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赴“世青之约” 共享合作新机遇
世青会为全球江门籍青年搭建起交流合作桥梁
3月的巴拿马,又一次迎来四海宾朋。
2025世界江门青年大会(以下简称“世青会”)为全球江门籍青年搭建起交流合作的桥梁。世青会期间,世青(巴拿马)精英论坛暨青年创业创新分享会、巴拿马国际贸易博览会中国江门商品展、分组论坛和企业对接等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活动如火如荼展开。来自中国、哥斯达黎加、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地区的5个不同领域的项目进行了路演分享,推动20多类江门产品加速开拓拉美市场,成功搭建了全球江门籍青年交流合作的高端平台,为促进中外友好交流注入了新的活力。

凝聚智慧
共绘发展新蓝图
巴拿马时间3月25日上午,世青(巴拿马)精英论坛暨青年创业创新分享会顺利举行。
在世青(巴拿马)精英论坛环节,香港励福集团董事长黄健华、美国林氏酒店集团主席林建中、大刀连锁超市董事岑锡岳分别围绕环保科技与人工智能产业的双向赋能、“行业老将”给青年创业者的真心话、从货架到生态链的征服历程等3个话题作主题演讲。
黄健华说,“集团在江门发展的过程中,获得了税收政策、审批服务、沟通协调等方面的大力支持,这让我深切感受到家乡政府对企业的关心和重视。”
黄健华分享了江门良好的营商环境,希望与广大侨胞携手共进,一起参与到环保科技与人工智能产业中,共同为侨乡创造更加美好的明天。
在青年创业创新分享会环节,江港青年交流促进会主席莫慕洁、美东江门五邑青年联合会会长蔡裕明分别围绕创新创业、社会责任进行专题分享,彰显了江门青年敢为人先的开拓精神、心系家乡的桑梓情怀。来自西班牙、牙买加、委内瑞拉、智利等国家的青年代表也分别作经验分享。

精准对接
激活发展新引擎
围绕教育文化、科技商业两大主题,世青会举办分组论坛和企业对接会,来自中国、哥斯达黎加、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地区的5个不同领域的项目进行了路演分享,吸引逾百名侨界青年参与,共同探讨前沿话题,寻求合作机遇。
广东中加柏仁学校董事长黄柏仁表示,要坚定文化自信,加强文化交流。他提出,10年内在逾20个国家和地区打造优质中文国际学校的愿景,促进华文教育高质量发展,通过加强与海外华文学校的合作,推动中外文化互鉴。
随后,5个项目登台路演,涵盖光电科技、创业服务、华文教育、环保材料制造、金融服务等领域,吸引不少侨青现场对接合作意向。
至圣学院创始人郑瑞英介绍,“中文无边界”是至圣学院创建并于2022年启动的国际级战略项目,以汉语教育为核心,推动中华文化传承、跨文明对话与经济合作共赢,助力华裔守护文化根脉,促进哥斯达黎加民众深度认知中国,实现多元文化交融与可持续发展。
经贸合作
撬动中拉贸易新市场
本届世青会期间,巴拿马国际贸易博览会中国江门商品展在巴拿马会展中心揭幕,展出了智能家电、摩托车等20多种“江门制造”区域品牌产品和名优出口商品,每一件展品都承载着江门对拉美市场的诚意与信心。
从LED屏到摩托车、从空气炸锅到家具配件,从酱油酱料到建筑升降机……巴拿马国际贸易博览会上,中国江门商品展人气爆棚,吸引了众多采购商驻足观看。
