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责成粮储局收购300万吨大米 今年首三月粮储局大米收购量仅53.4 万吨

今年首三月粮储局大米收购量仅53.4 万吨

(本报讯)粮储公共公司(粮储局/Bulog)的今年国内粮食吸收的目标仍远低于预期。截至 3 月 24 日,实现大米的当量吸收仅达到534,629 吨,即 300 万吨目标的 17.82%。
3月24日,粮储局秘书艾迪(Sarwo Edhy)在与国会第四委员会举行的听证会上表示,截至3 月 21 日,粮储局的粮食收购量仅达到 471,000 吨。希望可以利用 3 月和 4 月的收割期来增加收购量,以增加政府的大米储备,并改善农民的福利。
根据艾迪提供的数据,已吸收的累计收获稻谷达到 566,793 吨。与此同时,大米当量的积累达到 534,629 吨。这个数字与设定的每日 57,750 吨的目标相去甚远。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政府已指派粮储局以每公斤 6,500盾的政府购买价格吸收 300 万吨稻米当量。
粮储局副总经理陶菲克(MargaTaufiq)表示,这项任务是通过编号 24/TS.03.03/K/1/2025粮储局通函发出的。为了实现大米自给自足,粮储局的任务是吸收稻谷和大米收成,总计 300 万吨大米当量,农民层面的政府收购价格为每公斤6,500 盾,粮储局仓库的大米为每公斤 12,000盾。粮储局已经制定了各种策略来加速收购,包括通过合作伙伴和协会与农民、农民团体合作。
陶菲克表示,干燥机设施的局限性是影响吸收效果的障碍,因此我们必须与拥有这些设施的工厂协同合作。粮储局通过粮食收集小组与联络官合作,将人员部署到田间。军警和地方政府的参与加强了这一步骤,以支持加速收购。我们还在每个区域办事处和分机构设立了采购站,以促进与农民的协调并进行日常监测,以控制和加速我国对谷物和大米的收购。
艾迪说,截至3 月 23 日,粮储局收购的国内大米当量已达到 544,995 吨,其中包括 572,686 吨稻谷收成和 239,295 吨大米。随着在全国各地进行的大规模收购,吸收的实现率不断提高。相比之下,过去八年谷物和大米等价物的收购证明,粮储局认真参与实现粮食自给自足,尤其是在大米商品方面。
农民层面的稻谷收成平均价格已达到每公斤 6,573 盾,略高于政府每公斤 6,500 盾的政府收购价格。
艾迪强调,仍有楠榜、西苏拉威西(苏西省)、南加里曼丹(南加省)和南苏门答腊(苏南省)等几个省份的稻谷收成价格仍低于政府收购价格。我们将继续努力,使农民层面的稻谷收成符合总统 每公斤 6,500 盾的指示,从而提高农民的福利。
除了收购粮食,粮储局还开展了一项粮食供应和价格稳定计划。截至3 月 20 日,粮食供应和价格稳定计划大米分配的实现达到 47,545 吨,占 15 万吨目标的 31.7%。(L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