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日,波羅的海小國立陶宛又在國際上刷起了存在感。
一方面,立總統瑙塞達呼籲部長們修改“駐台灣代表處”名稱;另一方面,歐盟向世貿組織提起訴訟,指中國針對立陶宛採取“歧視性貿易”做法。
看上去像“認錯”,但更像“不服錯”,立陶宛這是在上演“我和我最後的倔強”嗎?
【中文水平變好了? 】
資料圖:立陶宛總統瑙塞達。
27日,立總統瑙塞達表示,台灣在該國開設“代表處”的中文名稱,引發了“不必要的問題和緊張情勢”。
“辦事處”“在立陶宛語、英語和中文中的名稱不一樣,讓我們至少修改那些顯而易見的事”,瑙塞達指出。
目前,“駐立陶宛台灣代表處”的英文名是“The Taiwanese Representative Office in Lithuania”。如果將其中的“Taiwanese”譯為“台灣人民”,就會成為“駐立陶宛台灣人民代表處”,削弱了代表台灣當局的政治意味。
在立總統首席外交顧問斯卡伊斯潔利特看來,更名雖是降低緊張關係的選項之一,但立陶宛須審慎評估短時間改變決定的後果。
新加坡《聯合早報》就指出,陷入夾縫的立陶宛政府中文水平“倏地變好了”,想在“台灣代表處”中加上“人”字。然而,這有失面子的妥協方案,台北未必會同意。
【扛不住了怎麼辦? 】
近來,立陶宛正在吞下自釀的苦酒。任何包含該國原材料和零部件的產品,都被中國大陸拒之門外。在立國有生產線的歐洲車企警告,整個行業或損失數億歐元。
路透社稱,德國-波羅的海商會已致信立國外長和經濟部長,促其尋求恢復對華關係,否則企業將撤離。還有企業總裁指出,立陶宛是歐洲27國中,唯一不再擁有全球市場的國家。
面對壓力,21日,立總理希莫尼特表示,已與美國務卿布林肯“討論了美國對立陶宛的支持”,以回應“中國施加的經濟壓力”。
資料圖:立陶宛外交部長蘭茨貝爾吉斯。
立總統瑙塞達亦表示,外長蘭茨貝爾吉斯提交了一份“緩解與中國緊張關係”的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