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未来10年电力蓝图敲定:60%将来自可再生能源

我国能源与矿产资源部(ESDM/能矿资源部)正式确认,未来十年(2025-2034年)的《电力供应业务规划书》(RUPTL)已完成最终讨论,并准备提交普拉博沃总统审议。

能矿资源部电力总司负责人吉斯曼·胡塔朱鲁(Jisman Hutajulu)指出,该规划完全符合此前国家电力总规划(RUKN)对至2060年电力发展的总体指导方针。他于2025年4月23日在雅加达国会大厦表示,可以确定,2025-2034年的RUPTL已经最终拟定。

吉斯曼强调,此份规划不仅与RUKN保持一致,而且仍保留此前各方讨论的主要方向。

与此同时,国会第十二委员会主席班邦·帕蒂·贾亚(Bambang Pati Jaya)也透露,这次的新规划更具“适应性”,不会过于僵化。他指出,若未来电力需求超出预期,RUPTL仍保留扩展空间;反之,如因某些原因需求下滑,国营电力公司(PLN)亦有权延后投资或暂停部分发电厂项目。

可再生能源成主力,六成新增电力将来自EBT

此前,能矿资源部长巴赫利尔(Bahlil Lahadalia)曾透露,2025至2034年新增的电力项目中,高达60%将来源于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EBT)。这一点也将明确写入最新版本的RUPTL中。

他在2025年1月17日的新闻发布会上指出,在2025至2034年间,我们推动60%的新增电力项目来自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

此外,他还曾提到,政府计划在2034年前将全国发电总容量提高约70吉瓦(GW),其中60%将由EBT提供支持。

对于该计划的资金需求,根据RUPTL草案,整个可再生能源项目的投资额将高达1100万亿盾(约合人民币4,800亿元),其中包括约400万亿盾用于电网互联项目,另600-700万亿盾用于发电站建设。

巴赫利尔还表示,为实现普拉博沃总统提出的8%经济增长目标,我国必须加速扩大电力供应容量。“我们制定了多个发展目标,电厂的建设将根据经济增长的实际情况灵活调整。”