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团结》:珠江之畔新的文化打卡点

10月21日,由雕塑家许鸿飞倾情创作的民族大团结主题雕塑《大团结》落户海珠揭幕仪式在海珠区环岛路团结园举行。

在繁华的都市,雕塑艺术如同一股清泉,滋润着人们的心灵,赋予城市以灵魂。《大团结》公共雕塑矗立于珠江之畔,突然间让人眼前一亮——作品以其独特的现实主义风格与个人艺术语言的完美融合,向世界展示了开心快乐、健康自信、幸福团结的生活氛围,吸引了无数市民与游客驻足观赏,成为人们心中新的打卡热点。

《大团结》是许鸿飞为海珠区瑞宝街道党工委量身打造的作品,它生动展现了瑞宝街在民族团结工作上的丰硕成果。雕塑以“促进各民族团结”为主题,通过雕塑语言诠释了“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拥抱在一起”的深刻内涵。在创作中,力求捕捉各族人民团结一心、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让观者在欣赏作品的同时,能够感受到那份来自心底的温暖和力量。

在构图与布局上,《大团结》雕塑采用了群像式的构图方式,将不同民族的人物形象巧妙地融合在一起。通过塑造不同民族的人物形象,展现了各民族的文化多样性和包容性。雕塑中的人物形象错落有致,相互呼应,形成了一个和谐美满、其乐融融的画面。这些人物形象身着民族盛装,载歌载舞,形象亲切可爱,仿佛能听见他们的欢声笑语,感受到那份源自心底的喜悦与幸福。许鸿飞巧妙地将现实主义手法与个人独特的艺术风格相结合,使得雕塑既具有写实性,又不失浪漫与夸张。

作为圆雕,无论从哪个角度,都能感受到这种艺术感染力。《大团结》雕塑中各民族的音乐、歌舞、道具,包括表现丰收喜悦的摘葡萄场景,给人感觉就很温馨,很温暖。有一种走近它,融入进去一样的感觉,代入感非常强烈——这就是雕塑的魅力。在现场,很多小孩围着雕塑欢快地嬉戏,大人们或拍照留念,或悠闲散步,享受着这份难得的宁静与美好。

许鸿飞把现实主义题材融入个人风格之中,这种尝试让他的创作语言更加多元。他的作品往往带有一种幽默与欢快的艺术氛围。使得雕塑更加贴近群众,易于引起人们的共鸣和喜爱。

“无论是肥女系列,还是《大团结》这种现实主义风格的主题雕塑,我的作品本质都是表达一种生活化、接地气以及大家很熟悉的一种生活化场景,和民众是没有距离感,可以近距离地与它互动,这就是我作品的特点。”许鸿飞表示,无论是造型方面的肥与瘦,还是创作手法的写实与夸张,作品都是发自内心的情感——一种传递快乐、幸福、自信和爱的情感表达,这是一种世界共通的情感,让人感受到一种精神,一种力量。

《大团结》雕塑自创作完成以来,先后在河南博物院、中国国家画院展览馆、广州艺术博物院等多个展览中亮相。许鸿飞表示,今后将会带上这件反映中华民族大团结的主题雕塑去世界各地巡展,传递中国声音,展示中国艺术家独特的艺术魅力。让世界各国人民更好地了解中国人民的生活状态与精神风貌,从而认识中国、了解中国。

许鸿飞希望用作品向世界传递了一个积极的信息:无论身处何地,人们都应该追求快乐、健康、自信的生活,共同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陈运成

视频/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陈运成

图/石磨坊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陈运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