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鑰匙”熠熠生輝
一年一度的“九八”時間即將開啓
第二十五屆中國國際投資貿易洽談會(以下簡稱“投洽會”)將於9月8日至11日在廈門舉辦。7月17-18日,投洽會組委會在香港、澳門舉辦推介會,向全球發出誠摯邀請:相約“九八”,相聚廈門。
本屆投洽會“雙向投資”“金融資本”“國際合作”“展洽融合”的特色更加突出,將圍繞“投資中國”“中國投資”“國際投資”三大板塊,設置不同主題專業展區,舉辦多場政策發佈、專題研討、項目對接等投資合作主題活動,釋放歡迎僑商外商來華投資興業和推動中國企業“走出去”對外投資的積極信號。
“廈門是全國著名的僑鄉,愛國華僑領袖陳嘉庚先生的故里,歡迎廣大境外客商成爲廈門的城市合夥人。”投洽會組委會有關負責人邀請港澳臺僑各界客商共赴盛會、共享商機,走進廈門、暸解福建、投資中國。
投洽會有着“世界經濟晴雨表”之稱。創辦於1997年的投洽會已成功舉辦24屆,成爲最具影響力的國際投資盛會之一,是中國高水平對外開放的重要平臺。每年投洽會,都有衆多僑商僑領參加,共謀商機。

廈門與海外華僑華人有着深厚的歷史淵源,自元末明初以來,廈門地區就不斷有人漂洋過海移居東南亞等地。作爲投洽會東道主,廈門全力以赴搭平臺、優服務、創品牌,爲海外僑胞返鄉投資興業“搭臺唱戲”,讓廣大僑商滿載而歸。投洽會僑商僑領交流對接活動已舉行24屆,來自海內外數十個國家和地區的僑領僑商共聚一堂,圍繞投洽會暢談商機,在雙向奔赴中實現共同發展。去年投洽會期間,海外華僑華人社團廈門聯絡總部更是迎來來自緬甸、所羅門、新西蘭、葡萄牙、美國等7個國家的7家海外僑團入駐。
20多年來,投洽會吸引了全球超過200個國家和地區30餘萬名境外客商參會,3萬多個項目在投洽會上籤約,其中港澳臺僑項目佔了相當大的比例。
多位經濟觀察人士認爲,改革開放以來,廈門這片熱土持續被僑商長期看好,除了廣大華僑愛國愛鄉的情懷,還得益於廈門“高素質、高顏值,現代化、國際化”的發展優勢,得益於其長期致力打造的一流營商環境——公平高效的市場環境、誠信穩定的政策體系、公開透明的法治環境、開放包容的國際環境、和諧清新的政企互動。
1981年10月15日,一聲開山炮響拉開了廈門經濟特區建設發展的大幕。有着“愛拼才會贏”基因的老一輩港澳臺僑商,懷着愛國愛鄉之情率先回到國內、回到廈門投資,成爲廈門發展不可或缺的力量。
印尼僑商陳應登是廈門經濟特區建設中“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在湖裏的荒坡野嶺獨資蓋起第一座佔地2.1萬平方米的廈門印華地磚廠的標準廠房,被稱爲“外商投資廈門第一人”;1985年12月,廈門華僑電子股份有限公司(廈華電子)創立,是中國電子信息百強企業及當時中國最大的彩電出口企業;印尼愛國華僑李文光通過其旗下的附屬機構香港泛印集團與中方合資,於1985年成立全國第一家中外合資銀行——廈門國際銀行,由此種下了廈門國際銀行與生俱來的華僑基因。
海外華僑華人和港澳同胞在廈門經濟特區建設中創下諸多“第一”:第一家外商獨資企業印華地磚廠、第一家“三來一補”企業集美製衣廠、第一家中外合資銀行廈門國際銀行、第一家獲准在廈門特區設立的外資金融機構新加坡大華銀行廈門分行、第一家中外合作經營企業廈門鷺江賓館、第一家雙語教學的國際學校岷廈國際學校、第一家開通香港與廈門海上運輸業的合資輪船“集美號”“鼓浪嶼號”……一個個“第一”,是海外華商和港澳臺同胞熱心投資廈門的真實寫照。
僑資企業紛至沓來,帶來大量資金、技術與人才,成爲廈門引進外資的“領頭羊”。“以僑引僑”“以僑引商”“以僑引外”的熱潮迭起,數年間引來了宏泰發展、聯僑企業、裕成建材等衆多外商獨資企業入駐。目前,全球財富500強外資項目在廈門落地的有115個,廈門外貿綜合競爭力長期位居全國前列。
從一間小型工廠,發展成爲多元化集團公司,宏泰集團創始人曾琦回憶這40餘年在廈門的創業路,直言,“我是第一個到廈門投資的港商,當時我在廈門辦廠,想的就是我來當一回‘拋磚引玉的人’,讓更多的外商以及港商、臺商能來廈門投資。”
據統計,港澳、東南亞等僑胞聚集地區實際使用外資佔廈門累計使用外資的六成以上,是廈門外資企業的重要構成。海外僑資不僅帶來資金、技術和先進的管理理念,更引進國際市場機制和競爭機制,促進廈門經濟的國際化和外向型市場經濟的形成,推動廈門經濟特區建設的發展。
目前,廈門現有海外僑胞50多萬人,歸僑僑眷21萬人,廣泛分佈於世界80多個國家和地區。每年,廈門接待來訪僑團、僑商僑領超千人次,全國首創的“海外華僑華人社團廈門聯絡總部”吸引來自五大洲51個國家和地區的122個華僑華人社團入駐。

贏得「城市合伙人」:
廈門如何用「營商」換「贏商」?
