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廣東兩會」粵港澳協同創新引領高質量發展,廣東描繪全球化開放合作新藍圖

2025年1月15日下午,廣東省十四屆人大三次會議召開省直部門專場記者會,主題聚焦“推動產業科技互促雙強,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持續賦能高質量發展”。省發展改革委、省科技廳、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農業農村廳、省商務廳的主要負責人分別就產業、科技、農業和對外開放等領域熱點問題,詳盡闡述廣東在高質量發展中的新思路和新舉措。

鄧鴻:產業與科技齊頭並進,打造新質生產力陣地

廣東省政府新聞辦公室副主任鄧鴻主持本場發布會。鄧鴻介紹,1月15日上午,在廣東省第十四屆人大三次會議開幕會上,王偉中省長指出,在高質量發展爬坡過坎的重大關口,我們保持定力、優化結構,凝心聚力推動產業科技互促雙強,打造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重要陣地。

廣東省政府新聞辦公室副主任鄧鴻。

鄧鴻表示,2024年,預計全省研發經費支出約5100億元、研發投入強度3.6%左右,高新技術企業約7.7萬家,區域創新能力連續8年全國第一。產業發展向新提質,工業投資超1.5萬億元、增長6.7%,技術改造投資增長11.5%、連續24個月保持兩位數增長,制造業當家的家底更加厚實,在不少新領域新賽道建立先發優勢。外貿進出口9.11萬億元、增長9.8%,在外貿大省中增長最快、對全國外貿增長貢獻率38.7%,對全省工業銷售增長貢獻四成,為產業轉型升級、經濟高質量發展創造巨大空間,積蓄了向上向好的強大動能。

王月琴:強化科技創新,打造全球科創高地

廣東省科技廳廳長王月琴表示,廣東區域創新綜合能力連續8年全國第一,多項主要科技指標保持全國首位。目前,在粵布局建設的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達10個,初步形成以信息、生命、材料、能源等領域為主的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集群。紮實推進“廣東強芯”等重大科技工程,鯤鵬、鴻蒙形成自主生態,國產EDA軟件等取得新進展,國內首台G4.5高分辨率OLED噴墨打印機成套裝備樣機研發成功。廣東有2項成果入選“2023年十大科學進展”,53個項目獲得2023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聚焦新興產業發展,系統推進技術創新、規模化應用和產業化發展,在AI芯片、底層框架、無人系統、人形機器人等方面取得標志性成果,推動廣東人工智能產業穩居國家第一方陣。

廣東省科技廳廳長王月琴。

王月琴介紹,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國家技術創新中心建設,粒子應用、工業軟件等直屬平台取得積極進展。推動中國科學院一批科技成果落地廣東,簽約總金額達6.67億元。省重點領域研發計划、省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等,持續向港澳開放。推動8家港澳高校參與建設34家粵港澳聯合實驗室,6所港澳高校在粵參與共建9家省級新型研發機構。支持粵港澳共建中醫藥廣東省實驗室。深化國際科技合作,全省實施國際科技合作和人才交流項目超3000項,與外國相關機構簽署的合作協議超350個,吸引外資跨國公司在粵設立研發中心380多家。

艾學峰:推進粵澳合作,深化經濟融合

廣東省發展改革委主任艾學峰表示,過去一年,琴澳一體化水平逐步提升,對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的支撐作用日益彰顯。“四新”產業方面,建成粵澳集成電路設計產業園,啟用“澳門監造”系列標志,投入運營跨境電商產業園,落地澳門國際銀行、大豐銀行等澳資金融機構。基礎設施方面,澳門輕軌橫琴線正式開通,十字門隧道建成啟用,開通多條多班次“通琴號”跨境通勤線路。規則銜接方面,合作區率先實施“分線管理”政策,持續推動通關監管、跨境金融管理、市場准入等重要領域制度創新。民生融合方面,“澳門新街坊”綜合民生項目有序銜接澳門公共服務和社會保障體系。

廣東省發展改革委主任艾學峰。

艾學峰強調,下一步,省發改委將瞄准重點領域,推動特色產業形成規模,打造一批標志性、有带動效應的重大工程和項目。發揮澳門內外聯通的獨特優勢,優化實施“分線管理”政策。持續完善公共服務和社會保障體系,研究推動“澳門新街坊”項目內趨同澳門的教育、醫療、養老等民生公共服務向合作區全域延伸。

