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雅加达讯】2025年3月,印尼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录得52.4点,虽仍处于扩张区间,但较2月的53.6点有所下降。该指数反映了制造业扩张动能有所放缓,未能充分受益于斋月前的传统消费高峰。
根据工业部(Kemenperin)企业报告,食品饮料及纺织业(TPT)等主要行业在斋月前夕的销售表现不佳,归因于民众购买力减弱,使得制造业整体产出增幅受限。工业部发言人费布里·亨德里·安东尼·阿里夫(Febri Hendri Antoni Arief)4月2日于雅加达指出,往年宗教节庆是拉动制造业增长的重要节点,但今年的节庆消费仅在一定程度上支撑了PMI未进一步下滑。
他补充说,制造业信心指数(IKI)亦显示相似趋势,3月数据为52.98点,较2月微幅下滑0.17点。不过,企业界对我国营商环境仍持乐观态度。
尽管PMI略有回落,但我国表现依旧领先许多国家。根据S&P Global发布的数据,印尼3月PMI高于中国(51.2)、越南(50.5)、泰国(49.9)、台湾(49.8)、美国(49.8)、缅甸(49.8)、荷兰(49.6)、韩国(49.1)、法国(48.9)、德国(48.3)、日本(48.3)及英国(44.6)。
费布里指出,东盟大多数国家的PMI在3月有所下降,且部分国家由于未有宗教节庆活动,缺乏刺激内需的契机,导致PMI继续处于收缩状态。
“可以想象,如果本月没有节庆和假期的支撑,印尼PMI可能下滑得更严重。我们还有提升空间,若能进一步激发宗教节庆消费需求,并控制廉价成品进口,PMI将有望回升至高于上月的水平”。
他同时强调,尽管局部存在工厂关闭及裁员现象,但整体制造业仍是投资热点。2025年1月至2月,已有198家企业在建新厂,预计吸纳就业超过24,568人。
“来自国家工业信息系统(SIINas)的报告显示,目前有近200家企业正积极扩建生产设施,这对吸纳就业极为有利”。
尽管部分企业面临停产与裁员,费布里表示,新企业开工数量和吸纳就业人数远超关闭企业和失业人数。工业部也将协助失业工人转移至临近正常运作的工厂。
他强调,政府将持续优化产业生态环境,通过扩大内需与出口拉动工业产能利用率,并指出制造业仍是我国经济增长和就业的核心支柱之一,目前该行业已雇佣超过1900万人。
但他也警告,廉价进口成品的不断涌入,正对本地制造企业造成压力,并威胁到数千万工人的收入来源。
“国内市场对我们制造业至关重要,约80%的产品供应本地政府、企业与家庭。因此,如果制造业强劲,就能带动这1900万工人的收入;反之,若本地市场被进口品冲击,便将直接影响到他们的生活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