产香蕉、菠萝蜜、杨桃等水果,其中以菠萝蜜为主要特色,种植已有百年的历史。菠萝蜜也叫木菠萝,果实大若冬瓜,成熟于夏秋季节,主要品种有干、干湿和湿苞(又称油苞)菠萝等。菠萝蜜的浓香可谓一绝,吃完后不仅口齿留芳,手上香味更是洗之不尽,余香久久不退,连嘴馋的小孩子都知道,偷吃了菠萝蜜,是瞒不过大人的。为此,菠萝蜜又有一个好听的名字——“齿留香”。无怪南宋范仲淹的裔孙,中兴宰相、著名诗人范成大任桂管监察使时,在其著名的《桂海虞衡志》中对菠萝蜜的功效大为赞叹。如果说椰子是水果里最大的种子,那菠萝蜜该是最大的果实了。涠洲菠萝蜜,特别是干苞菠萝以肉质芳香、清甜脆嫩而闻名,深受人们青睐。

珊瑚,到涠洲岛一定要看珊瑚。涠洲岛周边是珊瑚礁的主要聚集区,五彩的珊瑚礁品种繁多,色彩艳丽,甚至比一些著名的热带潜水胜地还要丰富。比如我们的万花筒珊瑚,其花团锦簇的美丽令人遐想翩翩,特别是很多都是一个世纪以上的老珊瑚,更是光艳照人,这种珊瑚是本土珊瑚的代表,主要分布在北海涠洲岛。在涠洲岛,旅游者背上水肺在潜水教练的带领下,不仅可以非常容易看到生动鲜艳的珊瑚礁,还能看到斑斓的热带鱼群,特别是6~7月禁渔期,这两个月来会看到更多的鱼。

沙滩,指的是涠洲岛不但气候宜人,而且沙石细白柔软、坡度缓,景色迷人,气候温暖湿润,富含负氧离子的空气清新宜人,具备人类向往的“三S (海水sea 、阳光sun、沙滩sand)”的旅游资源,是沙滩球类、戏水冲浪的好地方,主要分布在北港、石螺口、滴水丹屏和南湾等。淳朴的民风、阳光、沙滩、仙人掌,还有一位老船长,这就是我们心目中“外婆的澎湖湾”,在这里或许你会找到失去多年的童年梦想。

海鲜,由于涠洲岛气候温暖,无工业污染,水质达一类海水标准,十分适宜各类海洋生物生长,出产的海产品都是原生态的,味道鲜美,是北部湾重要的海产品集散地之一。海味干货更是理想的居家礼品,离开时可以带上一些鱿鱼干或者其他鱼干等作为礼物。

火山石,涠洲岛被认为是集中国最典型的火山机构(火山口)、中国最丰富的火山景观、中国保存最完整的多期火山活动于一体的火山岛,岛上的古火山景观具有千姿百态、景色壮观、风光奇异的特点。在涠洲岛一定要看火山石!涠洲岛火山口雄浑沧桑的火山遗迹和瑰丽多姿的海蚀岩记忆了数百万年前火山喷发的壮观时刻。

涠洲岛九景指的是火山奇观、海角之恋、斜阳风光、滴水丹屏、海天夕阳、五彩滩、龟豕拱碧、天主教堂、三婆庙。

火山奇观,由于涠洲岛的火山地貌属于典型的第四纪海岸景观,我先简单的给大家介绍一下什么叫第四纪海岸景观?地球历史的最新阶段,这一时期形成的地层称第四系。从第四纪开始,全球气候出现了明显的冰期和间冰期交替的模式,生物界的面貌已很接近于现代,哺乳动物进化在此阶段最为明显,而人类的出现与进化则更是第四纪最重要的事件之一。

涠洲岛火山以鳄鱼山景区为典型,火山地质足迹以火山景观、海岸景观、古地震遗迹景观、古海洋风暴遗迹景观为特色,完整地保存了第四纪古地震、古海洋风暴灾害的震积岩、风暴岩和丰富的海蚀、海积地貌,它们能在25平方公里的岛上共存实属罕见,简直就是一幅上帝展现给人类的杰作。

海角之恋,天之涯、海之角,指的是天与海的尽头。但大家知不知道海南的三亚只是天之涯,而海之角另有所指呢?据考证,汉代时期的孟尝任合浦太守期间,施政廉洁,后人为了纪念他,特在北海所管辖的合浦县建一亭。《海角亭碑记》中记载:“郡故有亭曰海角,盖因其地处南海之角,故名”。当初此亭所处位置面临大海,可听潮汐涛声,可看百舸争流。历朝的重建、修建、移迁,才移至现北海合浦廉州中学的校内。但因此亭的建造,后人便将建亭所在的一带称之为海角,有清光绪年间陈司爟在亭内书写的对联“海角虽偏山辉川媚,亭名可久汉孟宋苏”和亭内正中上方悬挂北宋大文豪苏东坡(宋元符三年即公元1100年)书写的“万里瞻天”横匾为证,连北海下属地角镇的名称都有上千年的历史呢。所以实际上天涯所指的是海南的三亚,而海角真正归属应该是北海。而涠洲岛又是北海的最南端,所以这里才是真正的海角,这就是月亮湾海角石的来历。这里是观赏斜阳风光和蔚蓝海水的最好地点,洁白而细腻的沙滩、错乱的巨石,天地美景仿佛爱情一样浪漫,慢步其中让人留连忘返,因此得名海角之恋。

