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海鸥 侯海冰:新时代如何强化科技教育和人文教育协同

201906.jpg

罗海鸥 侯海冰:新时代如何强化科技教育和人文教育协同

——“强化科技教育和人文教育协同” 专题座谈会综述 | 《高教探索》

编者按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提出“强化科技教育和人文教育协同”重要部署。为了学习贯彻《决定》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纪念我国高校实施文化素质教育30周年,2024年9月24日,由广东开放大学省级社科研究基地粤港澳大湾区名人与大学文化研究中心、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华中科技大学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主办,广东技术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协办的“强化科技教育和人文教育协同”专题座谈会在广州举行。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山大学、厦门大学、香港科技大学(广州)、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等20多所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知名学者、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教育部“长江学者”、大学党委书记、校长,围绕“强化科技教育和人文教育协同”展开专题探讨。本文对会议专题探讨的主要内容和观点进行综述,以期在深化教育综合改革中强化科技教育和人文教育协同,进一步推进高校文化素质教育,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加快高等教育强国建设。

作者简介

罗海鸥,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粤港澳大湾区名人与大学文化研究中心主任。

侯海冰,广东开放大学应用外国语学院副教授,粤港澳大湾区名人与大学文化研究中心办公室副主任。

摘要

由广东开放大学省级社科研究基地粤港澳大湾区名人与大学文化研究中心、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华中科技大学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主办,广东技术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协办的“强化科技教育和人文教育协同”专题座谈会于2024年9月24日在广州举行,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山大学、厦门大学、香港科技大学(广州)、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等20多所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知名学者、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党委书记、校长出席座谈会,围绕“强化科技教育和人文教育协同”的目的意义、内涵意蕴、现实不足和方法路径等展开研讨,以期进一步加强高校文化素质教育,强化科技教育和人文教育协同,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加快建设高等教有强国。

关键词

高等教育;科技教育;人文教育;协同;AI赋能

正文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提出“强化科技教育和人文教育协同”的重要部署。为了学习贯彻《决定》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纪念我国高校实施文化素质教育30周年,2024年9月24日“强化科技教育和人文教育协同”专题座谈会在广州举行。此次会议由广东开放大学省级社科研究基地粤港澳大湾区名人与大学文化研究中心、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华中科技大学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主办,广东技术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协办。中国工程院院士罗锡文、邢锋和联合国国际生态生命安全科学院院士王河,以及王义道、谢维和、刘献君、周洪宇、欧阳康等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山大学、厦门大学、香港科技大学(广州)、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等20多所知名高校和科研院所的资深教授、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大学党委书记、校长等参加了座谈会。会议围绕“科技教育和人文教育协同”这一主题展开深入讨论。会议分别在广东开放大学和广东技术师范大学举行。广东开放大学(广东理工职业学院)党委书记幸小涛和广东技术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戴青云分别代表学校致辞。粤港澳大湾区名人与大学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罗海鸥,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广东海洋大学党委书记杨洲,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副校长李琴教授和广东技术师范大学副校长邓文新教授先后主持会议。与会专家围绕相关议题进行了发言和交流,以期进一步深化高校文化素质教育,强化科技教育和人文教育协同,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加快建设高等教育强国。

强化科技教育和人文教育协同是时代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1.科技教育和人文教育协同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必然要求

教育部高等学校文化素质教育指导委员会顾问、北京大学原常务副校长王义道教授指出,为了应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们必须加速科技革命和产业转型。产业深度转型需要创新科技,发展新质生产力,创新性配置生产要素,优化组合劳动者、劳动资料与劳动对象等;产业深度转型还需要有创新的管理,构建新的产业链,实施新的上下游分工。这就要求产业链与企业管理人员熟悉新的生产要素其技术内涵及特点,能使产业链中各种机构与人员合理分工、紧密配合。管理就是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使分散的、各有所长的不同界别的人员拧成一股绳,发挥最大效能。因此,对于这种管理人员的培养训练,就自然应该包括科技内容。从而使“强化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协同”成为新时代教育的必需和动力。

“新质生产力的实质,归根到底就是绿色生产力。”清华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原副校长、文科一级教授谢维和认为,绿色发展理念以人与自然和谐为价值取向,以绿色低碳循环为主要原则,以生态文明建设为基本抓手,强调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绿色低碳、生态文明,以及人和自然之间的协调关系。其背后的知识基础就是要去构建科技教育和人文教育相协调的新的知识形态。