全球電力和自動化技術領域的領導企業——ABB,因「九八」投洽會與廈門結緣,自1992年落戶廈門以來持續增資擴產,目前在廈已擁有6家獨資和合資企業。位於火炬(翔安)產業區的ABB廈門工業中心,是ABB在全球最大的製造基地之一,也是重要的創新研發基地,其產品服務全球60多個國家和地區。
ABB來自瑞士,而瑞士的國際營商環境處於世界前列。多位經濟觀察人士認為,如果沒有相匹配的營商環境、金融業和國際化的商業氛圍,是很難得到ABB青睞的。
「有政策、有市場、有機遇,廈門優異的營商環境吸引我們持續加大投資興業力度,我對在這片熱土長遠向好發展充滿信心。」ABB電氣中國總裁趙永占在接受媒體採訪時道出關鍵。
總部位於德國的邁拉集團是全球最知名輪椅和康復輔助設備品牌之一。2024年,其子公司安維車件(廈門)有限公司的銷售量和營業額雙雙創下歷史新高。
為服務好境外客商,廈門陸續出台多項政策,支持外資穩定發展,從促進利用外資提質增效、保障外商投資企業國民待遇等方面提出具體政策措施。
許多外商認為,在政策導向上,政府不斷放寬外資准入限制,下放審批權,降低企業稅負,簡化行政審批,減少企業負擔,為外資企業提供了高效、公平、便利、自由的市場環境。
多位經濟觀察人士認為,「營商」換「贏商」,這是廈門的秘訣所在。多年來,廈門持續營造的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依法保護了外商投資權益,不斷優化外商投資環境,進一步加強服務保障,以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資,進一步助力外商投資企業在廈門實現更大發展。
廈門「合伙人式」服務:
政府如何變身企業「最強後援」?
在許多港澳台僑商的嘴裡,廈門經濟特區有個「看得見摸得着」的有為政府,「政策不玩虛的,服務不搞套路」。
長期以來,廈門用心用情服務境外客商,推出「合伙人式」服務,真心實意為僑胞僑企做好事、辦實事、解難事,當好企業「最強後援」。菲律賓頂峰集團、SM集團、馬來西亞IOI置業集團、嘉里集團、香港裕景公司、大慶集團等一批港澳僑企在廈門得到了長足發展。
2023年成立「僑胞權益司法保護工作站」「涉僑法律服務工作站」,2024年在廈門國際商事法庭設立中國僑益保護研究基地海絲中心,建立全方位涉僑權益司法保護協作關係,依法保護僑胞合法權益。《廈門市歸僑僑眷權益保障條例》《廈門經濟特區鼓勵留學人員來廈創業工作規定》《廈門市榮譽市民稱號授予辦法》等出台,為僑胞回國定居、投資創業全面「護航」。
正是這種誠信作為、貼心服務,進一步吸引眾多海外資金、技術、人才匯聚廈門。
在當前全球經濟形勢複雜多變的背景下,廈門仍成為吸引外資的熱土,一批批僑資「新老朋友」更是堅定選擇廈門,以實際行動投下「信任票」。
菲律賓頂峰控股公司是在菲律賓上市的最大的綜合性商業公司之一,曾多次入選福布斯亞洲 50 強公司榜單。目前,廈門頂峰旗下項目涵蓋商貿綜合體(廈門羅賓森廣場)、高端住宅(頂峰·鷺江一號)、寫字樓(頂峰·光輝)、服務式公寓(森活家),以及在建綜合體項目頂峰中心(嘉麗廣場二期),呈現多元化發展態勢。
廈門頂峰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總經理郭偉強表示,作為「海上絲綢之路」戰略支點城市,廈門始終堅持改革和開放「雙輪驅動」,十分有利於外向型經濟的發展。近年來,廈門一直致力於打造國際一流營商環境,不斷優化市場環境,完善政策及法治環境,營造開放包容的創新環境,傾心助力企業發展,吸引了越來越多的海外華僑華人及企業來廈投資興業。
