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JK敦促公众小心受骗 虚假电信基站发送一次性密码诈骗行为

OJK金融服务、教育和消费者保护业务行为执行官德薇

【本报讯】金融服务权威机构(OJK)揭发在线欺诈行为,其模式是滥用无线电频率,通过虚假的电信基站收发站发送欺诈性短信。

使用这种技术,诈骗者通过发送看似由官方银行发送的一次性密码(OTP)来瞄准移动银行(m-banking)用户。

金融服务权威机构金融服务、教育和消费者保护业务行为执行官德薇(Frederica Widyasari Dewi)表示,OJK已经传唤了几家据称拥有假冒电信基站收发站的银行。

3月11日,德薇在雅加达举行的媒体简报会上表示,传播的视频确实存在不准确的信息,即该消息不是由银行发送的,该消息已被诈骗者更改;但是,诈骗者使用基于虚假的电信基站收发站,并掩盖银行名称向公众发送短信。

德薇说,由于这种情况,银行有一项计划,以减少在向客户发送信息时使用手机短信。该银行表示,还将教育客户有关通过手机短信进行的诈骗案。

OJK 敦促客户小心包含一次性密码的短信。如果发现有一方声称来自银行,并要求提供一次性密码,请不要惊慌。从本质上讲,如果有银行的需求,那么我们必须是首先联系的用户。

德薇说,最简单的提示是,其实银行不会联系我们,我们也不需要银行联系我们。如果需要,我们亲自去银行。例如,一位银行人员突然联系我们,说很快就会有一次性密码,请提供给我,这肯定是个骗局。但是,由于我们感到恐慌,我们就转发过去,其实打电话的人就是攻击我们的黑客。(L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