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近期拟推动将数字平台合作伙伴(如网约车司机、快递员)重新分类为正式员工的政策引发广泛争议。
智库Modantara执行董事阿贡·尤达(Agung Yudha)表示,这项政策若实施,可能对国家经济造成巨大负面冲击,导致数字经济活动萎缩、中小微企业(UMKM)收入锐减,甚至引发大规模失业。
阿贡指出,国内数字平台目前为上百万自由职业者提供收入来源,构成国家经济缓冲的一部分。根据万隆理工学院(ITB)2023年研究,网约车、网约快递及送餐服务等行业已为国家贡献约2%的国内生产总值(GDP)。一旦政府将合作模式强制转为正式雇佣关系,预计只有10%-30%的现有从业者能够转为公司员工,其余70%-90%的人恐将失业。
阿贡周二(2025 年 4 月 22 日)对媒体表示,这不仅会削弱平台的灵活性和包容性,更可能引发GDP下降5.5%,导致多达140万人失业,总体经济损失或达178万亿盾(约合人民币约800亿元)。
他还指出,该政策可能动摇投资者对我国市场的信心,并带来社会政治层面的不稳定,尤其是在当前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加剧的背景下。
阿贡呼吁政府在政策制定前应参考其他国家的经验,进行监管影响评估(Regulatory Impact Assessment),避免盲目照搬。他以西班牙和瑞士为例,说明类似政策在当地造成负面效果。在西班牙,Uber因政策限制取消83%的司机合作关系,导致大量司机失业;在瑞士,司机数量也减少了67%。
此外,他还警告说,这一转变将影响大众对基本生活服务的获取,尤其是生活必需品、药品等外送服务。“对于偏远地区或在灾难期间,失去这些服务可能引发物流危机”,许多依赖数字平台拓展市场的UMKM也将因服务减少而面临收入下降甚至亏损。
阿贡最后强调,我们应当根据国情采取更灵活且可持续的策略,而不是盲目效仿其他国家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