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国自2020年5月至2025年2月已连续58个月维持贸易顺差,但这一“黄金期”或将因美国总统特朗普提出的新一轮关税谈判而戛然而止。
政府日前与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USTR)举行会谈,讨论双边贸易安排及关税问题,惟尚未达成明确协议。经济统筹部长艾朗卡表示,双方同意在接下来的60天内完成谈判。
据艾朗卡透露,美国可能对我国出口商品征收高达47%的进口关税。这一潜在变化令国内经济专家倍感忧虑。
印尼经济与法律研究中心(Celios)执行主任比玛·尤迪斯蒂拉警告称,若谈判未能保障印尼利益,不仅现有顺差将受到冲击,第三或第四季度的贸易平衡甚至可能陷入赤字。
比玛指出,若国内含量率(TKDN)、非关税壁垒以及进口配额政策发生变化,尤其是涉及园艺产品,我国市场恐将被越南、中国、印度及巴基斯坦的商品大举入侵。
比玛强调,我国在谈判中不能仅专注关税减让,还需兼顾国内改革,包括简化报关流程、提升海关效率等。他提醒政府需警惕盲目开放进口配额所带来的风险,避免“出口增加、进口暴涨”的双向挤压,最终造成顺差缩水。
Celios公共政策主管梅迪亚·瓦休迪·阿斯卡也认为,若谈判顺利推进,印尼仍有望维持顺差,但增长空间已相当有限。“这轮谈判更多是为‘止跌’,而不是推动大幅增长”。
他也批评印尼在谈判中提出“增加自美进口农产品”作为交换条件,可能带来反效果。“若进口增长快于出口,即使表面上有顺差,实际上也是在被动承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