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顶尖智库呼吁东南亚国家加快发展海藻养殖产业

编者按: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全球风险急剧上升。各个国家和地区如何求生存,谋发展,搞竞合,争未来?谁来指南找北?2021年,中国提出全球发展倡议,聚焦减贫、粮食安全、抗疫和疫苗、发展筹资、气候变化和绿色发展、工业化、数字经济、互联互通等八大领域国际合作,是对上述问题提出的“中国答案”。在八大领域内,世界各国智库各显神通,仰观俯察,深思熟虑,出谋划策。北京大学区域与国别研究院特开辟全球智点·全球发展倡议卡片专栏,以极简方式提炼要点,为促进全球发展倡议下各领域国际合作提供智力支持。同时,也欢迎读者循例投稿,形成全球智点·全球发展倡议的爆炸式扩散效应。

标签:#东南亚/海藻养殖/粮食安全/脱碳

观点:东南亚国家应加快发展海藻养殖产业,以保障粮食安全、推动脱碳进程及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背景:海藻在粮食安全、脱碳和经济增长领域展现出巨大潜力。

海藻有益于保障粮食安全。海藻是微量营养素、纤维和抗氧化剂的膳食来源,目前,高达85%的养殖海藻用于副食品和食品配料生产。除了作为食品配料,一些海藻还可被用作生物刺激剂,有助于提高植物吸收养分的能力。

海藻具有脱碳潜力。海藻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 (IPCC)在指出,海藻养殖是生物封存二氧化碳和减少海洋酸化的潜在手段。此外,海藻还可以通过替代塑料和其他化石燃料产品来减少碳排放,有助于推动未来生物经济发展。

内容:东南亚是全球海藻的主要产地,该区域国家已制定海藻产业发展战略计划,但仍面临产量下降的挑战。

东南亚有着悠久的海藻养殖历史,全球32%以上的海藻都产自东南亚。印度尼西亚和菲律宾分别是世界第二大海藻生产国和第四大海藻生产国,仅印度尼西亚一国就生产了全球 75% 以上的热带海藻。马来西亚、越南、柬埔寨和东帝汶等国也生产海藻。

海藻养殖是该地区数十万人的主要收入来源。热带海藻生长周期短、农业占地少、无需施肥且全年可种植,是东南亚理想的可持续农产品。海藻养殖通常由妇女负责,被视为高效利用家庭劳动力的方式,对农村生产力及经济发展有着不可小觑的积极作用。

东南亚部分国家制定了支持海藻生产的战略规划。印度尼西亚、菲律宾、越南等国公布了海藻产业发展路线图,将海藻列为优先发展的农作物和贸易重点,并出台配套法律法规,为产业发展提供支撑。

近年来,该地区海藻养殖产量连年下降。主要是由于种子库存质量下降,这是数十年来使用无性繁殖进行养殖的结果。该区域海藻生产还受到气候变化引起的海面温度升高、加工技术不成熟和海藻价格波动的影响。

图源:尤索夫伊萨东南亚研究所(ISEAS – Yusof Ishak Institute)

建议:除坚持东盟蓝色经济框架(ABEF)概述的策略之外,东南亚国家还应进一步采取措施改善海藻产业发展。

推动区域合作,共研海藻新品。过去 50 年来,东南亚商业海藻品种尚未取得突破,且严重依赖卡拉胶市场。这需要东南亚国家在研发方面开展区域合作,拓宽研究与商业化海藻品种的范围,致力于培育高产且能适应海洋变暖及酸化挑战的海藻新品种。

协调行业标准,规范新兴应用。虽然食品和药品中海藻的标准已经相对完善,但其在生物刺激素、饲料添加剂、生物塑料、生物燃料等新兴领域中的应用仍缺少统一规范。鉴于该领域尚处于起步阶段,东南亚国家应尽早着手制定相关标准,以引导产业健康发展。

优化下游产业环境,抵御价格波动风险。目前,东南亚海藻主要以未经深加工的初级形式出口,导致农民极易受价格波动的影响。例如,一吨卡帕藻售价2008年为2,166美元,2009年就跌至1,208。为此,东南亚国家应为区域内加工产业创造有利条件,如提供税收优惠等,以促进下游产业发展,增强经济韧性。

利用海藻养殖场数据,强化沿海监测。东南亚国家缺乏监测沿海水域的资源,可借鉴美国GreenWave组织的做法,通过海洋养殖网络收集数据。具体而言,可从海藻养殖场获取沿海水域环境状况的数据,以有效监测并缓解海洋污染、酸化及变暖等环境问题。

来源:

Elyssa Ludher Wei-Li Woo, 《海藻:东南亚脱碳和粮食安全的前景》,(ISEAS – Yusof Ishak Institute),2024年88期,

https://www.iseas.edu.sg/articles-commentaries/iseas-perspective/2024-88-seaweed-prospects-for-decarbonisation-and-food-security-in-southeast-asia-by-elyssa-ludher-and-wei-li-woo/

整理者:刘烜弟,北京大学区域与国别研究院全球智多星团队成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