郭偉強說:「廈門頂峰在廈經營發展期間,多次得到廈門市政府的悉心指導與全力支持。得益於各級各相關部門的高度重視及大力支持,頂峰中心(嘉麗廣場二期)開工建設以來,不斷『攻難點』『通堵點』『除痛點』,項目施工高效推進。」頂峰中心(嘉麗廣場二期)建成後,兩棟塔樓的高度將分別達到182米和143米,商場面積約6萬平方米,將為鷺江道增添一處地標式建築。
馬來西亞知名企業 IOI置業集團董事長李耀昇也始終看好祖國發展機遇,並將廈門作為重要深耕投資地。
2012年,IOI置業集團斥資約60億美元進軍中國市場,全資成立IOI(廈門)置業公司負責中國區項目開發建設。廈門主動作為,成立專班服務其在廈項目。目前,IOI棕櫚城、IOI園博灣、IOI棕櫚·國際社區三個項目已順利建成並投入使用。這些項目涵蓋大型購物中心、五星級酒店、寫字樓及高端住宅區等多種業態,不僅企業得到長足發展,也豐富了城市功能,創造了大量就業崗位,為廈門市經濟社會發展做出積極貢獻。
IOI(廈門)置業公司高級總經理鄭文良介紹道,「我們看好廈門投資環境, IOI置業集團這些年持續加大投資力度,投資建設了廈門集美喜來登大酒店。這個項目在廈門政府部門的全力保障下,已於今年3月順利開業。」
「廈門作為經濟特區和重要港口城市,特別開放包容,營造了現代化、國際化、有活力的發展生態,吸引了眾多外資企業落戶。城市政策環境穩定、透明,跟國際規矩接軌,讓企業心裡有底,知道未來怎麼發展,感覺特別踏實。廈門營商環境在國內居領先水平,高效的政務服務、開放包容的市場氛圍、細緻周到的服務態度,再加上不斷優化的產業環境,這些因素疊加一起,給了企業發展強大的支撐。這也是我們繼續深耕廈門的重要原因。」鄭文良說。
廈門是東南亞最大綜合地產開發商SM集團投資中國的第一站。SM福建區助理副總裁徐曉冬說:「自2001年正式「登鷺」以來,SM已深耕廈門20多年,廈門見證了SM的成長和蛻變,SM也伴隨城市的發展承載了一代廈門人的記憶。」目前,SM在廈門的運營項目有SM廈門(含一期、二期、三期)及SM國內首個5A甲級寫字樓——SM國際中心。其中,購物中心業務板塊,2024年銷售額達56.6億,同比增長24.4%;2025年上半年客流日均16萬人次,同比增長近15%;累計會員數130萬,活躍會員量在全國700多家購物中心中排名第3。緊抓廈門發展機遇, 接下來,SM還將有一系列新的動作,為廈門經濟發展注入強勁動力。總建築面積超2萬平方米的SM廈門CHAO街、總建築面積超14萬平方米的SM廈門海滄城市廣場將精彩亮相,此外,SM在國內的首個國際品牌酒店——SM廈門voco酒店已進入內部精裝階段,SM國際中心的二期工程也在持續施工中。
營商環境是一座城市的核心競爭力。徐曉冬說:「在SM看來,廈門是一座豐富商業機遇與濃郁文藝氣息並存融合的濱海之都,良好的營商環境吸引了包含SM在內的眾多公司總部落戶於此。得益於廈門政府長期以來持續厚植營商環境沃土的多維度政策組合,企業經營成本有效降低,不斷打開發展新局面。」
廈門廈順鋁箔有限公司於1988年在廈門經濟特區投資成立,現已發展成為擁有湖裡鋁箔廠、海滄鋁箔廠以及海滄板帶廠三大生產基地,全球最大的高檔鋁箔專業生產廠家之一,是國家高新技術企業、「中國鋁箔企業十強」之一。公司鋁箔年產能12萬噸,高精鋁板帶年產能22萬噸,其產品被廣泛應用於食品、醫藥等領域,暢銷世界各地,是全球無菌包標杆企業之一。
作為全球高端鋁箔製造的領軍企業,廈順鋁箔對未來發展充滿信心。公司將在廈門引進智能化與自動化產線,引入ERP、MES、BI等信息系統,實現生產全流程數字化管控。提到廈門的營商環境,香港大慶集團有限公司董事、廈門廈順鋁箔有限公司董事、總裁陳思敏說:「廈門有全國首創的『免申即享』『跨境一鎖』等惠企舉措,有良好的人才政策和科技創新扶持政策,以及得天獨厚的碼頭港口等優越地理環境,是理想的創業之城。廈門也是我們祖輩父輩等眾多閩籍鄉親生活工作的地方,我來到廈門工作,感受到無比的親切感!」