联合国国际生态生命安全科学院院士、中国院副院长、广州大学教授王河从建筑设计的视角提出了基于“强化科技教育和人文教育协同”构建新质生产力的“三要论”“七要素”,即构建新质生产力,传承传统建筑文化资源,做到保护与传承,更新与发展,从而推动老城市新活力,助力碳达峰碳中和,聚焦建设美丽中国。具体来说,“三要论”是指“现代城乡要论”:兼顾城乡,将传统与现代相结合,回归自然的“现代城乡要论”;“民族文化要论”:在现代多元文化背景下,继承传统岭南文化精髓,增强民族自信,遵循民族建筑文化发展规律,弘扬民族文化要论;“可续发展要论”:尊重自然规律,将环保意识、绿色生活融入岭南建筑设计的“永续发展要论”。“七要素”是指地缘经济要素、人文自然要素、特色资源要素、特定功能要素、乡土民俗要素、宗教文化要素和数字智造与装配建筑要素。

2.强化科技教育和人文教育协同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题中之义

中国工程院院士、华南农业大学原副校长罗锡文教授认为,人不仅需要通过科技教育汲取改造世界的工具和力量,更需要通过人文教育实现对人类、对社会、对自然的思考、对价值的理解以及对意义的追求。如果说,科技教育授人以器,那么人文教育授人以道,对于人的成长和发展而言,科技教育和人文教育协同是知行合一的教育。

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华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原院长陈金龙认为,强化科技教育和人文教育协同契合中国式现代化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要求。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一方面取决于科技的发展和进步,通过科技发展实现绿色低碳发展;另一方面取决于国民的人文素养,对自然抱持尊重和敬畏的态度。因此,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要求科技教育和人文教育协同。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戴青云教授认为,当前教育体系需要打破学科之间的壁垒特别是在科技与人文协同、理工医农等领域的交叉上。教育应更加关注可持续发展,注重人类、自然和社会的协调发展。

3.强化科技教育和人文教育协同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

“当今科技的发展日益呈现出学科交叉、知识融合、技术集成的特色。”中国工程院院士、暨南大学校长邢锋教授指出,强化科技教育和人文教育协同是知识发现和科学探索的必然要求,也为高校培养复合型高素质人才指明了方向。强化科技教育和人文教育协同,其落脚点在于优化课程体系以及内容设计。要着力打破课程的学科比例,精心打造一批涵盖科学与人文各学科的领域知识内容的跨学科精品课程,重构课程教学体系。

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广西师范大学党委书记贺祖斌教授指出,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各自有着不同的思维逻辑和培养模式,但究其本质都是旨在通过培养人,从而达到对人类文明和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强化科技教育和人文教育协同,对于培养具备良好道德修养、丰富知识储备、较强科学创新精神和较高人文素质的复合型高素质人才指明了方向,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本质要求,也是对教育本质的回归,为教育强国建设注入强大精神力量,更加丰富了新时代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理论基础。

广东省高等教育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长、广州大学刘晖教授认为,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协同的历史逻辑有三条线索,即知识与文化的逻辑、人的发展的逻辑、教育发展的逻辑。第一,人类知识的发展逻辑,经历了从总体性知识—知识分化—分科知识—学科交叉融合的历程,作为知识载体的科学家群体也经历了从“两种文化”(人文文化与科技文化)的对立,到“三种文化”(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的融合;第二,人类自身的发展逻辑,经历了从人的片面发展—人的异化—和谐发展并走向全面而自由发展的历史进程;第三,人类教育的发展逻辑,经历了从和谐的教育(培养君子、绅士),比如古代中国的“六艺” (礼、乐、射、御、书、数)和古希腊的“七艺”(语法、修辞、逻辑、算术、几何、音乐和天文学),到学科教育、专业教育(培养技术和专业人才),再到强调通识教育、学科交叉融合的全面发展教育的历史逻辑。鉴往知未,人类知识、文化、人和教育发展的历史进程,为强化科技教育和人文教育协同提供了思想资源和实践路径。

