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智点·全球发展倡议丨印尼“供应链投资+管理”双重渔业发展路径前景良好

编者按: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全球风险急剧上升。各个国家和地区如何求生存,谋发展,搞竞合,争未来?谁来指南找北?2021年,中国提出全球发展倡议,聚焦减贫、粮食安全、抗疫和疫苗、发展筹资、气候变化和绿色发展、工业化、数字经济、互联互通等八大领域国际合作,是对上述问题提出的“中国答案”。在八大领域内,世界各国智库各显神通,仰观俯察,深思熟虑,出谋划策。北京大学区域与国别研究院特开辟全球智点·全球发展倡议卡片专栏,以极简方式提炼要点,为促进全球发展倡议下各领域国际合作提供智力支持。同时,也欢迎读者循例投稿,形成全球智点·全球发展倡议的爆炸式扩散效应。

标签:#印度尼西亚/渔业/供应链投资/科学管理

观点:渔业发展需同步推进渔业资源管理与供应链投资,双管齐下。

背景:渔业作为众多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支柱,目前却普遍遭遇可持续管理方面的危机。

1.渔业已成为多国粮食安全支柱。鱼类和海鲜是全球30亿人口的重要蛋白质来源,且预计到2050年全球对鱼类和海鲜的需求还将翻倍增长。

2.渔业普遍面临可持续发展困境。根据2021年数据,因需求激增、捕捞技术发展、治理薄弱等因素,全球35%的海洋鱼类资源已处于过度开发状态。全球6000万小规模渔民与大型商业船队争夺同一资源,但后者在技术、资本上占据压倒性优势,加剧了资源枯竭风险。

图源:World Bank Blogs

内容:印度尼西亚采取“供应链投资+管理”的双重渔业发展路径,发展前景良好。

1.印度尼西亚在渔业管理方面树立了良好的典范。作为世界上最重要的渔业国家之一,印度尼西亚发挥着关键作用。该国拥有700多万渔民,他们提供了600多万吨鱼类,满足了该国50%以上的动物蛋白需求。

2.印度尼西亚针对海洋渔业的可持续管理,采取了双管齐下的策略。一方面,加大对供应链的投资力度;另一方面,实施严格的渔业管理措施。据研究发现,该国鲣鱼、石斑鱼和鲭鱼这三个关键渔业品种均展现出良好的发展前景。

建议:渔业发展需积极借鉴印度尼西亚经验,同步强化渔业资源管理与供应链投资。

1. 通过推行配额制、划分禁渔区等科学管理手段,促进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实现长期可观的经济效益。

2. 加大对冷链、加工设施等供应链环节的投资力度,既能显著提高渔民收入,又能弥补短期禁渔带来的收入损失。但需配套科学管理措施,防止利益驱动导致过度捕捞和资源衰退。

3. 通过配额分配、区域划分等政策手段,平衡小规模渔业与大型商业捕捞的利益关系,实现协同发展。

4. 政府可出台激励政策,例如对渔业资源管理和供应链投资表现较好的地方政府给予有条件的配额奖励。

来源:

DAVID KACZANYAD, RANKA FARITA, REW HARVEY,《渔业和粮食安全:印度尼西亚的机遇》,世界银行博客(World Bank Blogs),2025年3月25日,https://blogs.worldbank.org/en/agfood/fisheries-and-food-security。

整理者:王斌,北京大学区域与国别研究院全球智多星团队成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