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侨乡广东】广东区域创新能力中国“八连冠”

广东区域创新能力中国“八连冠”

11月2日,《中国区域创新能力评价报告2024》(以下简称《报告》)发布,广东蝉联第一,实现“八连冠”。

《报告》显示,2024年广东区域创新能力保持第一位,连续8年居全国首位。广东、江苏、北京、浙江、上海和山东的区域创新能力综合得分在40分以上,其中广东达到58.64分,具有明显的领先优势。

《报告》设置了评价区域创新能力的5个一级指标,广东的企业创新、创新环境和创新绩效3个指标均排名全国第一;知识创造指标排名全国第二,与第一名北京的差距有所缩小。

今年以来,一系列数据可以佐证广东的创新实力——“深圳—香港—广州”科技集群连续5年居全球创新指数第二位;全省研发经费投入为4802.6亿元,研发投入强度为3.54%,研发人员数量为135万(约占全国1/7);高新技术企业数量为7.6万家;发明专利有效量、PCT国际申请量等主要科技指标均保持全国首位。

《报告》指出,广东一体推进教育强省、科技创新强省、人才强省建设,为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释放强大动能;广东加快构建“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转化+科技金融+人才支撑”全过程创新链,推动一系列颠覆性、前沿性技术取得突破,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

粤港澳大湾区协同创新也受到《报告》关注。国家超级计算广州中心南沙分中心将“天河二号”的算力通过百兆网络专线源源不断地输送到香港,填补香港无世界领先水平高性能计算平台的空白;中央和广东省财政科研项目资金跨境港澳地区使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5个重点专项、13万余台(套)大型科研仪器设备向港澳开放,香港大学深圳医院等5家机构获批人类遗传资源过境香港试点单位,“澳门研发+横琴转化”的琴澳联动发展新模式已渐入常态。

《报告》已连续发布24年,由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小组、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创新创业管理研究中心在科技部的支持下编写,是国内权威的区域发展评价报告,被视作全国各地创新能力的“年度大考”。(南方日报 钟哲)

全球性涉外法律服务供需平台正式上线

多家机构共同签署“全球华语律师合作网络”共建协议。受访单位供图

2024华语律师大会(华语律师深圳行)活动日前在深圳前海启动,前海一带一路法律服务联合会与五大洲华语律师机构、港澳法律专业机构、海外华侨华人社团等共同签署“全球华语律师合作网络”共建协议,并发布全球性涉外法律服务供需平台——“法律服务全球通”,助力企业“走出去”参与全球化发展和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

企业出海

带来法律服务新需求

来自全球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华语律师、港澳台律师、深圳律师、企业法务、行业协会代表等近500人参与线下会议,并围绕“全球供应链变化中的国际法律服务合作”主题进行交流。

深圳市委常委、前海合作区党工委书记、宝安区委书记王守睿表示,前海正高标准建设深港国际法务区,构建国际法律服务中心、国际商事争议解决中心和知识产权保护高地的“两中心一高地”,全面提升法律事务对外开放水平,加快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示范区。目前已有司法、仲裁、调解、法律服务、知识产权保护等235家机构进驻法务区。

“全球华语律师是增强我国涉外法治建设能力,服务企业‘引进来、走出去’的重要力量,前海将与各界特别是广大华语律师加强合作,助力粤港澳大湾区企业更好地开辟国际市场。”王守睿说。

“与首届华语律师大会相比,这届大会呈现两个明显变化:一是参会各方层级更高,机构覆盖面更广,参与人数大幅增加,来了很多海外的协会和社团组织;二是法律服务业之外,产业行业协会来得比较齐,特别是一些新兴产业组织如跨境电商、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都参与其中。”前海一带一路法律服务联合会执行会长高树说。

高树认为,当前全球面临着产业链重构,企业“走出去”引发新需求,这对法律服务提出了更高要求。中国的法律服务业如何融入和匹配涉外法律服务,在企业“走出去”过程中如何尽最大可能保护其投资权益,是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共建全球华语律师合作网络