强化科技教育和人文教育协同的内涵意蕴

1.科技教育和人文教育是鸟之两翼、车之两轮

科技和人文是国力支撑和社会根基。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原副院长、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学术发展咨询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马陆亭认为,科技助力个人发展,推动社会进步;人文提升个人幸福感,增进社会凝聚力。科技是硬实力,人文是软实力。国家综合国力,表现在经济和军事上,体现在科技和人才中,根子在教育和文化里。经济是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科技是支撑经济发展的关键力量,人文是让人活得有意思、使社会富有凝聚力的精神价值追求。我们要建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既包括富强,也包含民主、文明、和谐、美丽。这就要求国家发展不仅要极大满足人民对美好物质生活的需求,实现以科技创新为引领的高质量发展,还要求在社会建设上充分满足人民对健康精神生活的追求,形成具有人文情怀、价值引领、文化魅力的国际影响力。因此,科技和人文是国际竞争之力量,是国家富强之支撑,是社会繁荣之根本,是个人幸福之源泉,是学生成长之要义。

2.科技教育和人文教育同等重要、相得益彰

谢维和表示,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文理)之间的关系是知识体系发展过程中一个长期存在的内在张力,是中国学术史中的一个学术公案,是世界学术界一直关注与讨论的基础性理论问题,也是知识形态中的基本关系之一。科技教育和人文教育唯有有机协同,相互配合,才能更有效地推动教育的高质量发展。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协同在平衡教育系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罗锡文认为,从系统的角度看,协同就是使系统之间和系统内部组成部分之间减少冲突,减少内耗,从无序走向有序,从不平衡走向平衡,从而形成相对稳定的功能,并实现整体的良性发展。具体来说,科技教育和人文教育协同有三点内涵。第一是科技教育和人文教育同等重要,相得益彰,不可偏废。二是科技教育和人文教育密切衔接,合理布局,有序调控,协调发展。三是科技教育和人文教育紧密结合,相互渗透、相互促进,共同服务于人的发展。

“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协同是大学办学的使命,也是实现大学功能的核心。”香港科技大学(广州)党委书记、广州大学原党委书记屈哨兵教授指出,大学的使命不仅仅是培养高科技人才,还要培养具备人文精神的综合型人才。科技、教育和人才培养三者密不可分,只有三者协同发展,才能实现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的目标。

沈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院长朴雪涛教授认为,人文教育具启智功能、陶冶功能、激励功能、引领功能。因此可以说,人文教育是大学的生命起点,是大学长青不衰的根本原因。大学存在的合法性基础就是人文教育,让人文精神传承与发扬,让人文关怀变成社会伦理,让人文追求成为社会信仰,社会需要大学,就在于大学的人文属性、人文品格和人文价值。

3.科技教育和人文教育融通为一、合则双美

“科技教育在教育、科技、人才系统中具有贯通性、基础性和战略性。”华中科技大学院校发展中心主任、原校党委副书记刘献君教授指出,我国高校文化素质教育开展30年来,倡导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融合,取得了丰硕成果。新时代,党中央提出了“强化科技教育和人文教育的协同”,十分重要。我们要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发展。可从以下方面着手:进一步认识文化是教育之根,把握科技教育和人文教育的协同,增强文化育人的自觉性;既要重视课程建设,更要重视专业建设,根据社会需要和人才培养需求,加强专业建设,既要重视科技,又要重视人文,特别是两者的协同;重视数智时代,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如“社会的数字化”与“数字的社会化”,使数字与社会融为一体,要重视人工智能技术、算法、数字意识、数字思维等的培养;重视文化素质教育的体系化、制度化,如科学规划学科专业,系统设计课程,提升学校的文化总量及其品质格调,引导学生的文化参与、文化融入,实现文化育人。

科技教育和人文教育协同的本质是目标统一、跨界融合、多维一体。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广东工业大学党委书记胡钦太教授表示,不论从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发展大势,还是从教育自身发展的内在逻辑来看,促进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协同已经成为时代课题。然而,目前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两张皮”的现象在某种程度上依然存在。对此,加强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协同需要处理好顶层设计与实践探索、目标导向与问题导向、教育改革与教育评价、中国特色与国际视野等关系。

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中山大学中文系主任彭玉平认为,科技作为人类文明之一种,其对现实社会和每一个人的影响堪称根深蒂固,科技教育不仅在传授科技的文明,也是人文教育之一部分,因为最高端的科技也往往最契合人性,这是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虽略有分工,但终究在本质上贯通为一的根源所在。强调二者的协同,就是将触及人类本性的精神传统与契合当世需求的科技文明融合。一切的文明,一切的教育,都以“人”为核心。割裂两种教育模式,其实是“离之则两伤”而融通为一,则是“合之则双美”。