塗高坤:制造業當家,產業升級顯成效

廣東省工業和信息化廳廳長塗高坤表示,廣東深入實施“制造業當家五大提升行動”,打出“新型工業化五大組合拳”。廣東制造業體系門類齊全、擁有全部的31個制造業行業大類。規上工業企業數達到7.39萬家、約佔全國七分之一,居全國第一。制造業數字化“鏈式改造”經驗在全國推廣,9家制造業企業進入世界500強。國家級制造業單項冠軍、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重點“小巨人”數量均居全國前列。在“制造業當家22條”基礎上,聚力打好“塑體系、促轉型、強創新、優環境、拓縱深”五大“組合拳”,20個戰略性產業集群增加值佔GDP比重達四成,培育形成8個萬億級產業集群、8個國家級先進制造業集群。

廣東省工業和信息化廳廳長塗高坤。

未來,廣東將從多方面繼續發力。構建以先進制造業為骨干的現代化產業體系,加強前沿技術產業化,重點抓住未來具有爆發式增長潛力的生物制造、量子科技、具身智能、6G以及若干個產業“競技場”集聚成勢。加快產業智能化綠色化融合化發展,加強人工智能賦能千行百業,增強綠色化適用技術等先進技術供給,加強國產化應用,推進產業智能化綠色化融合化發展。提升產業科技創新整體效能,完善制造業創新網絡,布局建設更多國家級(省級)中試和應用驗證平台、企業技術中心、產業技術基礎公共服務平台,提升制造業協同創新體系能效。

劉棕會:農業科技賦能,種業振興見成效

廣東省農業農村廳廳長劉棕會表示,近年來,廣東推動種業振興行動取得階段性進展。健全農業種質資源保護體系,摸清農業種質資源家底,新收集農作物種質資源8437份,查清水產養殖相關底數與分布,支持省級及以上種質資源庫、圃等的運行維護,全省保存農業種質資源36.8萬份,位居全國前列。加大種業創新攻關力度,建設國家級平台,組建種業創新中心,依托專項組建攻關聯合體,在農作物、畜禽、水產領域均取得突破,育成多個新品種。

廣東省農業農村廳廳長劉棕會。

扶優做強種業企業,推進大型種業企業承擔國家和省級育種攻關任務,加大對特色優勢作物種業企業培育力度,鼓勵金融機構出台專項政策和金融產品。完善種業基地建設,推動建設國家級和省級水稻制種大縣,布局建設蔬菜育苗工廠等,儲備大量種子,建設國家、省級畜禽核心育種場和擴繁基地。規范種業市場環境,持續開展種業執法監管年活動,開展各類檢查和專項執法行動,打擊違法行為,提升知識產權保護意識,種子質量合格率超98%。目前,全省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超過73%,主要農作物良種覆蓋率達98%以上,水稻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達80%以上,科技已成為我省農業農村經濟增長的重要驅動力。

張勁松:外貿創新升級,全球化布局提速

廣東省商務廳廳長張勁松表示,過去一年,廣東打好“五外聯動”組合拳,奮力奪取外貿好收成。瞄准問題點、潛力點,及時出台穩外貿大盤8條、跨境電商12條等多項政策措施。辦好用足廣交會,現場成交194.8億美元、增長26.5%,組織2.55萬家企業參加300場“粵貿全球”境外展。穩住歐美市場,拓展新興市場,擴大新興產業出口,2024年1-11月對美國、歐盟出口分別增長7.3%、9.9%,對東盟、中東、拉美出口分別增長11.1%、9.1%、20.4%,新能源汽車、無人機出口分別增長39.8%、17.3%。加快建設六大進口基地,全省進口增速比全國高10.2個百分點。專班服務好外貿百強企業、加工貿易200強企業,1-11月民營企業進出口增長15.8%,佔全省外貿63.7%。

廣東省商務廳廳長張勁松。

同時,廣東落實招商引資“一把手工程”,舉辦各類招商活動,連續三年舉辦粵港澳大灣區全球招商大會,2024年招商大會達成項目1933個、資金總額2.26萬億元。注重內資招商,創新性開展“粵投粵引”基金招商路演活動、累計向地市導入項目115個,舉辦2024珠三角與粵東西北經貿合作招商會,達成項目319個、金額2439億元。狠抓項目落地,1-11月到資超1億美元項目24個、實際外資67.4億美元,埃克森美孚二期項目達成投資協議。做優服務保障,專班一對一服務骨干企業,舉辦22場外資企業圓桌會、推動解決企業訴求427項,讓企業更安心、更舒心,更有信心。

廣東高質量發展邁向全球化未來

從制造業到科技創新,從農業振興到對外開放,廣東憑借強大的綜合實力和創新驅動,正在塑造中國經濟發展的新格局。作為全球關注的經濟重地,廣東不止是國家戰略的踐行者,更是世界經濟的重要參與者,為全球發展貢獻“中國智慧”。

此次廣東省兩會,展現了廣東在高質量發展道路上的清晰藍圖。隨着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深入推進,廣東正以更加開放的姿態擁抱世界,成為全球經濟創新驅動的重要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