针对涉外法律服务需求日益增长,启动仪式上,深圳市前海一带一路法律服务联合会与五大洲华语律师机构、港澳法律专业机构、海外华侨华人社团以及相关行业协会,共同签署“全球华语律师合作网络”共建协议,旨在扩大涉外法律服务网络,加强全球华语律师之间的合作与交流,为“走出去”的企业提供更加全面、专业的法律服务。

同时,为整合全球法律服务资源,大会还发布了全球性涉外法律服务供需平台——“法律服务全球通”,构建“国内涉外律师+海外律师+港澳律师+公司法务”的“四位一体”式数字化涉外法律服务体系,促进全球法律服务资源整合与共享。

“通过国别、语种、产业、行业等设置,就可在法律服务全球通网站精准找到全球安全可靠的华语律师。”深圳市前海一带一路法律服务联合会秘书长王寿群表示,“法律服务全球通”的建设得到深圳市司法局和前海管理局的大力支持,接下来将作为深圳市司法局公共法律服务中心的线上服务平台,逐渐实现找法律、找仲裁、找调解、找公正、找司法鉴定等多项功能,也将以“前海·出海e站通”平台实现互联互通,提供企业出海全链条、全过程服务。(南方日报 张玮 梁彦娴)

广深“合体” 湾区无界

10月30日15时,南沙至中山高速公路正式通车。南方日报记者 钟志辉 摄

10月30日15:00,南沙至中山高速公路(简称“南中高速”)顺利建成通车。随着南中高速通车,南沙至中山的行车时间缩短到15分钟以内、至深圳的行车时间缩短到20分钟以内,广州和深圳这两大一线城市由此跨海“牵手”。

海陆交汇,一批超级工程连通湾区、繁荣湾区,在粤港澳地区尤为明显。从虎门大桥、南沙大桥,再到港珠澳大桥、深中通道、狮子洋通道,这些超级通道跨越山海打破物理边界,催生跨域融合,也呼唤新的区域核心引擎的出现。

超级通道,于广州而言,使其南拓推向海洋;于广深而言,国内两大一线城市20分钟“合体”;于大湾区而言,推动粤港澳加速向纵深融合。

广州南拓,竞逐海洋

从陆域视野看,广州南北狭长,从广州中心城区驱车到南沙城区大概要1个小时;从海域视野看,珠江口“缝合”处,南沙位于环珠江口100公里黄金内湾的中心点。

南中高速是落实《南沙方案》等重大战略部署的基础设施项目。项目全长32.4公里,由主线及南沙联络线(万顷沙支线)组成。南沙联络线(万顷沙支线)长10.8公里,起于新垦互通,终点通过万顷沙互通连接深中通道。

南中高速的建成通车,显著优化了广州南部的交通网络,成为支撑《南沙方案》及广州“两洋南拓”空间发展方针落实的重要基础设施。

当天,南沙组织了一批大湾区车友团相约南沙出发观海鸟、赏海景、品海鲜,车友团经深中通道和沿江高速后,通过虎门大桥回到南沙。“真的太快了,在南沙上高速,不到20分钟我就到深圳了,感觉比下班回家还快!”车友团成员、来自深圳的黄先生兴奋地说。

当“南拓”战略遇上深中通道,走向珠江口,是大湾区城市不约而同的发展趋势。不久前,《广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获批,国务院首次赋予广州“彰显海洋特色的现代化城市”的城市性质。

南沙联络线正是广州“南拓”的重要一环,突破交通瓶颈部位,打开了城市发展纵深,大湾区城市融合进一步具象化。

两年前,南沙启动万环西路、凤凰大道、市南大道三大快速化改造。这“三路”互相交错,形成一条自北向南的中轴快速大通道,快速对接南沙联络线。

视野放大到广州,同样能看到广州向海的决心。2035版城市总规,在广州自古至今形成的传统中轴线、新城市中轴线的基础上,面向科技时代、湾区时代新谋划了一条重要的城市功能轴线:北起中新广州知识城、南至南沙科学城,面积约1567平方公里的活力创新轴。