“强化科技教育和人文教育协同”,为进一步深化医学教育改革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广东医科大学党委书记、校长卢景辉表示,该校将进一步强化科技教育和人文教育协同,以“大国计、大民生、大学科、大专业”的新定位要求推进学校医学教育改革创新发展,以学生人文底蕴的提升促进科技创新思维的提高、深厚人民情怀的涵养、强烈社会责任的厚实,培养掌握新技术又兼具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高素质医学人才。医学是科学与人文的交融高地。科学和人文是医学的两翼,两者不可或缺,没有人文的医学是冰冷的。医学的独特之处在于其以人为对象的科学属性,最核心的本质是人类对疾病痛苦的回应,在于人性关怀与精神慰藉。

杨洲认为,科技与人文其实是相互渗透、相融相生的关系,对人类文明的发展和社会进步都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只是发挥作用的特点不同。科技质与人文素质也是现代人才都必须具有的重要素质。《决定》指出“强化科技教育和人文教育协同”,就是需要现代教育更加关注和强调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协同,包括小学、中学、大学,甚至继续教育人的终身学习都应当有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协同,就是要求我们在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协同内容协同方式、协同机制上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我国科技教育和人文教育发展中的现实不足

1.文化素质教育存在不少问题

刘献君认为,30年来,我国高校文化素质教育虽然取得了进展,但仍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内容上,对课程、课外活动探讨较多,对学科、专业的关注较少;二是面对数智时代,特别是科技发展新趋势、新特征,对其需要应对的新情况、新问题认识不足;三是思想认识还有待提高,特别是对新上岗的领导如何认识文化素质教育的意义和重要性,缺少相应的对策。

2.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不平衡不协调

当前我国存在科技教育和人文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以及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相互孤立的问题。罗锡文认为,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来看,产业结构将进一步从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调整优化,特别是随着工业的转型升级和智能化改造,对高端科技人才的需求持续旺盛,因此如果过度重视科技教育的发展,中低端的科技人才可能会面临供过于求的困境。从科技事业的发展来看,科技事业的发展离不开人文精神的滋养。科技改变生活,科技事业发展的总体目的,是让世界变得更美好,让人类生活更美好。科学技术本身是一把双刃剑,面临着伦理危机和不可预知的风险。因此,唯科学主义将削减人生支撑的价值和意义,可能给人类文明带来严重的威胁。

3.文理课程体系结构设置不合理

在我国,很大程度上,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还没有真正形成协同的局面。胡钦太认为,教育观念滞后、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陈旧落后、教师素质跟不上和教育评价不科学合理等是主要原因。基于50所高校理工科学生成绩单,南方科技大学党委副书记张凌指出:人文社科通识课程在理工科大学中的结构性位置存在不合理现象。例如,没有课程体系支撑,学分的要求不明确;课程设计过于分散,没有聚焦;知识传授过多,价值和思想体系传递过少;缺乏科学学术方法的训练和缺乏从人文教育出发的设计与建构等。一些学生难以理解人文社科艺术课程的价值和意义。尽管在制度上要求理科生选修人文社科课程,让文科生选修自然科学课程,然而,学生自己清楚地知道自己的归属,也很自然地把名个课程划分等级。

强化科技教育和人文教育协同的方法路径

1.传播智慧,多维度深刻理解科学精神的本质

王义遒指出,科技教育工作者不仅要将科技本身的知识与能力传授给学生,而且要将取得科学技术的动机,如家国情怀、世界趋势、人生期待等结合起来,讲好科技发展的故事,润物细无声般地让他们受到深厚的人文精神的启迪与熏陶。人文社会科学教育工作者则要尽可能结合当前国家急需的新质生产力的科技要素,如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等战略性产业的性质与内涵,让学生多维度地深刻理解科学精神的本质。

华中科技大学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主任、校党委原副书记欧阳康教授表示,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要坚持人文关怀,传播智慧之光,为国家人文精神的培育注人更多力量和温度。要通过强化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协同,引导新时代青年学生自觉站在历史、现实与未来的交汇点,深刻回应历史之问、时代之问、世界之问、中国之问、人民之问。

