侨文物会“说话” | 一块木匾,半部旅意青田华侨史

栏目导语

  涉侨文物凝聚着海外华侨华人的历史,是展示华侨华人文化的重要窗口,也是海外侨胞乡愁记忆的重要载体。中国侨网推出特别策划“侨文物会‘说话’”,让文物化身为“讲述者”,向大家细细道来历史中华侨华人的动人故事……

  大家好,我是本期的侨文物主讲人木匾。在我身上,你能看到一张记录了许多人名的表格。但因时间久远,部分区域磨损或被污迹覆盖,字迹难以辨认。

  这份表格是一份捐款人名单。据青田县《鹤城镇志》记载,青田于20世纪中叶发生过一起水灾,洪水冲毁了农田、房屋和多处水利工程。浙南旅意侨胞听闻此事后纷纷捐款支援灾后重建。

  为感谢伸出援手的侨胞,青田县侨联制作了这块木匾,将捐款人的姓名、捐款数额、籍贯等记录下来。

  根据侨联的记录表格,此次捐助金额为1410美元,共有65旅意华侨参与捐款。除青田籍华侨外,捐款人还包含12位瑞安籍华侨和1名温州籍华侨。

  青田华侨历史陈列馆工作人员言小海和团队在青田县侨联的储藏室里发现了我。当时,言小海正着手进行青田侨史的研究。             

  言小海和团队为了弄清楚被污迹覆盖住的人名,用手指蘸着水轻轻点涂在木匾上,使得字体浮现。然而对于木匾中间破损较为严重的部分,这个方法就不适用了。言小海等人又走访、调查,运用数据恢复等技术,用了近6年时间复原了木匾上的所有信息。之后,言小海和团队找到了当初侨联工作人员制作的捐款人表格,使复原结果得到证实。

  在言小海看来,木匾蕴含了丰富的内容,为研究旅意的青田籍华侨历史提供了关键信息。

  以表格中的捐款发起人胡锡珍为例。胡锡珍于1908年出生在离青田县城十里外的鹤城胡车村。在军阀割据和帝国主义疯狂侵略的时代背景下,胡锡珍于1933年辗转抵达意大利谋生。

  胡锡珍在意大利省吃俭用,卖领带积攒部分资金后,自己设计、剪裁和缝制皮革钱包。之后,胡锡珍在米兰筹建皮革工厂。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胡锡珍的皮革工厂被炸毁。

  言小海说,对胡锡珍等木匾上人物的研究为不少历史事件补充了史料细节,比如意大利米兰华人街的形成、二战后意大利赔款资金发放细节等。

  在胡锡珍的资料中,言小海还发现了1982年胡锡珍写给时任青田县工商联主席王绍林的一封信。信件中附带了一份旅意华侨捐资修建青田试剑石公园的名单。

  言小海说,木匾所蕴含的信息揭开了早年间旅意青田华侨的生活,也让人们了解到海外华侨对参与国内家乡事务的积极态度与心意。对木匾的相关研究已持续了11年,未来还将继续。

  稿件来源:中国侨网微信公众号;ID:qiaowangzhonggu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