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字念‘褔’,在英语中有好运、财富的意思,在中国过年我们会写在红纸上贴起来,取个好兆头!”
“今年中国是蛇年,所以要说巳巳如意!”
“再试一次,这个饺子包得不错,但站不起来,还要再学习!”……
近日,在江苏省人民医院(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江苏省妇幼保健院)的心导管室里,一场别开生面的迎新年活动热热闹闹地举行着。江苏省人民医院和印度尼西亚卫生部联合策划了心脑血管介入专科医师培训项目,首批来宁的共有五位印尼进修学员。在手术室工作间隙,来自异国他乡的他们解锁了一次沉浸式春节体验,“真是太有趣了!”
手术室里,印尼医生解锁春节体验
1月24日,江苏省人民医院心导管室里,多了许多春节的氛围。火红的灯笼串、可爱的卡通蛇,写着“身体健康”“万事如意”的对联……五位印尼医生手拿年味小道具,开心地自拍起来。
为了让远道而来的印尼医生更好地体验中国春节的传统习俗,江苏省人民医院心内科医护人员精心准备了一系列活动。
心血管内科李新立主任医生手握毛笔挥毫泼墨,接连写了三个不同字体的福字,每一笔都引来了印尼学员们的惊叹。
“这是我第一次亲手包饺子,虽然形状不太完美,但感觉非常有趣!”一位印尼医生拿着自己亲手包的饺子,满脸笑容地说道。旁边的医护人员则耐心地指导他们如何调整饺子的形状,使其能够稳稳地站立起来。
在丰富的体验中,医护人员还向他们介绍了中国春节的习俗和传统文化。印尼医生纷纷表示,通过这次活动,他们不仅感受到了中国春节的魅力,也加深了对中国文化的了解和喜爱。
授人以渔,让优质医疗资源惠及更多国家和地区
1月9日,由江苏省人民医院和印度尼西亚卫生部联合策划的心脑血管介入专科医师培训项目正式开班,五位印尼学员来宁已有一个多月的时间。
江苏省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孔祥清教授介绍,江苏省人民医院在心血管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和先进的技术。专科将秉持“授人以渔”的理念,配备具有丰富临床经验的师资团队,每位学员“一对一”配备导师,通过多样化的理论授课和实践带教,开展为期一年的培训,切实促进提升学员的全面专科诊疗能力,助力改善当地民众健康福祉。
“作为一名来自印度尼西亚的介入心脏病学学员,在中国的学习中我了解到了最前沿的技术,在与导师的交流中,对医术也有了更新的理解。我希望将这些收获带回印度尼西亚,以改善心血管诊治水平。在这里的学习体验让人惊叹,我期待将两国的技术和经验结合起来,造福更多我们家乡的病人。”印尼学员、心内科医师RAJA AHMAD ANZALI表示。
江苏省人民医院副院长殷咏梅教授表示,近年来,江苏省人民医院积极组织并参与对外合作,先后组织“吉尔吉斯斯坦润心计划”、“南京胰腺国际培训班”、“一带一路消化内镜培训班”、“中亚宫颈癌筛查”等交流项目,多次与埃及、巴基斯坦、阿富汗、乌兹别克斯坦等国家开展远程合作交流。本次印尼卫生部心脑血管介入专科医师培训项目作为医院“一带一路”健康仁医行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开启了医院与印尼卫生部的合作,还进一步拓展了全球南方国家在医疗卫生领域的交流与协作。未来,医院将继续秉持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理念,积极拓宽“一带一路”朋友圈,通过人才研修、学术交流、义诊帮扶、联合科研、国际医疗等多样化形式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建立广泛友好的医疗合作关系,共同探索健康领域的创新与发展,以实际行动推动构建新时期更加紧密的人类命运共同体,让优质的医疗资源惠及更多国家和地区,为全人类的健康福祉作出更大贡献。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杨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