近年来,江门坚持工业立市、制造强市,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国际贸易潜力持续释放。江门正以宽广的视野,探索全球市场的无限可能,博览会则为江门企业提供了舞台。以此次展会为契机,江门将进一步加强与巴拿马乃至拉美地区的贸易往来,推动更多江门产品“走出去”,同时也带动全球经销商认识江门、走进江门、了解“江门制造”,共享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红利。
世青会期间还启动“江门市世青发展中心与各地青年会全球采购平台”,架设起侨乡特色产品直通国际市场的数字桥梁。
据了解,该平台依托江门本地几大产业集群优势,通过“湾区供应链+跨境电商”模式联动大湾区产业链,并逐步向全国优质产业带辐射延伸。平台汇聚摩托车、摩配、卫浴、智能小家电、服装等全品类优质供应链资源,通过数字化工具与技术赋能中小企业,提供一站式外贸服务,助力“中国制造”高效触达全球市场。同时,推动“买全球、卖全球”的双循环战略落地。(文/朱磊磊 张茂盛)
江门造世界级海工重器正式命名“湾区伶仃”号
系全球首艘自航式水体自然交换型深远海养殖工船

3月25日,全球首艘自航式水体自然交换型深远海养殖工船正式被命名为“湾区伶仃”号。这艘世界级海工重器是国内首屈一指的集智能养殖、节能环保、渔旅融合于一体的超级养殖平台,养殖水体达8万立方米,该船总长155.8米,年产能可达3000—5000吨,相当于陆地333.3公顷鱼塘的产量,堪称海上巨型“养殖航母”。(文/图 皇智尧 黄丕康)
“回到家乡好‘心气’”
古巴华裔画家找到江门老家

3月20日,江门新会古井镇文楼村,吴氏族人们围站村口,等待着一个人的到来。“近乡情更怯”,古巴华裔画家吴爱民下车后一看到等候着的亲人们,眼眶变得有些湿润,这条跨越万里的回家路,他已经寻找了许多年。
“父亲离开家乡80多年了,如今我终于寻回了自己的根,简直像做梦一样!”此次寻根之旅得以成行,源于吴爱民2024年在网络上发布的一条寻根信息,在相关部门和热心网友的共同努力下,吴爱民成功找到居住在文楼村的亲人们,圆了寻根梦。“回到家乡好‘心气(开心)’!”吴爱民操着浓重的“洋口音”,学着用古井话表达了心中的激动之情,对他来说,这天过后,“根”便不再模糊。
“我终于回家了”
刚踏入祖屋,吴爱民就被亲人们热情地紧紧包围着,一时间,问候声、欢笑声、感慨声交织在一起,亲情的暖流在空气中流淌。
“这是我们住了几十年的房子,你的曾祖父也在这生活过……”亲人相见,吴爱民的伯母薛样京激动得双手颤抖,她拉起吴爱民的手径直往自己家中去,虽然知道在国外成长生活的侄子听不懂家乡话,但嘴里还是不停念叨,要把家里的故事娓娓道来,那些尘封多年的记忆仿佛因这次重逢而被唤醒。
薛样京是目前家族里最年长的长辈,其儿子吴宇胜看到此情此景,很是动容。“当得知堂弟要回家了,我们一家人前一晚激动得睡不着觉。当他跨洋过海回到我们身边,满满的亲切感扑面而来!太高兴了!”
在亲人的带领下,吴爱民回到了吴氏宗祠,倍感亲切,跟着哥哥姐姐们话家常,还学起了古井话。一家人笑作一团,开心喜悦的氛围溢满祠堂。尽管语言不通,文化背景有差异,但血浓于水的亲情,让他们的心紧紧相连。
望着和父亲有着相似面孔的家人们,吴爱民深刻感受到了家乡的温暖和亲情的浓厚:“就像已经认识了很久一样,一点距离都没有,我终于回家了!”