活力创新轴直指海洋,南段将推进与深圳光明新城、东莞松山湖地区共建湾区“创新三角”,加快建设成为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和泛珠三角区域的交通中枢与科创交流服务中心。

“活力创新轴的提出不仅是基于对广州一个片区自身发展的路径思考,更要面向黄金内湾甚至更广阔区域持续拓展发展纵深,思考如何利用资源禀赋优势,落实承接国家赋予广州的定位和核心功能,如何在大湾区创新发展格局中找到发力点。”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有关负责人表示。

南拓与深中通道的背后,都是竞逐海洋的考量。

两座“双子星”20分钟互达

广州与深圳,这两座国内一线城市隔江相望多年,而在南中高速通车后,这两座3万亿“双子星”将首度在陆路直连,实现20分钟车程互达。

“双城联动、比翼双飞”,是各方对大湾区两大核心区域主引擎的期待。此前,深江铁路的建设推动实现广深接合片区同城化,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广东省实验室按“两点布局”模式由广州、深圳联合共建,种种迹象表明,超级双子星正在发挥“乘数效应”。

多年来,从北线的虎门大桥到南线的港珠澳大桥之间约60公里区间内,一直没有其他大型跨江海通道。南北向跨江海中线深中通道的出现,或将成为大湾区性价比最高、效率最高的大通道。

国家高端智库CDI研究员宋丁曾分析珠江口跨海通道的格局。他发现,随着深中通道的开通,一种南、中、北三线的通道体系初步形成。

深圳、广州、中山伴随深中通道构建珠江口东西两岸融合的稳固三角形。作为这个三角形的顶点,南沙交通起着承东启西的作用。目前珠江口已开建(含建成、在建)7条东西两岸跨江通道,其中有6条与南沙有关,“南沙含量”超过八成。

此外,南沙南部的超级枢纽南沙站开建在即。在“超级枢纽”与“超级通道”的助力下,一批企业将目光聚焦于此,挖掘广深机遇。

广州中大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本中说,目前公司在南沙南部的珠江街道设有3000平方米的厂房,主要开展去细胞同种异体神经修复材料的技术研发和生产。“接下来,公司计划开展新的项目,希望可以吸引更多的深圳投资机构来南沙,给予我们更多的支持和帮助,加速项目落地。”

大湾区,越来越像一个“市”

城市的跳跃式生长,是中国城镇化建设的一个特色。

在大湾区,通过高速交通、通信网络与政策协同紧密相连,形成了一张密不可分的都市网络。不过,于大湾区而言,物理上的“硬连通”其实不难。

变“港澳市民”为“湾区居民”,是这个目前人口已超8600万,有望成为事实上的“超级城市”的区域最重要的课题。

“来这里做了一次体检之后感觉不错,我就把家里六口人都带来了!”年过六旬的吴叔是香港人,原以为在内地就医很麻烦,让他没想到的是,带上自己的香港居民身份证,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南沙)医院体检的流程十分“丝滑”,大湾区居民享受优质的医疗资源越来越便捷。中山一院南沙院区副院长刘秋生介绍,南沙院区自2023年4月启用至今,接待港澳居民累计超1000人,目前月均接待近百人。

形成快速高效的协同网络,便于人流、物流、信息流等各种要素的流通,开展制度衔接,让超级湾心打通大湾区的经络,成为世界进入湾区的门户,湾区面向世界的桥梁,南沙正在尝试。

几何中心往往是服务全域的最佳区位。超级通道打破时空界限,地理几何中心依托海港,联动空港,打造信息港、金融港、人才港,高水平推进“五港联动”,是南沙打造超级湾心的新思路。

南沙南部,“以天为幕,以海为席”的南沙全民文化体育综合体加快建设;黄金海岸,“广深产业融合示范区”加快搭建连通珠江口东西两岸经济带的“河西走廊”。

南中高速南沙联络线,重塑湾心,经略海洋。(南方日报 柳时强 周甫琦 吴冠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