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走出疫情!

在疫情中走出疫情,在防疫中放下防疫。

中國人口太多、發展不均衡,制定調整疫情管控舉措必須高度謹慎且負責。作為中國的一個城市,這裡在疫情之下的全面開放,將為國家製定大政方針提供一扇觀察的窗口、一個研究的樣本、一種真實的治理經驗。

在其不斷推高的感染免疫和接種免疫實現的“混合免疫”中,近距離看清新冠疫情的走勢和未來。這也是香港對國家的貢獻。

香港已“走出”疫情!

作者 靖海侯

2022-09-23

發表於香港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今天(23/9)出席香港國際七人欖球賽慶祝典禮。

在一種慣性近乎自然的防疫狀態下,香港的疫情又降了下來。

5月份,每日確診病例300宗左右;
6月份,每日確診病例500-2000余宗;
7月份,每日確診病例2000-4000余宗;
8月份,每日確診病例4000-9000余宗;

9月1日,香港每日確診病例6個月後再次突破10000宗,終於讓許久不再緊張的市民小小警覺起來。

然而,香港疫情於9月8日攀升至11000宗後,在沒有強力干預的狀況下,每日確診病例“勻速”回落了:

9月9日,10076宗;
9月15日,8187宗;
9月18日,7322宗;
9月22日,5990宗。

其間,特區政府基本延續原有防疫政策,除繼續推高疫苗接種率、研推“紅黃碼”等技術性管控舉措外,還在8月12日放寬了對海外入境人士的檢疫政策——從原來的7天強製酒店隔離,調整為3天強製酒店隔離+4天居家醫學監測。

政策微調而疫情漸退,讓早已對防疫失去耐心和信心的市民變得更為不屑起來。如今香港社會所聚焦的,不是每日確診病例、疫情走勢,而是特區政府何時會調整防疫路線,在陸續放寬、繼續放鬆、持續放開上邁出大的一步。

對於疫情,香港社會走過了一個明顯的心理軌跡。

——2022年初至2022年2月份,市民對疫情始終保持高度警惕,香港總體上實現了對疫情的穩控;

——2022年2月份至4月份,香港暴發第五波疫情,一時山呼海嘯、形勢危急,市民曾經陷入極大的焦慮恐慌中,在中央出手援助、特區政府全力以赴後,疫情逐漸平穩起來;

——2022年4月份至今,見過了第五波疫情大場面的香港市民,適應了疫情的持續存在,實現了心理層面的免疫,對疫情再有的反反复复已經不以為然,而特區防疫政策總體上呈穩定且不斷放寬的狀態。

9月20日,香港大學4名學者發表文章指出,香港第五波疫情從2021年12月31日起計算,截至9月14日,粗病死率為0.59%;6月起至9月12日數據顯示,粗病死率已降至0.097%。

文章認為,估計香港逾95%人口具防重症免疫屏障,公眾應開始明白「新冠病毒感染已經在本港紮根,並已成為風土病之事實」。

專家的結論是一家之言,新冠病毒感染也未必就是“風土病”,但香港社會已經存在的事實是:

1.市民不再寄希望於病毒清零,甚至不在意每日確診病例的多寡;
2.市民對防疫措施的忍耐度持續下移,排斥一切收緊的計劃和行為;
3.市民已經開始了正常的生活,所謂“限聚令”基本上等於形同虛設。

防疫政策只能放鬆不能收緊、社會活動只能正常不能約束、邊境開放只能推進不能後退,已經成為香港市民共同的心理預期。

此情此景下,對市民負有生命健康安全責任的特區政府,就只能在“減少死亡、減少重症”上下功夫、在保護重點人群及構建疫苗防疫屏障上做文章:一方面保持防疫政策的穩定性,一方面又不得不順應社會期待,朝著推進社會開放的方向努力。

事實就是:疫情還在,但在香港市民眼裡,疫情與防疫都不再重要,重要的是社會恢復正常,是香港“在疫情中走出疫情,在防疫中放下防疫”。

香港社會所以卸下對疫情的警惕,有一些這樣的原因:

1.官方統計的感染人數已近180萬,因為統計不精準和申報不完全的原因,實際感染人數可能數以倍計,市民習慣了;
2.病毒的致死率已從恐怖的0.59%到現在只有0.1%,已接近季節性流感的平均死亡率,市民不怕了;
3.在中央支持援助下,香港抗疫抗疫的設施體系、工作體系和應急體系基本完善,市民有底了;
4.一波又一波不斷復發的疫情,重塑了社會對新冠病毒的看法,市民想開了。