廈門是一座‘機遇之門
英國駐華貿易使節邀全球夥伴共赴廈門之約
第二十五屆中國國際投資貿易洽談會,英國擔任主賓國,將設立408平方米主賓國展館,聚焦能源、專業服務、醫藥健康、文化創意和高新科技五大板塊,開展務實對接。前不久,英國駐華貿易使節倪樂思率團訪問廈門,爲這場經貿盛會提前預熱。
倪樂思表示,中國是英國最重要的貿易伙伴之一,而廈門經濟活力足、合作機遇多,也是一個重要的投資地。2024年,廈門市對英國進出口18.5億美元,同比增長10%。截至去年年底,英國累計在廈門設立外商投資企業141家,合同外資約4億美元,投資企業覆蓋醫藥製造、金屬製品、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製造業等。
“廈門是一座‘機遇之門’。我認爲,本屆投洽會就是英中兩國共同努力,促進貿易機遇的時刻。“倪樂思說,“希望通過本屆投洽會,能夠加大英國企業在中國的發展機遇,同時也促進中國企業在英國乃至全球的投資機遇。我們以主賓國之誼,誠摯邀請全球夥伴相聚投洽會,共赴廈門之約!”
菲律賓曾兩度成爲投洽會主賓國,取得豐碩成果。廈門與菲律賓一直有着密切的往來,過去20多年間,多位菲律賓總統曾率團訪廈。2020年9月,中菲兩國執政黨會談在廈舉行。1995年,菲律賓在廈設立總領事館,這是新中國成立以來外國在福建省設立的首個領事機構。廈門市與菲律賓宿務市於1984年結爲國際友城,近40年來持續拓展在經貿、文化、教育、人文等領域的務實交流合作。
2023年投洽會期間,菲律賓駐廈門總領事館總領事歐莉娜接受記者專訪時表示,廈門是自己住過印象最深刻的城市之一,“它是中國最宜居的城市之一,有良好的空氣質量和豐富的文化生活,我也能感受到美麗的自然景觀與精心的城市規劃有着緊密聯繫,並看到廈門在平衡經濟發展和城市保護方面做出的努力。我相信菲律賓和廈門之間還有無限的發展可能。”

“方便辦事”全面轉向“服務發展”
從1.0版到8.0版廈門營商環境全國位居前列
2025年3月,廈門市政府發佈《廈門市聚焦經營主體關切 着力提升營商環境競爭力行動方案》,重磅推出營商環境8.0版。核心理念從“方便辦事”全面轉向“服務發展”,有四大突出特色。
一是聚焦企業關切,推動惠企政策直達快享。擴大“免申即享”覆蓋面,惠企政策“應上盡上”、兌現過程“一鍵直達”,2個月內實現惠企資金全部兌現。截至目前,已累計兌現資金58.75億元,惠及企業4.64萬家次。在福建全省首創“窗外”協調服務機制,爲企業提供靠前服務、創新服務和兜底服務。
二是強化數字賦能,企業辦事像網購一樣便利。全面開展“人工智能+政務服務”行動,推動人工智能在人社、市監、交通、公積金等高頻政務領域應用。推動“無證明城市”建設,已實現357類“辦事免提交證照”中由我市頒發的電子證照全量調用。
三是規範涉企執法,營造寬鬆有序的經營環境。創新建立“無感監測”對象清單和“無事不擾”事項清單,首批推出647項“無事不擾”事項與9983家“白名單”企業,從源頭上減少涉企檢查。2025年6月15日啓動推行“檢查碼”,做到無碼不檢查、檢查必亮碼、查後可評價,避免重複查、多頭查。
四是優化口岸環境,促進要素流通便捷高效。實現閩粵港澳“四地一鎖”快速通關,1次驗放。加大AEO(經海關認證的經營者)培育力度,2025年新增10家AEO企業,總數達到150家,實現數量翻番。建立數據跨境流動公共服務平臺,爲企業提供數據出境支持服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