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準備好了!”“三、二、一,開播!”9日晚間,重慶鵝嶺二廠的一處廣場,來自南美洲的音樂人李諾(Lino)手持排簫,滿臉投入地吹奏著,還時不時與觀眾互動。這是他在中國重慶的第100場直播,他和中國音樂人陳小明合作的“印加音樂”賬號在抖音、快手、騰訊等多個互聯網平台直播,實時在線觀看人數有好幾千。
“近半年前,我們幾乎從零開始,通過音樂吸引關注,目前做得還不錯,這是一段神奇的經歷。”李諾告訴記者,“印加音樂”僅在抖音平台,就有超50萬“粉絲”,他和陳小明幾乎每晚都進行直播。
李諾1977年生於秘魯,後旅居巴西,12歲在校園裡接觸音樂,從此開啟了“藝術人生”。來中國之前,他在南美洲、歐洲多地演出,有近40年的演出經驗,但從未做過音樂直播。
這是李諾第二次來到中國,四年前,他在上海等地有過一次旅行,長達三個月。在李諾看來,南美洲和中國有不少聯繫,常常在家鄉看到中國人,有的還與他成了好朋友;有不少中國人在南美洲經商,把中國美食傳播到當地,如粵菜、各式炒飯;在中國的上海、北京等地,也可以品嚐秘魯美食。
也是在第一次旅行中,李諾結識了陳小明。半年前,在接到陳小明來渝演出的邀請後,他迅速辦理了簽證,成為音樂直播的“洋主播”。
常年演出,李諾對各式印第安風格的音樂駕輕就熟。《老鷹之歌》《孤獨的牧羊人》《彩虹》《漂亮的花》《英格瑪》……他用排簫和蓋那笛等樂器的演奏,收穫了大量直播間點贊和現場掌聲。
李諾也會用排簫和蓋那笛演奏一些中國曲目,如《大魚海棠》《美麗的神話》《可能》等。他對同為竹子製作的笛子、簫等樂器感興趣,也嘗試吹奏。值得一提的是,於曾侯乙墓出土的排簫證明,中國在數千年前就有這一樂器。
剛開始做直播的時候,“印加音樂”直播間的觀眾並不多。李諾坦言,那時,自己對演出(直播)時的燈光、話筒、音響等並不習慣,“演出完頭昏腦脹,只想休息”。同伴的鼓勵,讓他堅持了下來。後來,人氣漸旺,他逐步收穫了觀眾的熱情。
李諾說,中國“粉絲”對印第安風格音樂感興趣,會在直播間點播一些經典曲目,他通常都會滿足這一要求。也有人希望他吹奏葫蘆絲等中國樂器,演奏一些中國曲目,對此,他正在學習中,希望未來能更“多才多藝”。
為了跟觀眾互動,演奏團隊為他配備了專職翻譯。直播中,他也盡量通過翻譯,回答觀眾感興趣的問題。
圖為6月9日,重慶市渝中區,李諾(右一)與來自湖北武漢的現場觀眾互動。中新社記者張旭攝
來重慶近半年,李諾學會了使用筷子。在他看來,重慶是一座山水之城和美食之都。他會為路邊的鮮花、各種中式院落駐足流連,愛吃這裡的酥肉、包子、炒飯。李諾不太吃辣,吃飯時,面對熱情的服務員,他會說“不吃辣椒”,“謝謝”等。
隨著直播事業的蒸蒸日上,李諾和陳小明接到越來越多的演出邀請,千年古鎮、新式網紅打卡地、荷花叢中的火鍋店、有橋有江的濱江路……每到一處,即是一景。李諾說,此刻唯一可做的,就是享受其中。
李諾在重慶市渝中區用筷子吃酥肉。中新社記者張旭攝
在李諾的印像中,中國人大方、直爽,對生活充滿熱愛,極具創造力。互聯網正在改變中國的各行各業,例如他的音樂直播,又如,平日里,他會和同事一起點外賣。
“一切正變得越來越好。”李諾說,對於這份“圈粉”無數的工作,他充滿希望。(完)
國際日報合作夥伴中新社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