2.以人为本,确立“内生式融合”的教育理念

“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协同是新工科教育的内核。”胡钦太指出,以跨界融合为特质的新工科教育倡导工程人才培养要面向变革中的工程前沿,也要充分响应人类未来发展对人文元素的全方位诉求,需要从教育目标、路径、内容、方法进行系统性思考、整体性谋划。要推动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的有效协同,必须从顶层设计出发,处理好目标导向与问题导向的关系,构建跨学科、融合的课程体系,并改革教育评价体系,注重中国特色和国际视野的结合。一是转变教育观念,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加强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培养学生在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和能力的同时,提升学生的科技素养和人文素养,养成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二是着眼通识素养,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深化教育评价改革,坚持以生为本、爱生如子的理念;三是坚持学科融汇,构建课程融合体系,形成学科之间的配合和联系;四是践行现代人才观,加快教育方式转变,知识—能力—人格三位一体协调发展是贯彻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协调发展理念的重要举措;五是强化环境育人,塑造校园浓郁氛围。坚持培育创新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基因,营造鼓励探索宽容失败的良好环境,使崇尚科学、追求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任、校文化素质教育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贾永堂教授认为,在欧洲中世纪大学中,在学院实施的“七艺”教育是通往医学、法学和神学等专业教育的起点。故从历史渊源上说,本科教育就是文化素质教育。未来需要探索基于文化素质的专业教育这一本科教育新范式。

欧阳康认为,应当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中心协同科技教育和人文教育。要搞清当代世界呼唤和需要什么样的教育和什么样的人,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全球化正在迅速推进,第四次工业革命的产生,尤其以大数据背景形成的生成式人工智能等为标志,自然科学、工程技术与人文社会之间的隔离已经全面打破,呼唤着新科学、新工程、新技术、新人文,也要求新教育、新文明、新人才,这是一次整体性变革,这是理解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议将科技、教育和人才列为专章系统探讨的关键。新时代新征程应当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中心来推进民族复兴伟业和强国建设。当前现代化全球化正处于重大转型,每个人都要作为独立的主体站在全球化的世界,应对全球化的挑战,这也呼唤人的自由全面发展。马克思强调未来社会是个自由人的联合体,而每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全面发展的条件,这是我们科技界教育界人文学界等的共同使命。我们要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中心来协同推进科技教育和人文教育,促进教育强国建设和民族复兴伟业,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加快塑造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塑造自由全面发展的一代文明新人。

重庆工商大学副校长陈运超教授认为,自人类步入现代化轨道以来,在科技的强势主导之下,科技与人文的关系一直就是大学在人才培养、学科建设过程中必须认真把握和处理的主题。在AI大背景之下,回顾我国三十年来通过大学文化素质教育为抓手,破解科技与人文这对关系的有关探索,站在新的起点,面对未来更紧迫的挑战,针对科技与人文的协同、融合发展问题,唯有内生式融合教育模式才可能避免表面化、两张皮的问题。从系统论的视角,支撑科技与人文的内生式融合教育有四项策略:停止过早分科分型的教育分轨模式,弱化分层分域的人才选拔模式,破除分类分界的学科发展模式,以及抓住教师与课程两大关键要素。

3.因材施教,推进以专业教育为基础的全面发展

“专业学习是根,能力结构是形,结构里包括科技和人文。”马陆亭表示,高等学校需要先做好《高等教育法》所规定的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专业教学安排,之后缺什么补什么,再开展因材施教的教育教学活动。当专业知识过窄时要加强通识教育,而当教学内容偏泛时又需要加强专业学习。有科技时补人文,如对理工科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有人文时补科技,如在新文科建设中加强对人工智能技术的引入。通过强化科技教育和人文教育协同培养创新人才,达成以专业教育为基础的全面发展,最终实现基于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相结合的素质教育。

发展素质教育的目的在于育人,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浙江大学求是特聘教授张应强认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必须从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高度来理解发展素质教育的重要意义;必须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断彰显素质教育的时代内涵,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劳动精神、奋斗精神、奉献精神、科学精神、创新能力、批判性思维、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等作为素质教育的基本内容;必须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必须强化科技教育和人文教育协同,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

4.继承传统,创新推进科技教育和人文教育协同发展

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华中师范大学国家教育治理研究院院长周洪宇教授探讨了著名教育家郭秉文的教育思想、实践及其对现代教育的启示。他提出,郭秉文倡导的“四个平衡”,包括通才与专才、人文与科学、师资与设备以及国内与国际之间的平衡,致力于通过综合学科、科学教育和自由精神培养复合型人才。人文与科学平衡,在郭秉文眼里有两层意思。第一是开办综合大学,需要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并重,需要两大类学科的相互交叉和渗透,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具有较高人文修养和科学素养的复合性人才。第二是大学既要提倡民族精神、重视民族文化,又要吸纳西方文明,重视科技新知。周洪宇强调,我们应该很好地继承中华优秀教育传统,不继承谈何发展,只能在原地不停地打转。不学习西方先进经验,盲目自信,也不会超越西方。要通过沟通和融合,使大学成为弘扬民族文化的基地,成为发展科学的重镇,成为人文精神与科学新知的交点,进而培养出文理兼修、既有人文情怀又有科学思维、既喜琴棋书画又好声光化电的高素质人才。

