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3月28日,数十名身着白衣的”印尼母亲之声”成员在雅加达中区萨里娜购物中心前举行示威,强烈反对《国军法》修订案。这场充满象征意义的抗议活动,将民众对军事化回潮的忧虑再次推上舆论风口。
示威者们手持”国军应保卫国家,而非守护权贵座椅!”等标语牌,现场气氛凝重而坚定。活动协调人丽琳·塞芙萨尼动情表示:”这让我想起25年前反抗苏哈托政权、推动改革的日子。我们这些经历过’新秩序’时期的人还活着,绝不允许历史悲剧重演。”
现年52岁的丽琳曾是1998年学生运动参与者,她向《海峡时报》记者展示着当年游行的老照片:”当年我们高呼’改革’的口号时,这些示威者的孩子都还没出生。但今天,母亲们不得不再次走上街头。”
抗议者特别提及苏哈托时代(1966-1998年)的军事统治阴影。数据显示,该时期有超过50万人在军事行动中丧生,军方曾深度介入民事管理。丽琳强调:”如果我们对当前趋势坐视不管,孩子们将不得不在一个压制民主、寡头当道、军事化的国度里成长。”
最新修订案中引发争议的条款包括:扩大军方在民事安全事务中的权限,模糊国防与国内安全事务的界限,保留军方商业经营活动。
国防部长普拉博沃·苏比安托此前表示修订旨在”应对现代安全威胁”,但宪法法院前首席法官马福德警告:”这可能打开军方干政的潘多拉魔盒。”值得注意的是,现总统吉布兰正是苏哈托家族成员,这种微妙的政治谱系加深了民众疑虑。
心理学教授玛尔塔·迪亚斯分析:”母亲角色赋予抗议活动道德正当性。在印尼文化中,保护子女未来的诉求最能引发共鸣。”示威现场,多位母亲抱着婴儿高唱改革时期民歌《为了明天的孩子》,部分参与者更带来子女手绘的反军事化图画。
这场持续3小时的和平示威最终以向国会提交请愿书收场。但舆论普遍认为,随着修订案进入审议关键阶段,围绕军民关系的争论将持续发酵。正如丽琳所说:”我们不仅要守住用鲜血换来的民主成果,更要为下一代守住免于恐惧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