滴水丹屏景区,位于涠洲岛西的滴水村。在海岸上有座巨型石崖,崖层由火山喷发物堆积而成,色泽丹朱,形状奇异,酷似人面,威严地面对波涛汹涌的大海。滴水崖终年滴水,飘洒在崖壁上,故此景为“滴水丹屏”

海天夕阳,位于滴水丹屏至石螺口景区中间,当你到达那里,抬起头来你会发现,海水也随着距离渐渐变成蓝色,深蓝色,在天和海那一交界处渐渐消失,让我想起一句美丽罗漫蒂克(Romantic,浪漫)的诗句:“天地交接的地方,叫地平线,在古代,叫天涯。”在傍晚,当夕阳垂下时,与地平线形成一个美好的景致,真正感受到“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美好景色。

斜阳风光,斜阳岛位于涠洲岛东南海面上,因从涠洲岛可观太阳斜照此岛全景,又因该岛横亘于涠洲岛东南面,南面为阳,故称斜阳岛。状似一朵盛开的莲花,中部凹陷,四周凸出。沿岸岩壁下临深渊,飞鲨怪鱼、贝类珊瑚清晰可见;岛上冬暖夏凉,野花繁多,森林原始,山径迷离,海蚀、海积及溶岩景观奇特,是寻幽探险的乐园。斜阳岛上住着200多客家人,岛民热情好客,民风民俗淳朴。各家各户捕捞回来的鱼,吃不完,就放在岸边海水里,随用随取。到斜阳岛旅游,可欣赏到形似原始生活的情调。

五彩滩景区,位于涠洲岛东岸,是涠洲岛著名的景点。在波浪、海流、潮汐的侵蚀下,五彩滩景区海岸基岩出现海蚀洞、海蚀龛、海蚀崖、海蚀台等奇妙地貌。近岸的海蚀石、完整的海蚀地貌、色彩斑斓的沙滩、造型奇特的火山岩石,号称为“大自然的艺术之宫”。

龟豕拱碧,位于南湾港口东岸,是由龟岭和南北向海蚀残丘猪仔岭共同组成。猪仔岭高约20米,长70米,宽20米 , 巨猪有高高的前额,微凹的“眼睛”,短粗的“嘴巴”,形象逼真,惟妙惟肖,故得其名。涨大潮时海水漫过平台,又象海猪在碧波中与大海拼搏,其无所畏惧的精神令人钦佩。隔堤相对为一形似龟的小山岭,当地称为龟岭。龟岭下有一龟洞,宽20米,深20米,高3米,洞中冬暖夏凉,潮水不到,渔民们常在此修理船。龟豕拱碧为北海市八大景之一。而南湾港就是火山爆发后所形成的天然港湾,从山上俯看,港湾东拱手与西拱手环抱成娥眉月状,将码头包容其中,任凭海上狂风暴雨,港口里面永远都是那么的宁静。

天主教堂,在涠洲岛一定要看教堂!涠洲岛有两座典型的文艺复兴时期的哥特式教堂,一座是天主堂,一座圣母堂。同治六年(公元1867年)法国巴黎外方传教会派法籍神父上岛传教,先后在盛塘、城仔及斜阳各建教堂一座,成为华南地区最早的天主教中心,并深深地影响到当地的居民,使盛塘村90%以上的居民信仰了天主,其宗教活动一直延续至今。两座教堂有着美丽的三段式造像、尖角、飞扶壁和彩色玻璃圆窗,在这里听听客家妇女在哥特风格教堂里颂唱《圣经》,您就会发古人之幽思。

三婆庙,和我国沿海其他地区渔民一样,涠洲居民大多信奉妈祖(当地人称“三婆”,因妈祖在其兄弟姐妹中排行第三)为神明。涠洲三婆庙(又名妈祖庙,天后宫)位于涠洲岛南部南湾港北边,三婆庙始建于1732年,80年代重修,占地500平方米,庙建于火山悬崖峭壁下,依山傍海,建筑别致。每逢年节、渔船出海和返航,居民用鸡鸭鱼肉敬拜,农历三月二十三日妈祖生日和农历十月收获季节,渔民均举行隆重的庆祝仪式,谢三婆保佑平安、丰收之恩,此举当地人称给三婆“还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