欧阳康则提出,应当站在新的时代高度回看我国高校文化素质教育开展30年来的演进逻辑是什么及其带来了哪些重要变化,发挥了哪些价值和功能。从更新课程体系,充实教育教学内容,更新教学方法,促进学科更新与融合,到促进高校合并和高校学生扩招,促进中国高等教育的全面性、综合化和系统性发展,回归了教育的全面性要求,塑造了新的比较完备的中国高等教育体系,促进了中国现代高等教育体系的构建,使中国成为了教育大国,为建设教育强国奠定了基础。

5.数字时代,AI赋能助力科技教育和人文教育协同

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院长别郭荣教授首先谈到人类已经进入一个新时代。AI技术正在全面嵌入人们的生活,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包括重组社会各行各业生产方式和运行机制。高等教育因AI技术的应用正在开拓一种无限可能的发展新空间,重构一种新的生态系统,且未来发展前景不可预料。科技教育和人文教育因为AI技术的应用而展现新的面貌。大学生借助AI技术产品,不仅可以涉猎和学习以文字、音视频等形式存在的人类所创造的所有文化成果,而且还可以在没有老师辅助下完成深度学习,等等。这不但有助于赋能科技教育和人文教育,使大学生的一般素质、高阶智能和情感得到更好的发展,而且也给科技教育和人文教育提出了新挑战。在AI时代,科技教育和人文教育协同不再仅仅表现为相互补充、互为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而且两者之间的关系被注入新内涵。人文教育因而具有了一种特殊价值。

人文学科需要自我提升、发展壮大,以实现与科技教育的包容性合作。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陈廷柱教授强调,与其强调人文教育对科技人才培养有何作用,不如认真思考人文教育如何迎接科技革命的挑战。人文教育的地位与作用是相对独立的,人文教育的价值不是在协同科技教育的过程中派生出来的。但是,协同科技教育却是人文教育的重要使命与责任,甚至可以说,高质量的人文教育必然内含着科技教育的相关内容。说到底,新时代需要重新审视人文教育与科技教育的边界,从发现发掘人文教育与科技教育的内在统一性出发,然后系统重塑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协同的原理、方式与方法。

广东开放大学党委书记幸小涛表示,高校是育人基地,要不折不扣地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的部署安排,积极推动以数字化赋能学习型社会建设,更新理念、变革模式,使科技教育和人文教育形成协同效应,努力培养兼具人文底蕴与科技素养的复合型人才,助力服务全民终身学习。

深圳大学教育学部肖海涛教授首先引用了著名教育家潘懋元先生曾提出的观点:未来的世界可能就是“两种人”的世界,即“自然人”的世界和“机器人”的世界。面对两种人共同生活在同一世界中,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交织在一起,高等教育应该担负起“培养机器人”的职责,需要对机器人进行思想教育、伦理道德、情感教育、美育等。在此基础上,她提出,未来的教育增加了一个新的任务:教育机器人,为机器人“立”规则,“立”道德法则,即“为机器人立心”。

最后,罗海鸥作小结。他说,这次“强化科技教育和人文教育协同”专题座谈会得到不少大学领导和专家学者的重视和支持。华中科技大学党委书记张广军院士在出访途中还发来微信,给予鼓励和支持。为时一天的会议,积极探讨了在高等教育中强化科技教育和人文教育协同的时代之需、内涵意蕴、现实不足和推进方法路径,为我国深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进一步加强高校文化素质教育,强化科技教育和人文教育协同,提高我国高等教育质量,建设高等教育强国提供了新的启发和思路。当然,由于筹备仓促,会议时间短,强化科技教育和人文教育协同的一些重要问题未充分展开和深入探讨,如强化科技教育和人文教育协同这一战略的背景是什么?两者协同的教育学和脑科学依据是什么?大学文化如何影响和促进科技教育和人文教育协同?这些问题都有待今后进一步探讨。总而言之,这次座谈会的成功举办,标志着在全面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决定》提出的“强化科技教育和人文教育协同”重要部署,已引起教育界的积极关注和响应,并将成为广泛共识,进而在未来的教育改革与实践中不断推进和深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