老照片再续亲情
此次寻根之旅得以成行,源于吴爱民父亲的一个心愿。
几十年前,还是孩童的吴爱民的父亲跟随爷爷前往古巴谋生,之后就没有回过中国,而寻找中国的亲人成为了他心中难以割舍的牵挂。
台山市侨联看到了吴爱民在去年11月发布的寻亲视频,以他提供的写有名字的家族老照片为关键线索,进行了细致搜索,江门市相关部门和各级侨联也迅速行动,开展全方位调查。
最终,吴爱民的寻亲信息通过网络传到了文楼村,让吴氏族人的亲情纽带再次联结起来。“视频里的照片是我们兄弟姐妹小时候拍的,看到这个的时候我们就很肯定,他是我们的亲人!”吴爱民的堂姐吴红芳说。
当得知寻到亲人这一消息后,吴爱民和父亲都激动得哭了。“我的根在中国,全家人都对自身承载的中华文化血脉感到自豪,但也时常因不知根脉所系而心生遗憾。此次旅程不仅成功找到了失散已久的亲人,更是深切感受到了江门乡亲们的淳朴热情,弥补了心中多年的遗憾。”踏上祖辈们生活过的故土,吴爱民感慨不已。
此次寻亲活动,古巴驻广州总领事玛丽娜非常重视,亲自陪同吴爱民到文楼村,参与见证这个激动人心的时刻。“这不仅是一个家族的血脉重续,更是中古两国人民浓厚情谊的生动写照。”(文/图 朱磊磊 凌雪敏)
世青会“十大杰出青年”“十大优秀青年”“特别贡献奖”揭晓
侨青榜样促进多维度中外交流
2025世界江门青年大会(以下简称“世青会”)闭幕会上,颁发了世青会“十大杰出青年”“十大优秀青年”“特别贡献奖”等奖项,以表彰侨青榜样在不同领域、不同行业取得的卓越成就,以及对社会的突出贡献。
自评选活动开展以来,海外青年社团、华侨华人行业协会及优秀青年反响热烈,组委会共收到来自亚洲、北美洲、南美洲、欧洲和大洋洲等19个国家和地区的推荐或自荐参选人名单。通过评选,大会期望能够激励更多海内外华侨华人青年勤奋工作、开拓创新、无私奉献,为江门与世界各国的交流与合作作出更大贡献。这不仅是对华侨华人青年个人成就的认可,更是对他们在推动中外友好交流中所发挥作用的肯定。
“旅多20多年来,我和我的家人一直积极推广华文教育,传播中国优秀文化。中国魂、中国情始终萦绕在我心中,我由衷地希望为旅多华侨华人、为中多两国的发展做些实实在在的事情。”多米尼加江门五邑青年联合会创会会长、加勒比国际商贸集团有限公司总裁梁骏威表示,将积极向海外华人青年和华裔新生代介绍祖(籍)国和家乡的发展变化,增进住在国民众对中国和中华民族的了解和亲近感,加强住在国与中国各领域的多维度交流。(文/朱磊磊)
江门上榜全国新增外资企业百强城市
位列第39位
上奇研究院近日公布了全国新增外资企业百强城市,其中江门位列第39位。
据悉,该榜单以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2024年新增且在营外资企业总量排名依据,评选出外资企业新增百强市。其中,江门新增178家。改革开放以来,我市累计设立外商投资企业逾1.2万家,累计实际吸收外资金额超210亿美元。
记者了解到,目前江门拥有法国电力、德国巴斯夫、日本松下、瑞士ABB、法国威立雅、法国圣戈班等世界500强企业投资的多家外资企业,李锦记、亚太森博、优美科等外资“链主”企业在江门发展壮大。
2002年,金鹰集团在江门设立了南方第一个生产基地亚太森博,成为广东银洲湖纸业基地最早落户的一批外资企业,如今,亚太森博在中国高档复印纸市场占比超30%,连续多年夺得国内复印纸市场占有率第一的桂冠,并在2024年广东省制造业500强中位列第64名。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广东首次发布外资企业百强榜单,江门有12家企业入选,位列第4。
近年来,江门市探索落地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试点、便利“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证”申办等多个事项,在便利华侨华人投资方面走在大湾区前列。建成了华侨华人离岸公共法律服务中心,深圳国际仲裁院江门中心启动运营等,为便利投资营造更高水平的法治化营商环境。2024年广东省营商环境评价中,江门国际贸易指标评价排名跃升至全省第6。(文/皇智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