不得已、沒辦法、好無奈,市民實質性選擇“與病毒共存”,是一種絕望之後的冷靜認知、被動之下的現實選擇。

而最近幾個月,市民對香港放鬆防疫政策的想像更加迫切、訴求更為強烈、意願更為統一——因為越來越多的人“吃不上飯了”,香港的國際金融、貿易、航運中心地位受到了越來越頻繁的衝擊。

——9月14日,香港連鎖餐廳餅店Crostini全線結業,公司在社交網站表示疫情下百業蕭條,只能無奈作出非常沉重及失望的決定;

——9月16日,香港田徑總會宣布取消原本於11月20日舉行的“渣打馬拉鬆比賽”,而新加坡渣打馬拉鬆比賽確定於12月初進行;

——9月17日,中國香港龍舟總會宣布明年舉行的世界龍舟錦標賽,改由泰國舉辦。

香港餐飲聯業協會會長預計還有至少2000間食肆將因租金問題而結業,一系列國際賽事會議活動被外地搶走且前景不明,不少投資人和企業家說很多外商已將香港總部轉移至新加坡… …這些,都與疫情管控有關。

這兩日,香港社交媒體上流傳一張“香港四大奇蹟”的圖,說什麼“高鐵站no trains,機場no planes,碼頭no ships,大橋no cars ”,雖然偏離事實並誇大其詞,但也部分呈現了市民對香港在疫情下現實和未來發展的深切憂思。

內部景氣不足,外部聯通不夠,競爭對手“搶食吃”,受疫情影響,香港經濟民生及優勢產業正處於一種“內憂外困”中,各種信號警燈高頻亮起,愈加奪目刺耳。

不同於內地,有足夠的發展韌性和廣闊的市場空間,通過體制的力量和內部的大循環可以抵抗外部世界的風雨飄搖,堅定自己的防疫政策,香港作為國際大都會,在與內地全面通關短期難以實現的情況下,若與世界再不能暢通聯繫,只會是“死路一條”。

9月21日,英國智庫Z/Yen與中國發展研究院編制的“全球金融中心指數”(GFCI,Global Financial Centres Index)最新排名顯示,香港國際金融中排名由第三位降至第四位,被新加坡反超。

GFCI在報告中指出,香港排名所以下降,就在於“受持續旅行限制,影響了開展正常業務的能力”。

新加坡已放開,韓國、日本已放開,台灣也開始放開,“亞洲四小龍”只有香港還處於相對嚴格的管控環境下。疫情因素,已經觸及到香港安身立命、競爭發展的要害處。

一立法會議員告訴靖海侯,再這樣下去,香港真的不行了。

調整疫情防控政策,不僅僅是一個技術問題,特區政府背負多重壓力:

1.疫情仍然嚴重,每日還有十幾宗死亡病例,30餘萬人還未接種一針疫苗,徹底放開疫情管控對高風險群體的生命健康威脅仍然很大;
2.放寬防疫措施,必將更加遠離與內地全面通關的要求,而與內地全面通關也是香港社會主要民意;
3.工商界越來越強的聲音要求放寬防疫舉措,香港美國商會在近日向特區政府提交的《施政報告》建議書中,更呼籲特區政府盡快制訂復常路線圖,取消所有入境檢疫措施,以重振香港的競爭力或恢復香港的國際商貿地位。
4.如若放寬,疫情還有波動的可能,如果再收緊,特區政府將承受更大的壓力,特首李家超希望“不走回頭路”。

實際上,數月以來,在疫情防控上,特區政府恰如在“針尖上跳舞”,應對各種社會風險、平衡各種利益訴求、協調各種民間期待。內憂外困下,特區政府已經意識到,香港只能因時制宜、因地制宜、因勢制宜,只能準確識變、科學應變、主動求變,並因此逐漸形成了清晰明確的立場和方向——有序推進香港的放開。
走出這一步,香港需要中央的支持。

9月20日,在中宣部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國務院港澳辦副主任黃柳權在回答新加坡聯合早報記者相關提問時指出:

“當前疫情還在全球蔓延,疫情已經並在深刻影響著和改變著包括香港在內的全球聯繫交往方式。我注意到,新一屆特區政府上任以後多次強調,接軌世界與和內地通關並不矛盾,而且特區政府也根據香港疫情和全球疫情變化情況與香港的實際情況,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因時因勢調整和優化香港的疫情防控措施,我認為,特區政府做的這些調整無可厚非,也不需要去過度解讀。”

“港人治港”、高度自治,在疫情防控上,特區政府始終負主體責任。由此,香港走向放開的大局已定、先與世界通關的趨勢已定。特區政府現在需要考慮的,只是力度和節奏問題。

放開,對香港而言,其實已不存在內部的問題。

市民習慣了疫情的存在,社會適應了病毒的流行,儘管餐館吃飯每桌不超過8人的“限聚令”還在,但影院、泳池、歌廳一直開放,學校照常辦學,生產生活基本恢復正常,香港的街道上早已人潮湧湧。

