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想到这么顺利,一觉醒来失联亲人就出现在了评论区!”
近日,一则“17小时跨国寻亲成功”的消息冲上热搜。福建泉州的蔡佳儒一家通过在小红书平台上发布“寻亲帖”,仅17小时就找到了失散二十多年的跨国亲人。“下午刚发布笔记,第二天早上,马来的表姑就在评论区留言了,就像一场跨越时空的相聚,太神奇了!”蔡佳儒说。
网络寻亲的速度也让网友大开眼界。在这条寻亲帖的评论区,数千名网友接力见证:“一点开就是大结局” “八十多年的情感等待,17小时的网络奔现”“共叙血脉深情,这就是互联网的意义”……
蔡佳儒一家祖籍福建,祖父蔡烟墨幼年“下南洋”投奔亲戚,帮忙照看一间杂货店。1940年,20岁的蔡烟墨从马来西亚回到中国,并与马来的亲人持续通信五十年。1991年蔡烟墨去世后,两个跨国的大家庭渐渐失去联络。
今年春节,蔡佳儒一家决定重访祖父在马来西亚的旧地,寻找失联二十多年的跨国亲人。但唯一的线索只有一个名字“王登高”。他们走访了位于福建泉州永春县的王氏祖宅,一无所获。
在全家心灰意冷时,蔡佳儒试着在小红书上发了一篇寻亲笔记《寻找我在马来西亚的亲人》,并附上一张已故祖母和王登高的照片。“我没有抱太大希望,更多是作为一种互联网日记。”蔡佳儒说。但事情的发展出乎意料。
9 小时后,蔡佳儒一觉醒来,一位曾和王登高在马来西亚有过生意往来的网友“建国”出现在评论区。此时寻亲帖已获上百条点赞和留言,网友纷纷惊叹并帮忙扩散。几小时后,王登高的女儿、蔡佳儒的表姑现身评论区:“请问你是谁,要找我爸爸”。
仅用17小时,这场跨国寻亲就写上了大结局,两个失散二十余年的家庭得以相认。为何有如此速度?业内人士分析,这或与平台的推荐算法相关。小红书超一半的流量会分配给千粉以下的用户,增加普通用户内容的曝光。蔡佳儒虽然只有几百粉丝,但不妨碍她的寻亲笔记被推荐给近百万热心网友。
另一方面,流量普惠也带来了“去中心化”的关系网,让用户之间的连接和互动更加频繁紧密。“这是互联网寻亲得以发生的基础。”上述业内人士说。
目前,蔡佳儒一家已与王登高一家取得联系,并计划在春节团聚。“我们分享了很多老照片,从家族往事聊到春节探亲之旅,很亲切。”蔡佳儒说,“大年初一,两家人会在马来西亚吉隆坡机场相见,这也是弥补爷爷多年的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