香港所面臨的困境並因此困境帶來的危機,主要在於入境政策上。

海外人士抵港,從強製酒店隔離21天到強製酒店隔離14天,從強製酒店隔離7天到3天強製酒店隔離+4天居家監測。根據疫情發展變化和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特區政府不斷調整著相關檢疫政策。

然而,當國外走向完全的開放,當海外人士了解到或接觸到香港的隔離政策,一種強烈的衝突感和不適感就會滋生,讓海外抵港人士煩躁,讓本來有意來港的商務人士怯步,讓一些國際論壇賽事會展的組織者傷透腦筋。

對他們而言,隔離14天到隔離7天的進步不足夠,隔離7天到隔離3天的進步不足夠。實際上,即便被強制隔離1天,他們都覺得不習慣、不舒服,都覺得這是香港作為國際化大都市所採取的不必要的舉措。

近來,當一系列國際賽事取消,當國際大型會展近乎“清零”,當香港經濟問題開始頻繁報警,“孤島危機”蔓延成香港的社會心理,加快推進與國際通關一下子成為了香港社會最大的議題。

9月22日,港區全國人大常委譚耀宗說,世界各地已開放邊境,本港不能太遲放寬,政府要平衡疫情管控和市民便利,同時要繼續與內地商討通關安排。

而實際上,香港現在每日新增病例5000余宗,新加坡現在每日新增病例2000余宗;相比幾乎完全放開的新加坡,香港疫情還要嚴重一些,正如香港特首李家超所言,海外來港人士的傳播風險低於本地社區的感染風險。換句話說,在現有局面下,海外人士來港,還可能稀釋了香港的病毒感染水平。

正如此,香港社會有了共識:加速向世界開放。

有現實危機,有民意支持,有數據支撐,有自主權責,放寬防疫政策思想解放、水到渠成。

9月23日,特區政府“大步前進”,“跳級式”改變防疫政策,一次性推出了4條新舉措:

1.由“3+4”變成“0+3”,且3天監測期間也可外出;
2.來港前無需核酸檢測,只要有快測結果即可;
3.未接種的香港居民可以回港;
4.“來港易”“回港易”計劃不設限額,適用內地所有地方和澳門。

由此,香港對海外、對內地,基本上已經接近完全放開的狀態。只待政策再運行一些時間,看到風險可控的一面,“0+3”還會繼續調整為“0+0”,即全面恢復到疫情暴發前的通關狀態。

在相關政策發布會上,特首李家超說:會在管控疫情走勢下,給予最大空間香港聯通世界,社會有最大經濟動力,並減少來港人士的不便,不希望走回頭路。而政府的措施要有序進行,包括交通、設施、人手配置安排,並對控疫前景持正面態度。特區政府的防疫政策,不會躺平。

疫情暴發近三年了,這個時候,香港才真正可以對世界說:我回來了。

問題是,優先與世界通關,香港又如何解決與內地全面通關的需要和訴求呢?

與世界通關是社會共識,與內地通關也是主流民意。

實則,有人支持特區政府的新舉措,也有人在表達不滿。他們的邏輯很簡單:海外疫情相比內地疫情嚴重太多,與世界通關將意味著香港的疫情更具不確定性,更加難以達到與內地通關的標準,與內地全面通關短期內已經更加無望。

特區政府反复表示,兩者並不矛盾、並無衝突。無疑,這是一種複雜的邏輯,是一種宏觀的策略、長遠的思考。

有無矛盾和衝突,需要事實說話,也需要行動支持。

絲路智谷研究院院長梁海明近日提出一個想法:與世界的通關可以是“物理通關”,實現人員往來,達至真正的開放;與內地通關,可以是“軟通關”,讓物流、資金流、信息流更加通暢。

邏輯就是,香港對世界開放,重振並提升國際金融、貿易、航運中心的功能,既可以保障香港的對外發展,也可以服務內地的融資需求,幫助內地更好應對經濟發展上的困難。如此,香港投入參與國際雙循環,參與貢獻內地大循環,一樣可以實現兩地的共贏。

香港先與世界通關,或許還有一層意義:

中國人口太多、發展不均衡,制定調整疫情管控舉措必須高度謹慎且負責。作為中國的一個城市,這裡在疫情之下的全面開放,將為國家製定大政方針提供一扇觀察的窗口、一個研究的樣本、一種真實的治理經驗。在其不斷推高的感染免疫和接種免疫實現的“混合免疫”中,近距離看清新冠疫情的走勢和未來。這也是香港對國家的貢獻。

在疫情中走出疫情,在防疫中放下防疫。不管怎樣,香港已經開始“走出”疫情了。這種探索,希望會收穫它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